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渭川战争回忆录》中,越南原第二军区代理司令、渭川(老山)阵线全国老兵联络委员会主任阮德辉谈到老山战役称:
“1979年2月17日的北部边界保卫战,实际上持续了10年,其中渭川阵线就持续了5年……”
阮德辉回忆:中国从1979年2月17日至3月18日共派遣60万大军进入越南北部6个边境省份,5年后(1984年4月28日起),中国出动50多万大军“入侵”越南渭川边境(原河宣省),仅3天时间内,中国就发射了超过10万枚炮弹。
“中国之所以选择进攻渭川,是因为他们隐瞒了一件事!”
中国到底隐瞒了什么呢?为什么战斗会选择在渭川战线?

一、越南人眼中的渭川战争
1989年10月,中越渭川战场的较量基本上结束,作为越二军区指挥的阮德辉也开始转为幕后,担任渭川阵线全国老兵联络委员会主任,并就渭川战役的详细细节进行搜集。
多年后,再次谈到中越北部边境战争,阮德辉回忆,自1979年2月17日后,中越边境局势一直紧张,尽管在3月18日后中国军队完全撤出越南,但在越南边境依然驻扎着来自解放军12个师和数十个独立团。
“中国军队不断制造紧张局势,继续以各种规模侵占越南领土,并进行多方面的破坏战争。”
1984年4月28日凌晨,中国军队第二次向越南发起了进攻,只不过这次侵占的地方改为了渭川。据阮德辉介绍,北京方面调动4个步兵师,集中数百门火炮向越军阵地前沿发起猛烈炮轰,从而抢占了越南1509高地、771高地、226高地等。
与1979年北方战争不同的是,中国军队不仅动员了50万一线部队,而且调集了20多个步兵师,各类大型火炮400余门,车辆1000余辆。
阮德辉透露,中国并未进行大规模进攻,而是不断蚕食渭川(河江、宣光)边境地区土地,想要以此逼迫越军不断向后撤离,以占领部分领土。
“战斗激烈的时候,仅3天的时间,中国就向越军阵地发射了超过10万枚炮弹!”

在一些越南老兵看来,渭川战线就是一个大型的绞肉机战场,很多山头在炮火的狂轰滥炸下,被削去了大片山头,可以想象战斗是有多么惨烈。
然而,针对“中国侵占渭川”的原因,阮德辉表示,如果中国选择1984年将战场投入谅山或者其他地区,很难向国际友人隐瞒,所以他们选择了一个偏僻、道路单一、进攻有利的地点。
事实真的如此吗?在长20公里、纵深5公里的战斗场地上,中国军队至于一打就是10年?
二、蓄谋已久
1979年3月5日,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宣布胜利撤军的声明。这一消息震惊了国际社会,很多人对中国的做法感到好奇和震撼。而此时,越南国内却开始制造另一波舆论机器。越南政府声称中国军队撤军的真正原因并非是胜利,而是“被迫”。
越南表示,他们打败了美帝国主义,是一支久经沙场的军队,如果中国军队继续向越南纵深推进,必然会遭到国际舆论的攻击。另外,苏联军队也会在中国北方有所行动。于是,越南政府命令边境军民停止反攻,为中国军队撤退创造条件。
显然,越南政府依然维护着自己的脸面,不肯承认自己的失败。
任何谎言都是有迹可循。
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结束后,中国政府建议与越南政府举行边界会议,协商解决两国争端。越南表面上答应改善两国关系,却暗地里将精锐部队调到北方边境,并派兵占领了边境线上一些重要骑线点。

按照国际惯例,相邻两国边界两侧各15公里内禁止屯兵和进行军事演习,具有重要的骑线点更是不允许双方占领,否则被视为敌对行为。自3月16日中国胜利撤军回国后,边防部队全部撤离,并未在边境骑线点进行驻扎,反而越军尾随而至,不仅蚕食了老山主峰及边境几个重要山头,而且再次向我国频频挑衅。
1979年3月开始,越军陆续侵占老山、八里河东山、者阴山、法卡山、扣林山及罗家坪大山,中越边境的重要骑线制高点几乎全部落入越军手中。彼时,越军有恃无恐,时常越境构筑工事、埋设地雷,并向边境的多个村寨进行袭击,打死打伤我国边民数百人之多。
据统计,自1979年至1984年5年间,越军向中国境内发射各种炮弹40000发之多。面对越军的入侵挑衅,中国忍无可忍,为取得边境战斗的主动权,一场新一轮的对越自卫还击战正在酝酿当中。
面对随时可能到来的战斗,云南边防部队组建陆军侦察大队,对边境的越军驻扎情况进行全方位侦察,作为侦察大队队长的刘永新负责带队驻扎猛洞地区,对扣林山11号界碑东侧3个高地的地形和越军兵力部署情况进行侦察。
显然,阮德辉谈到北方边境战争后,中国军队依然驻扎边境的言论并非属实。真正制造紧张局势,企图掀起另外一场战争的不是中国,而是越南。
1980年12月,云南省边防部队经过3个小时的战斗,收复罗家坪大山。1981年5月,广西军区边防部队收复法卡山,两天后经过8个小时的苦战,再次收复扣林山。彼时,所有的目光集中在了老山、八里河东山、者阴山等重要地点。
面对中国的快速行动,越军也开始了加紧构筑工事,准备应对接下来中国军队进攻。然而,直到1984年4月28日,中国才有所行动,并进行了老山拔点作战。

三、残酷血腥的4.28战斗
1984年4月20日,成都军区第14军40师和炮兵部队的12个炮兵连及4个坦克连,奉命进入老山反击战的前沿阵地。彼时,解放军257门火炮部署阵前,全程覆盖越军阵地数百个目标。
4月27日当晚,昆明军区陆军第14军40师118团1营奉命秘密从越军占领区穿插到老山背后,攻占敌1072高地,断敌退路,阻敌增援。当晚7时,1营700名战士冒着细雨向荆棘丛生的老山进发,本来这段距离并不远,1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抵达战略要地,可是,在行进过程中,尖刀部队不仅要徒手割开荆棘,而且脚下也被尖锐的石头、竹签扎的血肉模糊。
至4月28日早上5时56分,炮兵群接到命令,向越军阵地发动炮火急袭,步兵各攻击分队先后向前沿进攻。半个小时的炮火急袭后,老山地区陷入一片火海。
作为主攻团的118团兵分三路,分别左右两翼直插主峰,向1509、772、266等高地发起攻击。值得注意的是,从左翼进攻的118团3营,采取分割迂回的方式,经过反复战斗,历经7个小时,先后攻占56、54、57、59号高地,击毙越军117人,俘敌3人。
我军3营牺牲37人,负伤122人。其中8连在拿下高地过程中,勇往直前,无畏无惧被中央军委授予“老山英雄连”荣誉称号。9连4班长史光柱因挺身指挥,被弹片削中导致双眼受伤,也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彼时,右翼主攻118团2营,经过5个小时的战斗,先后攻占21号、52号、45号、46号、50号高地和老山主峰。共毙敌103人,俘敌2人。2营牺牲34人,负伤83人。其中5连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也被中央军委授予“老山攻坚英雄连”称号。
而在此次的夺取老山主峰任务的118团1营,因为穿插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到穿插的实际困难,不到2公里的距离用了整整3个半小时的时间。以致我军炮火惊动越军,造成1营部队重大伤亡。

为了完成任务,1营部队随即向76号、77号、1072号高地发动进攻,并指挥后方炮火进行支援。随着中越双方的炮火轮番轰炸,周围高地上的山头也被削去了大半。
由于1营穿插的失误,在双方炮火轰炸下,1营士兵不仅被敌炮火所伤,也被自己炮火误伤。建制几乎被打散。然而,就算如此,1营士兵也毫不退缩,不仅深入敌阵地,成功捣毁越军1个指挥所,而且咬牙坚持了3天3夜,直到预备队120团增援,才终于攻占1072高地以及周围的阵地。
对于渭川(老山)战斗,越方为了堵住悠悠众口,贼喊捉贼谎称是中国发起了第二次中越战争,其目的是为了向国际友人隐瞒。
面对越方的这种谎话,了解这段历史的人自然不会相信。不过,对于那些成长的年轻人是否有分辨是非的能力,自然需要正确舆论的引导。至于阮德辉的《渭川战争回忆录》更多的是站在越南一方,将部分真相掩盖,这样的历史对新一代的年轻人又有什么教育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