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舆论吵翻天,李嘉诚仍要“倒卖港口”给美国资本家,现在连商务部都打破沉默了,并用“在商不言商”5个大字给这件事定性。
自从李嘉诚旗下的长和集团准备把23个国家43个港口出售给美国资本家贝莱德后引起了轩然大波,目前来看网络有两种舆论:第一:商人有权力出售自己的港口,第二:在国家面前必须有大是大非观,也就是说李嘉诚的行为可能让国家处于不利的地位,在这种情况必须终止交易。
面对网络舆论李嘉诚像没事人一样,既没有明确回答疑问,也没有终止交易,好像在暗示着这笔交易必须达成。现在商务部都发声了,尤其是“在商不言商”5个大字给事件定性,这意味着这件事非同一般。

无论是网络舆论,还是“倒卖港口的进展”都来到了新的的高潮,现在可以说背后真相已浮出水面,但是部分网友带乱了节奏,接下来笔者从网络2大舆论角度彻底分析这件事情,商人什么时候有绝对的权利管辖自己资产,什么时候商人该把国家放在第一位,这个价值观是非常清晰的,容不得左右摇摆。
首先商人管辖自己财富符合法律这没毛病,但是像李嘉诚家族这种大型产业关乎到众多人利益时候,甚至影响百姓薪水时候就要对商人的做法重新考量,这里面不仅包括法律的问题,还有中国历史发展问题,所以简单的结论是不负责的。

就拿网络舆论举例:一些网友赞成李嘉诚家族做法,理由是人家自己拼来的,这种简单结论无疑会让人陷入一种错误的同情中,这个时候需要重新思考。
负责说李嘉诚能有今天成就一定经历了国家发展红利期的扶持和制度层面开绿灯,这就是历史事实,光这两点可以说李嘉诚的商业帝国有国家的功劳,所以这个时候网络谴责你,这一点不过分。

尤其前港首梁振英表态:某些香港商人误以为商人举没有祖国,其实没有祖国的商人,就像没有爹妈的孩子,终究逃不过被人欺负的命运。
就说当下中美贸易战打响后,国家一系列付出还不是为中国商人清理障碍,还不是为百姓谋取最高的利益吗?祖国的默默付出最后换来一些人说,我自己奋斗来的?真是借井打水喝,最后在立块碑井是我独自挖的,脸呢?
再退一万步讲;只要商人利益没有涉及国家和百姓利益损失,商人对自己的资产肯定有绝对的管辖权,这是无需置疑的,但是中美贸易摩擦这种程度了,是非对错就在面前这容不得思考。
就拿李嘉诚卖港口事件,往大了说关乎国家全球发展大战略方针,往小了说决定百姓钱包缩水,举个简单案例:你公司生产的产品要出口到全球,本来世界各个港口有中国商人的港口,这就非常好办事,自然加快了公司的周转速度,老板按照契约交付公司回笼资金快,员工自然准时拿到工资,现在好了,美国控制,假设哪天特朗普发令,借用美国控港口势力故意刁难中国商人,这个时候大家会认为收购港口的贝莱德财团会与美国政府对着干?

再举个案例:就说欧洲海底电缆事件,当时欧洲是咬住中国商船不放,硬生生上演了一段指鹿为马的大戏,好在国家强力干预下,鹿就是鹿,马就是马,最后让鹿马不分的“赵高”灰溜溜逃跑。在这件事情上国家能够扭转乾坤,核心点是欧洲版的赵高还没有独霸世界,同理,如果美国控制世界整个港口,未来是否以政治手段对中国货船上演指鹿为马的戏剧呢?
事到如今,商务部打破沉默发出“在商不言商”的声音,这要光明正大的反驳李嘉诚交易纯属商业考量,无关政治的的观点。
从表面分析在商不言商,意思说你现在行为不是纯粹商业考量,你出售港口绝非利益最大化。
当然商务部的反驳绝非空穴来风,就在3月21日,带有央企背景的中远海运董事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西表示:对一切符合战略需要、能够提升客户服务的资源都感兴趣。

我给大家翻译一下,当记者提问李嘉诚港口问题时,这显然是一个刁钻的问题,尤其中远海运拥有央企背景,所以不能一口答应,但是回答方式很太极,言中之意:只要符合国家战略,他卖我们就有收购的意向。
同一天董经理朱涛在业绩发布会上作做出回应:未来,中远海运港口有对海外码头的外延并购计划,并将加大南美洲、非洲、东南亚的投资布局。

根据外媒报道:尽管中方对李嘉诚不满,但是长和与贝莱德交易不受干扰,李嘉诚也按照原计划将巴拿马出售给贝莱德财团。
现在我们从时间线上把中远海运董事长朱涛的发言与商务部的发言结合起来看,中远21号发言,商务部26号打破沉默并送上在商不言商5字真言,现在李嘉诚事件“或许”要定性了。
总结:李嘉诚倒卖港口事件形成不小舆论,如今商务部出面用在商不言商5字定性,意味着李嘉诚的做法违背了主旋律,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希望李嘉诚能否悬崖勒马做出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