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为了您能够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我会每天为您更新更多精彩故事、分享不一样的精彩瞬间。
张桂梅,一个名字曾让无数女孩走出大山,改变命运,但如今却因一位财经大V的质疑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2023年,这位财经大V一篇“2000名学生没一个考上清北”的质疑文章,引发热议。
这位大V直指张桂梅创办的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认为她的教育模式不过是在“制造考试机器”,只会让孩子们死记硬背、刷题,质问张桂梅:既然培养了2000多名学生,为什么没有一个考上清华、北大?
面对这样的质疑,张桂梅没有辩解或激烈反驳。她只是一脸无奈,语气平静地说:“大山里的条件有限,我们和大城市没法比。对我来说,能把孩子们送出大山,能让她们接触到新鲜事物,走上有用的道路,就是成功。”
这场舆论风暴背后,张桂梅的故事远不止于此。她的教育理念、她的坚守、她的付出,实际上早已超出了大V们的计算公式。
坚守大山,守望教育1957年6月,张桂梅出生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个普通的家庭。她的原名叫张玫瑰,但因户口登记时的疏忽,最终改名为张桂梅。她的人生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波折——母亲在她年幼时便病逝,给她的童年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忧伤。
1974年,18岁的张桂梅跟随姐姐从黑龙江来到云南省中甸县(今香格里拉市),开始了她与这片土地的缘分。
她在林场、党校、局机关等多个地方辗转工作。1975年,她决定参加高考,历经四次失败,终于在1989年考入了丽江教育学院(今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大学毕业后,张桂梅与丈夫调到了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一中任教,但命运再次给了她沉重一击。1994年末,丈夫因癌症去世,留给她的,除了悲痛,还有对教育的坚定信念。
1996年,张桂梅调任华坪县中心学校,次年又被调至华坪县民族中学,担任初三毕业班的班主任。就在这一年,她被诊断出患有子宫肌瘤,但为了不耽误学生的考试,张桂梅坚持等到学生们考完试才住院手术。
女高的诞生:从无到有的奇迹2001年,张桂梅开始兼任华坪县儿童福利院的院长。从那时起,她萌生了创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的想法。她看到太多女孩因为贫困、辍学,成了大山里沉默的牺牲品。她想改变这一切,她想让这些女孩有机会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
2008年,中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正式成立。建校初期的艰难超乎想象。起初,只有寥寥百名女孩报名,张桂梅不得不四处奔走,挨家挨户劝说家长送孩子上学。
“你让她读书,我保证她大学毕业后还会继续得到资助。”这是张桂梅对每一个家长的承诺。那时的学校条件非常艰苦,教职工们每天在繁重的工作压力下疲惫不堪,甚至有一半的老师因为无法承受而离开。
但张桂梅从未退缩。她每天5点起床,晚上熬夜批改作业,甚至多次因过度劳累住院。她不仅仅是孩子们的老师,更是她们的母亲、朋友、引路人。她带领着这帮大山里走出的女孩们,一步步向前走去。
成果与质疑:两千个女孩的未来从2008年建校到2023年,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已有超过2000名女孩考上了大学。这对于一个地处偏远、条件艰苦的山区学校来说,已是了不起的成就。这些女孩中,没有一个考上清华、北大。于是,财经大V的质疑声随之而来。
“2000个学生,没有一个上清北,这是教育的失败!”大V的声音刺耳而尖锐。他认为,张桂梅的教育模式不过是让孩子们成为“考试机器”,只会刷题、死记硬背,完全忽略了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面对这样的指责,张桂梅的反应简单而平静。她没有选择为自己辩解,只是淡淡地说出了她的无奈:
“大山里的条件有限,和大城市的孩子们没法比。能把这些孩子带出大山,就已经是成功了。”
这番话,字字句句击中了无数人的心。因为对于张桂梅来说,所谓的“成功”,从来不是为了让每个孩子都成为顶尖的精英,而是让每个孩子都能拥有选择自己未来的机会。
教育的真谛:不止于分数张桂梅的教育理念并不复杂。她希望通过教育,改变大山里女孩们的命运。她知道,通往清华、北大这样的顶尖名校的路途十分艰难,尤其是对于这些从小生活在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来说,资源、条件、环境都远远不及大城市的学生。
但她也坚信,教育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为了让孩子们考上名校。她希望这些女孩们能够通过学习,拥有独立的思想,能够走出大山,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这也是为什么,在过去的16年里,她坚持着这条艰难的教育道路。
在她的严格要求和无私奉献下,华坪女高的学生们一年比一年成绩优秀。虽然没有人考上清华、北大,但她们有的成了医生,有的成了教师,有的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家庭的命运。对于这些女孩来说,张桂梅就是她们人生中最重要的引路人。
张桂梅的学生 西藏军区某旅女兵丁王英
质疑声中的坚持:爱的教育2024年6月,又是一年高考季。尽管已经67岁,且患上了带状疱疹,张桂梅依然坚持陪着华坪女高的考生们奔赴考场。这是她第14次送考。她的身体或许已经不再如年轻时那般硬朗,但她的精神却依旧如初。
对于外界的质疑,张桂梅依然表现得淡然。她知道,自己选择的这条路并不容易,甚至注定会遭遇许多非议。但她从未后悔。她坚信,只要有一个女孩因为她的努力而改变命运,她的付出就是值得的。
她常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师,做了一个老师该做的事。”在无数人眼中,她早已超越了“老师”的身份。她是这些女孩们的“妈妈”,是她们的希望,是她们走出大山的灯塔。
教育的终极目标回顾张桂梅的教育生涯,或许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教育的终极目标,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出多少名校的学生,也不是为了在分数上取得怎样的辉煌战绩。
教育的根本,在于让每个孩子都拥有选择人生的能力,让他们能够自信地走向未来,面对社会,成为有用的人。
张桂梅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外界的认可与否,而在于孩子们的成长与收获。那些从华坪女高走出的女孩们,虽然没有一个考上清华、北大,但她们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改变着自己的命运,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大山里的女孩们,或许永远无法与大城市的孩子们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但正如张桂梅说的那样:“能把她们送出大山,就是成功。”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