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法则”在今天的美乌关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任凭泽连斯基怎么努力,也任凭乌克兰民众如何反对,都无法与特朗普和美国相抗衡。
这就是现实!
而目前摆在泽连斯基面前的选择,除了讨好美国的“A计划”之外,还有一个“B计划”,并且现在要求实施后者的呼声很高。

那么,乌克兰的“B计划”究竟是什么,泽连斯基又该如何选择?
勇闯欧洲之后,他又做了一个怎么样的决定?
此外,美国为什么会对乌克兰下通牒?
我们逐一来看看。
美乌白宫会谈失利后,乌克兰内部产生了很大的反响。
有的人支持泽连斯基的做法,认为他坚定地维护了乌克兰的利益,是好样的。
但也有人认为他的行为不合适。
例如,前总统波罗申科表示,对待特朗普应该要细心、耐心、冷静和温和,不能用“体育场式”的方法来交流,否则会对乌克兰不利。

同时,他还提出了一个“B计划”,其主要内容与泽连斯基主张依靠美国的计划相对,他认为欧洲在让乌克兰重返谈判桌的过程中将发挥关键作用。
换而言之,“B计划”主张把重心放在欧洲,而不是美国。
他的理由也很简单。
就像最高拉达成员“拉祖姆科夫”所说的那样:如今的现象是不正常的,美乌关系应该是两国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特朗普和泽连斯基两个个人之间的关系;老实说,我不知道他们的关系要何时才能修复,但起码短期内不太可能实现。

如他所说,二人的关系短期内不能修复,也就意味着乌克兰与美国的关系很难恢复正常。
再换句话说,泽连斯基想从美国获得更多保障的“矿产换援助”的计划,基本上难以实现了。
坦白说,这二人的话多少“夹杂私心”,因为他们都是乌克兰反对派的成员。
而笔者之所以还要用这么大的篇幅去陈述他们的“B计划”,是因为泽连斯基的重心确实有所转移,客观上已经开始实施“B计划”。
身为总统,泽连斯基的智慧还是在线的。
眼看着与美国的协议很难签署,特朗普坚持不松口,不愿意为乌提供保障,还称“那是欧洲自己的事情”。

泽连斯基也逐渐明白:该转换一下思路了。
所以我们才会看到,离开华盛顿之后,他并没有返回乌克兰,而是转身去了伦敦。
这一则消息相信大家也都看到了。
当地时间3月1日,泽连斯基与斯塔默举行了会谈。
在现场,许多人为泽连斯基欢呼,斯塔默亲自走出大门迎接,二人还拥抱了。
会谈结束以后,他又出门目送泽连斯基离开。
这与白宫会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那么这说明了什么呢?
我们知道,在会上,英国答应给乌克兰22.6亿英镑。

随后,泽连斯基做了一个决定:将用被冻结的2000亿欧元的俄方资产所获得的收益偿还这笔钱。
应该说泽连斯基的胆子也挺大的,竟敢这么做。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他所说的是资产的收益,而不是直接用俄方的资产去还。
也就是“以息还息”。
换而言之,乌克兰其实还是需要自己掏钱的,因为俄方资产的收益只够还“息”。
听到这一消息后,俄方当然有话想讲。
但最不高兴的还是美国。

此前白宫曾放话称,“等他做好了和谈的准备再来谈判”。
可泽连斯基在欧洲的这些举动,明显让和谈更难进行,这不是要跟白宫反着来呢?
所以,美国还得下一个通牒。
当地时间3月2日,美媒报道称,特朗普将于3日讨论暂停或者取消对乌克兰的援助,其中还包括此前乌方已经付过钱但还没有交付的那一批装备。
意思已经很明确,美国要暂停援助,直至泽连斯基想通为止。
而且留给他考虑的时间不多了。

按照特朗普的风格,3日开会讨论,通常当天就会出结果。
以目前二人的关系来看,通过“暂停援助”方案的可能性比较大。
可前线的战斗一天都没有停止过,一旦美国断援,乌军就陷入了装备短缺的状态。
所以,说特朗普讨论暂停援助是给乌克兰下的通碟,这一点都不为过。
毕竟连泽连斯基自己都承认,“美国的援助至关重要”,说明如果没有这些援助的话,乌克兰撑不了多久。

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B计划”就显得更加重要,因为欧洲与美国不同,它们与乌克兰在同一艘船上,所以出手帮忙的可能性更大。
那么大家认为从乌克兰目前的处境来看,究竟是依靠欧洲合适,还是依靠美国更好呢?
谁会成为保护乌克兰的主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