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追夫人和她的马王堆宇宙为何经久不衰50年

华语娱乐聚焦 2024-08-31 11:56:59

湖南历史上远离中央,以湖南为中心独立为王国的仅有五代十国的马楚政权,就文物资源来说,相较中原省份,甚至是四川,湖北都有差距。被誉为扛起湖南博物院半边天的马王堆汉墓陈列,也被不少外行游客调侃是“一堆锅碗瓢盆”。

尽管如此,在近日公布的《2023年主题公园和博物馆报告:全球主要景点游客报告》中,湖南博物院位列第13位。投身马王堆汉墓研究的专家学者达4000多人,一年365天,湖南博物院天天一票难求,参观马王堆汉墓文物人数累计突破1亿人次,近年年均参观游客达400余万人次。辛追夫人和她的马王堆宇宙成了湖南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我们不禁发问,马王堆究竟有什么魅力,为何经久不衰50年?

首先不得不赞叹的便是湖南博物院的策展能力。

马王堆1号墓和3号墓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完整性,2200年来没有被盗墓贼叨扰。

发掘时所有的物品,和下葬时的位置均没有发生变化。这里有烟火日常、歌舞升平、生老病死,由饮食器具到雅致服饰,从天文地理、医学养生到黄老之学。

湖南博物院将如此难得的完整性又完完整整展现在观众面前。

从入馆了解墓主人身份,到他们的吃穿用度,生活方方面面,呈现出一幅栩栩如生的汉初贵族生活画卷。然后文字,图画遗存,将这一切升华到文明成就的高度。最后是一比一还原,巨大的棺椁和不朽的遗体,辛追夫人的一生在这里画上句号。

在这里可以看到生前为妻儿挣得荣华富贵生活,死后,因自己墓葬被盗,让妻儿躲开盗墓贼,在地下依然护他们2200年周全的父亲。一生努力读书,上战场杀敌,未成年就要肩负起家族荣辱重担的儿子;中年丧父,晚年丧子,仍坚强地把儿孙养大成人,将家族操持得欣欣向荣的母亲。

而这位母亲,还被用最新的AI技术,还原出她生前的模样。从“活”过来到“动”起来,穿越千年,聊汉室纷纭。

阵容庞大,全年无休的博物馆志愿者们将这一切牢记于心,向每一位游客娓娓道来。“完整”不仅仅是一件件冷冰冰的文物,更是西汉长沙国一家三口同心协力的情感画面。他们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或许很普通,但在湖南博物院,这一刻时光将成为永恒。

用纪录片《马王堆·岁月不朽》总导演李东珅的话来说:“什么是文物“活”起来,不是让这些人动起来,而是把我们每个人脑子里的想象外化出来。”

文物关联的这些人,他们在历史里没有名字了,但我们似乎也可以通过文物走近他们的一段生活,见到他们的“人生一瞬”,然后发现,我们从来都一脉相承。这或许就是让文物“活”起来的意义一种,值得推广和学习。

文物和考古领域学术门槛较高,观众看懂文物,才有可能喜爱文物中蕴含的文明,从而产生文化自信。

推动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让观众更容易理解灿烂的中华文明和湖湘文明。

这一点,湖南博物院很早就在探索。

今年6月以来,年轻人聚集的“小红书”APP中,众多博主对湖南博物院最新推出的“生命艺术——马王堆汉代文化沉浸式数字大展”大加赞赏。利用前沿学术研究成果及科技手段,为观众构筑了一场可知可感的“时空之旅”,开展仅2个月就吸引11万人次观众观展。

看完展览,养生香囊、马王堆服饰折纸、狸猫小夜灯、长沙国战南越桌游……接地气的文创产品,又能让人们能把马王堆汉墓文化带回家。湖南博物院积极打造“马王堆”文化IP,先后研发、销售了10余个系列、上百款产品。如此丰富多彩的“马王堆”,真的让人流连忘返。

在马王堆汉墓发掘50周年这样一个节点,传媒湘军也展示其强大的传播能力,一系列作品先后推出,50年后如何讲好50年前的故事,这些都是不错的范本。

湖南卫视与芒果TV联合推出,正在热播的纪录片《马王堆·岁月不朽》解锁了一种与众不同的试听新滋味。

它突破考古发现式纪录片的常规模式,以湖南博物院为叙事空间,以马王堆文物为叙事主体,利用时空交错与虚实结合的手法,纪录片引领观众踏上通往马王堆汉墓这一叙事主体。

开篇第一幕,随着电梯缓缓攀升,汉初的芸芸众生仿佛穿越时空的壁垒,与现代空间交织融合,将观众牵引至宏大的中华文明长河,而来往游客的惊叹、专业导游的解说与之错叠,形成了一幅历史与现实碰撞、传统与现代对话的生动画面。

纪录片借助尖端CG特效,真实再现了四层棺木层层打开的惊心动魄的瞬间,连细微之处的纹路、雕刻都清晰可见;“君幸酒”云纹漆耳杯下,辛追家族端坐宴饮的场景被震撼再现;竹简上记录的一道道菜名,被视觉还原成了佳肴盛宴……这个时代的人民变得有血有肉有智慧,这个时代的技艺变得有情有爱有诗意。

最终,纪录片将视角拉回马王堆文物的“重生”之地——湖南博物院。通过现代化展陈赋予马王堆文物新生,更深刻诠释了“不朽”的真谛。

如果说人们曾经认为博物馆是凝固历史岁月片段的保存处,那么在文化加科技的融合之下,观众们将在纪录片《马王堆·岁月不朽》中,看到历史的流动张力。

总导演李东珅分享说:“当我第一次凝视这些文物时,仿佛看到他们当年跳舞奏乐的场景,文物依然是文物,而我要展示的是它们当年的应用场景和我心中的想象。”

而在另外一本今年出版的《马王堆考古手记》中,我们又直观感受到蕴藏着情感汹涌、独一无二的“家族记忆”。《马王堆考古手记》书封上印着两个作者名字:侯良、侯弋,他们是祖孙俩。

生于1927年的侯良先生是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工作的亲历者和领导者之一,于2011年去世,他将一生奉献给了马王堆的研究和普及推广工作。

2003年,侯良成为湖南省博物馆的1号义务讲解员,原因很简单——“想要继续工作”。直到去世前几年,他还一周3次坐公交车,风雨无阻地去做义务讲解,“在展厅游走讲解的时候,靠的更多是一种肌肉记忆,而不是用眼睛去看”。

侯良先生身上体现了新中国初代考古文博人“择一事,终一生”的不渝信念。侯良先生给了侯弋珍贵的童年回忆和无限的生长力量。而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希望,未来人们对文博的爱都始于童年,早早落地开花。

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博物馆,博物馆也在不断更新自己的讲故事方式,以大众更喜闻乐见、年轻人更热衷的表现形式让文物进入更多人的视野。

「山海」是由湖南广电历经半年研发推出的数字文博大平台,APP已于8月19日正式上线,该平台汇聚全球博物馆数字馆藏,集成文物3D鉴赏、社区、AI互动、个性化博物馆等功能。其中湖南博物院馆藏文物,尤其是马王堆汉墓陈列成为重头戏之一。

在各种新技术的加持下,古老的T形帛画,素纱襌衣,人面纹方鼎等,经历了从“线下”到“线上”,从“静态”到“动态”、从“平面”到“立体”的数字化转变。

湖南卫视整个生态里的内容创作者也会为「山海」赋能。据介绍,由《天天向上》创始团队与北大的历史系教授、马王堆专家一起创作的马王堆相关的AIGC短剧将有望在年底或明年面世。

马王堆汉墓声名远扬,但主人轪侯在历史上并非大人物,更别提其夫人辛追。他们活着的时候一定想不到今天自己如此扬名海内外。

当年周总理曾希望,将辛追夫人的遗体至少保存200年,如今看来,在现代人的聪明才智加持下,辛追夫人和她的马王堆宇宙将把这一段故事永远讲述下去。

0 阅读:1

华语娱乐聚焦

简介:最好玩的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