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2℃!马圭省稍埠镇成缅甸“最热城市”
据缅甸气象与水文管理局4月26日公告,马圭省稍埠镇4月25日日间气温飙升至45.2摄氏度,创下历史纪录,较今年四月平均气温高出2摄氏度。

突破历史极值的异常高温数据为,稍埠镇45.2摄氏度、敏巫镇43.2摄氏度、敏务镇43.1摄氏度、马圭市及甘高镇均为43.0摄氏度。
此外,敏建镇达42.8摄氏度、新彪遵镇与敏金镇均为42.5摄氏度、阿兰谬镇与葛礼瓦镇均为42.3摄氏度、蒙育瓦市则为42.2摄氏度。
气象部门指出,实皆省北部地区日间气温较四月平均水平高出5摄氏度;曼德勒省、马圭省、实皆省下部、伊洛瓦底省、克耶邦及掸邦等地则较四月平均气温高出2摄氏度;其余省邦气温基本与四月平均值持平。
高温凶猛,缅甸曼德勒、实皆近一周约20人被“热死”,多地气温超40℃引死亡
缅甸中部地震灾区因高温天气和居住条件恶劣,已出现多起因热射病(中暑)(Heat Stroke)导致的死亡病例。
自4月中旬以来,白天气温持续攀升,近期情况进一步恶化,灾区民众表示难以忍受。
皎施镇一名居民表示,“高温非常严重,以前还能躲在房屋或地下室避暑,但现在连住处都没有。人们在倒塌的房屋废墟间无处容身,临时避难所也严重不足。有些人甚至在路边睡觉时死亡。”

3月28日发生的曼德勒大地震导致曼德勒省、实皆省、内比都、勃固省和掸邦南部多地受损。其中,实皆省和曼德勒省气温较常年偏高,马圭省同样面临高温问题。
实皆市一名居民表示,老人和儿童最难以承受高温,他们缺乏合适的庇护所。
另一名灾民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没有树荫,许多房屋因地震损毁,连遮阳的地方都难找。电力中断,夜晚蚊虫叮咬,炎热难眠。白天高温又导致食欲不振,免疫力下降。人们因过度脱水而虚脱,健康问题接踵而至。
为预防热射病,专家建议高温地区居民尽量待在阴凉处,避免正午直接暴晒。若出现体温升高、头痛、头晕、呕吐或皮肤干燥等中暑症状,需及时就医。
救援组织指出,当前灾区民众亟需生活物资和医疗支持,如果高温持续,情况将非常危险。
曼德勒某民间组织负责人透露,我们统计的数据显示,仅过去一周,曼德勒和实皆省就有约20人死于高温相关疾病,援助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灾民反映,国管委军方主导的重建工作进展缓慢,而民族团结政府(NUG)控制区的援助亦不足。
气象预报显示,未来几天缅甸大部分地区可能出现降雨,气温略有下降,但后面仍持续高温。
世界卫生组织(WHO)警告,中部地震灾区可能爆发严重的次生健康危机,急需紧急援助。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UNOCHA)称,超过430万灾民需要食品、住所、清洁饮用水和医疗支持。
缅甸仰光一名出租车司机中暑死亡
据缅甸仰光救援组织(YRO)消息,2025年4月26日中午时分,在仰光省达吉大镇区伊洛瓦底大道附近的达戈达工业区加油站旁,一名出租车司机因中暑突然去世。


据悉,该名司机在当天中午天气炎热时,饮用冰凉的甘蔗汁后出现中暑现象,随后突然死亡。
此次事件,由YRO成员协同信实救援协会、昂奈杜社会救援协会、Thawtar Fire社会救援协会等组织到场,并与相关责任单位一同进行了核查,随后由昂奈杜社会救援协会使用车辆将遗体送往仰光人民医院。
因高温酷暑而引发不适、甚至更严重症状的病例越来越多。热射病就是中暑里最严重的一种,我们要特别警惕!
"热射病"不是简单的中暑
可能有很多人都没把中暑当回事,认为只要多喝点水,吃点解暑药,到阴凉的地方歇一歇就好了。但是,中暑也分轻重,严重了真的会要人命。
根据临床表现,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降温,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轻症中暑
除上述症状外,体温往往在 38 ℃以上,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平躺解衣,降温,补充水和盐分,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重症中暑
重症中暑又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热痉挛:
常发生于初次进入高温环境工作,或运动量过大时,大量出汗且仅补水者。
常表现为训练中或训练后出现短暂性、间歇发作的肌肉抽动。
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平卧,补充盐水或饮用电解质溶液可迅速缓解热痉挛症状。轻症者可口服补液盐,脱水者应静脉输注生理盐水,并做好积极转运准备。
热衰竭
常表现为多汗、疲劳、乏力、眩晕、头痛、判断力下降、恶心和呕吐,有时可表现出肌肉痉挛、体位性眩晕和晕厥。
热衰竭如得不到及时诊治,可发展为热射病,所以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热射病
也是最严重的一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高热、无汗、昏迷。
热射病之所以危险,是因为人体器官都需要在一定正常温度下才能正常运作,这和各个酶的生物活性及机体代谢有关,而一旦器官损伤造成了,并不是总是可逆,当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时,死亡率极高就不难理解了。

并不只有暴晒才会中暑
有的人认为只有长时间暴晒才会中暑,其实不然,引发中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暑的发生不仅与气温过高密切相关,也与空气湿度有关。
比如,人们在看似"凉爽"的闷热潮湿的天气下,容易放松防暑的警惕性,这时即便人体大量排汗,热量也很难散发出去,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体温会迅速上升,进而引发中暑。
另外,高温来袭,空调成为很多人的避暑利器,但是空调的出现,使人们的热耐受能力普遍下降,对高温气候的恐惧感也在加大,一旦出现异常高温天气,高危人群就容易出现中暑,死亡率很高。
热射病急救:迅速降温

● 一旦发现身边的人出现了“热射病”的症状,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急救,首先要做的就是迅速降温。
● 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有条件的话移到空调房间。在腋窝、头部、腹股沟大动脉明显处放置冰袋或用30%~40%酒精涂擦,同时用电扇或扇子等吹风以快速散热。
● 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可让其饮用些淡盐水。已经昏迷者不要强行喂水,以免引起气道梗阻或呕吐窒息。
● 出现心跳骤停时,要立即做心肺复苏。同时联系120,转运到有血液净化治疗条件的重症医学科进行治疗,通常要在2个小时内把患者体温从40℃以上降低到38.5℃以下。
● 热射病虽然不多见,但大家也不能掉以轻心,如果温度超过35度,最好不要长时间在室外活动,以免中暑。
遇到普通中暑我们该怎么做呢?

◆ 将患者扶到阴凉处躺下;
◆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最好是淡盐水;
◆ 用湿毛巾、冰袋、冰块、风扇降温;
◆ 把患者脚部抬高,有助于静脉回流,缓解休克状态。
◆ 如情况严重,将患者送至医院,医生会采取更专业的综合与对症治疗措施,处理并发症,防止脑水肿和抽搐等特殊情况。
紧急救助中的注意事项

◆ 运动饮料、绿豆汤均可以选择,但冰镇饮料虽可以降温,但要注意两点:一是对糖尿病人会造成血糖升高,二是对胃肠道疾病患者会造成肠胃不适。
◆ 冰袋放置的地方要在颈部两侧、大腿根或腋下,这些地方血管丰富,降温效果好。
◆ 藿香正气水或十滴水都可以起到解暑作用,但要考虑病人是否能够耐受。神志不清的患者可能不具备服药条件;儿童、孕妇则需遵医嘱;驾驶员和高空作业人员要考虑酒精因素;同时服用头孢类抗生素的患者不能同时服用藿香正气水。
◆ 极端情况下,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可使用冲凉水澡、用矿泉水浇头、冷水浸泡等极端方式迅速降温。
天气炎热,大家注意防暑降温!一旦身体出现中暑等情况,一定要第一时间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