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机构改革这件事,如果间隔很多年结合发展变化进行一次调整,那叫改革。如果隔三岔五就调整一次,那不叫改革,那叫折腾。这是不是说明,上一次的调整是没有经过充分论证的,是不科学、是不完善的?与时俱进推进机构改革是对的,但自从确定实行“大部制”以后,机构改革就应该在“大部制”的框架内,主要对部委以下职能部门、内设机构和代管的国家局进行调整,而不应该每次都把部委进行大拆大改。而且部委名称要简单易懂,不应该刻意把职责全都写在部委名称里,什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这种名称读起来感觉不怪吗?为什么就不能好好叫劳动部或者人事部、建设部、工业部?

叫卫生部、交通部、文化部、农业部简单易懂,为什么非得啰哩吧嗦加上一大堆后缀?改成卫生健康委员会、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农业农村部?特别是原先好好的一个卫生部,一顿乱改,先是变成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卫计委),又改成卫生健康委员会(卫健委),不伦不类,乱七八糟。机构名称点明主要职能即可,力求简洁大方,让人一看就懂,能记得住,而没有必要把职能范围内的事项全部列出来,总想面面俱到,包罗万象,只会把名字起的又长又怪。

再者,每调整一回,从上到下的机构牌匾、印章、纸质红头都要报废,都要重新制作,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笔账不算小,不该算一算吗?要好好考虑一下,怎样避免机构改革频繁改名字的问题。话说回来,上一轮的机构改革,很多单位至今仍处于各种各样的“过渡期”“调整期”,一些单位的人事、工资调整长期处于“冻结”状态,一波改革未平又迎来一轮改革,真可谓改革始终是在“进行时”。希望本轮机构改革把顶层设计真正搞好,也希望两会代表真正把基层的声音和实际情况反映上去,真正形成一个可以管长期、可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机构改革方案。
要是真改:必须精减事业人员
说得太到位了[点赞]
瞎折腾
我看到过一个县级局:文化旅游体育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局。
要不没事干
做牌子等的开心了
改的乱七八糟
作者批评的有道理[点赞][点赞]
体制不改革其它改革就向小学数学1十3和3十1一样。
必须精简地市级和三级局
不改彻底就是折腾,
只要减单位不减人员等于没减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用简捷的名称,函盖所分管的工作即可。如某领导(名字3个字,简单),但分管几个、上十个单位。一目了然。支持作者观点。[点赞][点赞][点赞]
机构名称这个说的太对了
瞎折腾,精简是根本
有道理
名称要简单通俗易懂,只要职能在
闲人太多了,老百姓负担太重了
说的对,[点赞][点赞]
改来改去,期望不大!
文化广播旅游体育局,改革后人没少名称加长,各上各班。
折腾,办公楼地点搬来搬去,档案柜搬来搬去,人员弄走了又要要回来,领导合并又分开,职能越来越弄不清楚,机构就没有一个稳定的时刻。
说的到位[点赞][点赞]
真话,实话![点赞][点赞][点赞]
西编东用才是根本。人口大量流入沿海城市,编制却没相应增加,只能聘用编外人员。而人口流出地,人口减少,编制却没少,造成人浮于事。
有道理[点赞]
说的好[点赞]
点评到位!
保留中央,省,县,乡镇四级可以了
我们单位原先吕有两个事业单位几个人,还无所事事,现在又设置两个事业单位,变成四个事业单位近二十人,还是以前的一点事,单位本职业务没开展,上级配发的一两百万的设备多少年过去没开封。
改条毛
机构数量不是关键,编制数量也不是关键,关键是剪了多少财政工资和福利支出吧,这么说直接吧?
十万人以下的县级,建议合并
支持
只要能把吃闲饭的、影响办事效率的人干掉就是正确的!
动谁的奶酪都不好,合并几个部门,换个名称,人员没减。
除了裁员,其它的都是折腾。
把老百姓想说的话都说了!
难说![点赞]
就连发文件都是长遍论朮,
支持你
说到点子上了
好文!
既调整也折腾
乡镇执法队关注下
uc很少看见这些好文章
机构名称字数太多,做牌子要多花多少钱?
老百姓其实关心的是否减了人员,负担是否轻了。至于理顺工作关系,机构设置更合理,这些动作随时都可以进行。
减少省市县人员,这三级占了绝大多数,合村并镇的结果最该坚守的人先带头跑了,工作人员没减少,边远村更没人管了,群众办事更不方便了
应该简掉一些政府行政单位属下独立的技术建设事业部门及其没通过编制考试违规操作混岗占编的工作人员,把技术部门统一合拼到政府独设的技术监管机构,让真正懂得技术的人才去发挥作用。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有道理
确实不能折腾了。
看多了见多了,单位名字越来越长了
心里清楚的很
自然资源部[笑着哭]
早就想辞职了,工资少的可伶
很有见地[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好文![点赞][点赞][点赞]
点赞👍
说得有一定道理
说的好,支持!
有道理。
希望给百姓一点实的,别再越改机构越大!
50万人以下的乡镇街道合并,500万人以下的县市合并,撤销地级市,能减少多少冗余人员
[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同意文中观点
现在还有卫生和体育合并的,叫卫体局,还有和城建合并的话叫,城市卫生局,还有上一轮刚合并成立的教育科技局,中途又把科技局分出来和别的单位合并了,这一轮又直接把科技单独分开了,设立了科技部
说得很有道理,名字不像某些东西,越长越好[呲牙笑]
越改越多越改越乱
还有这样的人,真是中华民族之大幸
作者胆肥[得瑟]
[点赞][点赞][点赞]
只是管理业务随发展归类,有合并就有新增部门,一切正常。当然人浮于事有存在。
你说对了一部分,也没啥用[点赞]
支持,不折腾就没有存在感,不折腾没有成就就感。
我觉得你说的很对位,但咱们说了不算[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从参加工作到现在已经转了一大圈了,首先规区管,后规市管,97年规省管,2016年又规市管,19年回到原地规区管。
折腾
你不认可就是折腾,你认可就是创新。
经历了这三十左右体制内各种改革的可能都有个感受,改来改去最后还是改了个寂寞
从某些方向发展说,有一定合理性
有道理
什么是公平,管他编内还是编外,只要有能力就上,编外能力就比编内差吗
想想你还想65退休?随时灵活就业。
部委名字要简化,易懂。
现在还多了很多委员会。办公室。
起名字是拼凑!别掉了原来的哪个方面,读起来都绕口。
这个必须赞👍🏻
说得好!名称要简单化,机构减少化、人员精简化。
赞同,名称应该简洁,重要的是赋予的职能职责要清晰明了,尽量避免部门职能交叉。
自从改革说要精减人员,劳务派遣工比编制内都多。
真说到位
你想的名字能用噶,专家想的名字才行,你不够格。
此文有针对性
越改革机构越多,职能越多。工作越繁杂。莫名其妙的政策越来越多。都在内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