周总理和金日成之间的友谊持续了多年,在时光中凝结。
1912年4月15日。金日成出生,而周总理已经14岁,正在学校里读书。
1925年,金日成的父亲金亨稷流亡到中国东北,为了让儿子日后生活方便,于是,金亨稷为儿子请了一位中国老师教授汉语,随后又送儿子去上学,故而,金日成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
多年后,金日成回忆:“如果父亲没有很早就让我学会中国话,那么,我在中国度过四分之一世纪的过程中,每一步都会碰到语言障碍......总之,我学会了中文,可以说给朝鲜革命带来了很多好处。”
1949年10月,周总理和朝鲜外长交换电文,决定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之后,朝鲜驻华大使到北京上班。当中国驻朝鲜大使馆人员来了后,周总理还特地给金日成写了一封信,让他们转交金日成,在信中,周总理表示要保持两党和军队之间的紧密联系。
次年1月下旬,为了商谈接回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参加中国军队的朝鲜籍官兵问题,金日成特派金光侠到中国,经过双方商定并经中共中央1月22日批准,中方将仍在我军的一万四千名朝鲜籍官兵全部移交给朝鲜人民军,金日成见此,对我国表示感谢。
当时,周总理正在莫斯科参加中苏会谈,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但是对于金日成派人来北京这件事他一清二楚,早在周总理出发之前就将一切都安排妥当。
回到北京后,周总理还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特意会见了朝鲜首任驻华大使李周渊。见面时,李周渊还和周总理转达了金日成对他的友好问候。
当美国武装入侵朝鲜时,中国人民将自己的优秀儿女派出去,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最后用鲜血和智慧换来了伟大胜利。
1953年,金日成率领朝鲜代表团来华访问,周总理和毛主席亲切地接见了金日成和朝鲜朋友。席间,周总理更是坦言:“中朝两国人民在历史上尤其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一直是唇齿相依,休戚与共......”
之后,周总理和金日成进行了深入的会谈,对于周总理话语中的真诚,金日成尤为感动,和周总理谈话,总是会有茅塞顿开之感,尤其是他对朝鲜局势的分析和建议,更是让人心悦诚服。
金日成来我国感受到了热情,周总理访问朝鲜,金日成他们也是列队欢迎。在得知周总理将要首次来访朝鲜时,不管是妇女、老人还是孩童,都沿街热烈欢迎周总理,他们的欢呼声如同排山倒海一般扩散开来。
在交谈时,金日成更是和周总理直言,志愿者和朝鲜人民之间的关系,是亲如兄弟的,在朝鲜人民最困难的时候,志愿兵主动伸出援助之手,这才保证长期斗争的胜利。
这次访谈结束后,周总理去完成他的另外一项重要任务——去看望志愿军官兵。2月17日周总理冒着鹅毛大雪来到志愿军烈士陵园祭奠扫墓,当走到毛岸英烈士墓前时,周总理停了下来,在原地沉默许久。当年毛主席将自己心爱的长子送到了朝鲜战场,儿子后来却牺牲在这片土地上,从此以后,毛主席再也没能见上儿子最后一面,就连扫墓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周总理这次来也算是代表毛主席完成这桩心愿。
1959年,为了庆祝新中国建国十周年,金日成率领朝鲜代表团来到北京,当时,周总理亲自前往新落成的北京车站迎接。金日成是新站落成后迎接的第一位外国首脑。两年后,金日成再次访华,依旧是周总理亲自前往机场迎接。
1970年,周总理应金日成的邀请再一次前往朝鲜,两人才刚见面,周总理就同金日成道歉:“本来应该早点来,但分不出身,晚了半年......”金日成看着周总理认认真真掰着手指头计算时间道歉,心下不免有些难受,连忙为周总理开脱责任:“不要紧,虽然晚了一点,可是时间很好,来早了天气冷,欢迎群众还要受冻。”
对于周总理的到来,金日成颇为欢喜,金日成知道周总理日理万机,因此,能见到周总理就已经很高兴了。可以说,朝鲜是周总理出访最多的国家之一。
1972年是周总理最后一次访问朝鲜,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出国。这次去朝鲜,周总理已经意识到他以后出国的可能性不太大,和金日成见面的次数也得伸着手指头数了。3月9日下午,周总理告别金日成回国,自此之后,周总理再也没有去朝鲜。
5月,周总理在一次常规检查中,发现自己患上了癌症,他的身体已经不适合再长途奔波。
1975年,金日成非常想要见一见周总理,在他的多次要求之下,4月,中方同意他去会见周总理,其实,此时周总理的身体状况已经非常差了,双颊瘦削,形销骨立,身上的衣服穿在他的身上都显得无比肥大,唯有那一套浅灰色的中山装还勉强合身。
原本,警卫们给周总理准备的是一双皮鞋,但是,当周总理伸出脚时他们发现,他的脚已经肿的穿不下皮鞋了,他们又换了双布鞋,结果一模一样。眼看着距离会见金日成只剩下一天的时间,他们赶忙去给周总理想办法。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想要做一双皮鞋难如登天,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布鞋。高振普领命后,带上周总理穿过的旧布鞋,再量过周总理的脚后,第一时间去找到王师傅,王师傅是专门给领导同志作鞋子。
按照纪律,高振普不能和王师傅透露他要给哪一位中央领导做鞋,而师傅也不可以主动打听。然而,在拿到鞋子的第一刻,王师傅就已经感觉出,这是做给最敬爱的周总理的鞋子。让他不解的是,这双鞋子也不是太旧,为何周总理就不穿了?
周总理一直秉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这次有点不对劲,后来,王师傅福至心灵,想到了外界一些关于周总理生病的传言,他已经不敢继续深想下去。王师傅眼含热泪,告诉高振普,他已经知道要给谁做鞋子了。但是,直到最后王师傅也没有说出周总理的名字。
高振普离开之前和王师傅说明,最好在第二天中午做好,因为还得试一试鞋子,王师傅连连点头答应。不过,高振普考虑到留给王师傅的时间太过紧迫,便和对方降低了一些要求,不用纳鞋底,做的简单一点,另外,鞋子尽可能的做大一点,千万不要做小,王师傅含着眼泪答应下来。
次日,高振普去了鞋厂,王师傅将一双崭新的布鞋交到他的手里,鞋底纳好了,就连鞋子都没有简单的做。高振普看了王师傅一眼,对他万分感激。临走之前,高振普想要给王师傅付钱,王师傅摆摆手,说什么都不要。
不过,高振普思及周总理平日里的教诲,说什么都要把钱交给王师傅他们。
回到西花厅后,周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都看到这双做大的布鞋,都一致认为做的大了,周总理试穿了一下,没有说什么,只说第二天穿着去见外宾,周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眼尖的看到周总理的鞋子有点大,便给他在后跟垫了一些棉纱布。
次日,周总理穿着这双布鞋和金日成见面。于是有了这张照片。金日成穿着一双皮鞋,周总理穿着一双布鞋,很多人都不知道,这张照片背后,是周总理一双已经肿的没法穿皮鞋的脚。周总理的双颊瘦的让人心疼,照片中的金日成并没有搀扶周总理,而是和他挽着手一块前进,这样做既能支撑住周总理的重心,还能向外界隐瞒周总理的身体情况。
两人会谈结束后,金日成还紧握着周总理的手,祝愿他早日康复。彼时,金日成还不知道,这是他和周总理此生最后一次见面。
1976年1月8日,当周总理去世的噩耗传到朝鲜后,金日成悲痛万分,次日,金日成带着沉痛的心情给毛主席发去长篇唁电。3年后,在周恩来铜像和纪念碑落成时,邓颖超应金日成的要求飞去朝鲜进行正式友好访问,此时的邓颖超已经75岁的高龄,但是,访问朝鲜是她多年以来的愿望,当专机落地的那一刻,金日成和他的夫人都对邓颖超热烈欢迎。
见到邓颖超的那一刻,金日成仿佛又见到了周总理,他说:“热烈欢迎您。
希望您在朝鲜如同在自己家里一样方便。”邓颖超也热情的说,这么多年不见,很想念他,他能够来接她,她倍感光荣。金日成动情道:“我也常常想念周恩来同志和您。”
纵然周总理已经过世,金日成也永远不会忘记他为中朝友谊作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