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3月26日凌晨1时21分,河北廊坊永清县(北纬39.42度,东经116.60度)发生4.2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四分钟后(1时25分),同一区域(北纬39.42度,东经116.57度)再次发生2.9级地震,震源深度15公里。北京、天津及周边多地居民反映有明显震感,部分群众通过手机预警功能提前获知。
【科学认识地震预警】
当前智能手机普遍配备的地震预警功能并非预测工具,而是通过监测地震初期的纵波(P波)与破坏性强的横波(S波)之间的时间差,为用户争取避险时间。以此次地震为例,北京通州居民张先生表示:"手机突然发出警报声,倒计时结束就感觉到晃动了。"
【手机预警功能设置指南】
建议所有用户开启手机地震预警:
华为/荣耀
设置→安全→应急预警通知→地震预警
小米
手机管家→家人关怀→地震预警
OPPO/一加/真我
设定→安全→SOS紧急联络→自然灾害警报→地震警报
vivo/iQOO
天气App→设置→地震预警→启用地震预警服务
苹果/三星/其他手机
应用商店搜索"地震预警"下载专用App
微信用户可通过"国家应急广播"公众号开启预警服务
此外,我国部分地震多发地区的居民家中还安装了地震预警系统专用终端,一旦地震来袭,地震波抵达倒计时等预警信息就会出现在屏幕上,提醒用户赶快避险。
【紧急避险实用建议】
高层建筑(3层以上)
切忌盲目下楼,优先选择卫生间、承重墙三角区等小空间,用软垫保护头部,主震停止后有序撤离。北京某高层住户王女士回忆:"当时床晃得厉害,赶紧躲到卫生间墙角直到晃动停止。"
低层建筑(1-2层)
应迅速撤离至开阔地带,注意避开广告牌、玻璃幕墙等危险物。家住天津河西区的刘先生表示:"感觉地面晃动后,立即跑出家门到小区空地避险。"
通用避险姿势
采取"伏地、遮挡、手抓牢"原则:立即蹲下蜷缩身体,用枕头或手臂护住头颈,就近抓牢固定物体。如遇夜间地震,建议保持卧姿用被褥保护身体。
专家提醒,华北地区地处地震多发带,建议居民定期检查房屋抗震结构,家中储备应急包(含饮用水、手电筒、口哨等物资),参与社区组织的应急演练。地震预警信息接收后保持冷静,根据所处环境采取科学避险措施。
灾害防范无小事,掌握正确避险知识能为生命争取宝贵机会。请将这份指南分享给关心的人,关键时刻或许能派上大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