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9月,内心忐忑不安的日本裕仁天皇主动登门拜访远东美军司令麦克阿瑟,希望能窥知麦克阿瑟对天皇制度的真实态度。
不过,麦克阿瑟并未打算废除天皇,他以亲切的态度接见了裕仁天皇,并且在众多记者的见证下与天皇合影。而这张麦克阿瑟与裕仁天皇身高差距悬殊的合影照,也成为了此后美日关系的象征。

麦克阿瑟与裕仁天皇
在二战战败后,日本已经成为了美国的附庸国,虽然经济方面发展得相当迅猛,但始终无法获得政治与军事的独立权力。那么,假设再来一次世界大战,日本会先打哪个国家?对此,外国专家给出了答案。
日本的首要目标是谁?对于这个问题,美国人自己其实就有相当清晰的认识。美国国际事务战略家乔治·弗里德曼认为,若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很可能再一次将美国视为对手。

日本自卫队
这一观点或许有些令人疑惑:如今日本的崛起离不开美国的扶持,而且长期以来日本也保持了对美国忠心耿耿的形象,成为了对抗中俄的东亚桥头堡。
目前,日本自卫队所使用的武器装备基本都是仿制美军同款装备,或者直接从美国引进。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难道真的会在下一次世界大战中反戈美国吗?
对此,乔治·弗里德曼表示,日本的民族性格里含有浓重的投机主义色彩,也就是擅长“赌国运”。回顾日本的近代史,它的每一次崛起几乎都是在“以小博大”的赌博中获得了机遇。

日本自卫队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日本向体量远大于自己的中国发起挑战,成功获得朝鲜半岛以及台湾诸岛;
1905年日俄战争中,日本向欧洲列强俄罗斯发起挑战,成功获得远东地区以及中国东北的控制权;
1931年日本关东军武力侵占中国东北,并建立了伪满政权;
1937年日本掀起全面侵华战争,试图快速击败幅员辽阔的中国;1941年日本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试图击败美国获得太平洋控制权。

偷袭珍珠港
可以看出,日本在近代史上多次向体量远大于自己的对手发起挑战,而且从一次又一次的“以小博大”中获得了丰厚的回报。直到日本在二战中败给美国,日本疯狂的对外扩张行动才彻底画上了句号。
战后日本的发展在日本战败后,美国成为了日本的实际控制者,驻日美军在日本本土拥有极高的法律地位,基本不受日本法律的约束。
在那张麦克阿瑟与天皇的经典合影照中,矮小的天皇神态拘束,而高大的麦克阿瑟则神情放松,二人的强烈反差实际上正是美日不平等关系的一种体现。

麦克阿瑟与天皇
战后日本在麦克阿瑟的监督下实现了西式民主,并制定了《和平宪法》约束日本的军事能力,这也是日本至今都没有合法军队的历史原因。
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令美国意识到了日本列岛的战略意义,因此美国开始有意扶持日本发展,力图将日本打造为东亚反共桥头堡。
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经济迎来了黄金发展期。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日本每年的平均经济增速超过7%,很快就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强国。
1991年,日本东京的土地价格甚至足以买下整个美国的土地资产。日本企业在精密工业、汽车产业、半导体产业等高精尖领域的竞争力已经隐隐超过了美国。

日本银座街头
然而美国政府却在此时出手了。上世纪80年代末,在美国的压力下,日本被迫签署了《广场协议》,将日元大幅升值。
短短3年,日元对美元升值速度超过200%,日本企业的出口竞争力遭受严重打击。同时,过度升值的日元刺破了日本房地产泡沫,导致日本经济一蹶不振长达数十年之久。
经过这次事件,日本意识到在自己缺乏独立权的情况下,经济领域取得的成就只会被美国无情收割。于是,日本右翼在进入新世纪后加快了恢复日本“正常国家”身份的进度,也就是大力修宪,淡化《和平宪法》带给日本的约束力。

日本修宪
随着日本右翼政客们的推动,目前日本已经拥有了主动介入战争的“集体防御权”,日本自卫队也已经不是一支单纯负责本土防御的军事武装。而且随着世界整体局势向冲突激化趋势发展,日本解禁军事权力的步伐只会越来越快。

日本自卫队
日本再度“赌国运”?从战后日本发展史可以看出,日本在经济遭受美国严重收割后,已经决心走上军事独立的道路。且美国为了利用日本压制中国,也有意放松了对日本的限制力度,对日本解禁军事权力的“小动作”视而不见。
或许在美国看来,日本终究是距离中国更近的东亚国家,那么中日爆发冲突的概率远大于美日爆发冲突的概率。

日本自卫队集结
不过,美国的这一心态有可能反而让自己“引火烧身”。事实上,日本民族的野心是从未消失的,即便在二战失败,日本右翼势力也以顽强的生命力保留到了今天,军国主义的阴影从未远离日本。

日本军国主义者
一旦美国在西太平洋与中国的角逐中表现出力不从心的状态,日本很可能会在此时向自己的“主人”亮出獠牙。对于日本来说,战胜美国不仅是一种复仇意义重大的目标,而且也是将日本恢复为正常国家的计划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参考资料
【1】日本国家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天皇制与近代日本政治》 世界图书出版社
【3】《战后日本经济史》 野口悠纪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