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飞这个人要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从电台里拿着高工资的小职员,到战地摄影记者,再到最后发疯杀人,这命运跌宕起伏得让人想不明白,要说他是个英雄吧,可最后又是这么个结局。
鲁迅的书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东西,看了容易让人烦躁不安,更何况是沙飞这样正处在年轻气盛的时候,天天泡在汕头电台里听着外面的消息。
那会儿汕头电台这工作真不错,每个月能拿到一百五十块大洋的工资,在当时这样的收入足够让一个年轻人过上舒服日子,可沙飞偏偏不知足。
他整天捧着鲁迅的书看,越看越觉得生活不是这么回事,那些书里写的社会黑暗面老是在他脑子里转悠,让他觉得自己这样安稳的日子过得有点不太对劲。
王辉倒是个懂他的人,两个人在电台里天天见面,一来二去就看对了眼,王辉温柔体贴,能理解沙飞那些不着调的想法。
这段时间沙飞的心思越来越乱,一边是安稳的工作和理解他的姑娘,一边是书本里那些让他睡不着觉的东西,这种矛盾把他折腾得够呛。
在电台工作的日子里,沙飞开始对外面的世界越来越关注,他从各种新闻电报中了解到日本人的事情,这些消息让他坐不住了。
最后他做了个在旁人看来挺傻的决定,把这么好的工作给辞了,跑去参加八路军,说是要去打日本人,这事放在现在看确实挺不可思议的。
沙飞带着相机上了战场,这一去就是好几年,他跟着部队东跑西颠,在战火中找角度拍照片,这活计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
百团大战的时候他拍了不少照片,那些战士们背着枪冲锋的样子,还有战火中老百姓的生活,都被他记录下来,这些照片后来成了历史的见证。
有一张他拍的照片挺有意思,是聂荣臻将军和一个日本小女孩的合影,这照片里面透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既有战争的残酷,又有人性的温暖。
白求恩来了以后,沙飞又拍了不少照片,那些照片里记录着白求恩给伤员做手术的场景,这些画面让人看了特别感动。
战争的残酷在沙飞的镜头里一点都没有被掩盖,日本人干的那些坏事,他都用照片记录下来,这些照片后来成了重要的历史证据。
在晋察冀根据地,沙飞还办了个摄影训练班,教年轻人怎么拍照,这些学生后来都成了解放区摄影界的中坚力量。
每天面对这么多血腥的画面,沙飞的心理慢慢出现了问题,他开始变得疑神疑鬼,总觉得有人要害他。
最后他在医院里突然开枪打死了医生,这个结局谁也没想到,一个优秀的战地摄影师就这样毁在了精神病上。
沙飞死后,他的老婆王辉带着五个孩子,日子过得很艰难,但组织上还算照顾他们,至少没让孩子们挨饿。
王辉经常带着孩子们去看沙飞的坟,每次看到坟墓就忍不住掉眼泪,孩子们问起爸爸的事,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这事一直到了1986年才有了转机,军事法院重新审理了沙飞的案子,最后撤销了原来的死刑判决,还给他恢复了军籍。
沙飞的女儿王雁后来找到聂帅的女儿打听父亲的事,才知道当年父亲的死刑是聂荣臻签的字,这个真相让人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