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历史的闲林老街与现代科技交汇,象征着传统人文关怀与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
3月30日,在第18个“世界孤独症日”来临之际,由杭州市余杭区残联、闲林街道办事处等联合主办的公益慈善活动在杭州举行。活动现场,Rokid通过科技与艺术的融合,为孤独症群体架起与社会共融的桥梁,传递科技的温度与人文关怀。
01
AR技术赋能沉浸式公益体验
孤独症群体常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他们虽在社交与沟通上面临挑战,却拥有独特的感知力和创造力。
通过科技互动的形式,Rokid积极搭建公众与孤独症群体对话的桥梁,成为连接“星星的孩子”与外部世界的纽带,推动社会认知从“关注”向“共融”迈进。
活动现场,Rokid展示了基于AR技术的创新应用。参与者通过手机扫描特定场景,即可在虚拟界面中解锁丰富的互动内容——从动态绘画到趣味认知游戏,AR技术为孤独症儿童及家庭提供了全新的沉浸式体验。
打开手机,轻轻扫描二维码,屏幕瞬间“活”了起来——一只栩栩如生的恐龙从虚拟世界中跃然而出,它甩动着尾巴,发出低沉的吼声,仿佛下一秒就要从手机里走出来。
周围的卡通动效也随之跳动,星星闪烁,气泡飘浮,整个画面灵动得让人忍不住伸手去触碰。这种互动让人瞬间忘记了这是冷冰冰的数字技术,仿佛真的闯入了一个奇幻的平行时空。
AR互动的意义就在于,它模糊了虚拟与现实的界限,让技术不再是冷冰冰的工具,而是变成了一种沉浸式的体验。
它让人们不再只是“看”内容,而是“参与”其中,甚至成为故事的一部分。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都能在这种互动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乐趣和惊喜。更重要的是,这种技术正在改变我们与世界互动的方式——它让知识变得鲜活,让娱乐变得立体,也让平凡的日常瞬间充满魔力。
许多“星宝”在家长的陪伴下,通过虚拟场景与真实世界的叠加,尝试用手指“触碰”漂浮的卡通角色互动,展现出前所未有的专注与笑容。
一位参与体验的家长表示:“孩子平时对陌生环境很敏感,但AR的趣味性和低压力交互让他主动参与其中,这种技术或许能成为他们认知世界的另一扇窗口。”
一位8岁的孤独症儿童在体验后,首次主动牵起母亲的手指向屏幕中的画面,这一幕让在场志愿者动容。其母亲感慨道:“孩子平时对陌生环境极其敏感,但AR的沉浸感和低压力交互让他放下了戒备。这种技术或许能成为他们探索世界的‘安全通道’。”
科技不应是冰冷的工具,而应成为连接人心的纽带。未来,Rokid将持续投入资源,让AR技术惠及更多需要帮助的群体。
02
科技向善
AR点亮多元可能
此次公益活动是Rokid践行“科技向善”理念的又一次重要尝试。
一直以来,秉持着“Leave Nobody Behind”的理念,Rokid致力于用AI+AR科技,照亮生活,关爱社会每一个群体。
Rokid Glasses不仅是一款AI+AR智能眼镜,还能帮助视障人士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这款眼镜通过高精度摄像头捕捉并解析周围环境信息,利用人工智能系统分析画面,并通过定向扬声器向用户传达物体的具体描述。
视障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指令激活眼镜,轻松定位物品位置、辨别颜色和款式,甚至在化妆过程中识别口红色号。此外,眼镜的导航功能帮助用户避开障碍物,提升行动自由度和安全性。
此外,当听障人士戴上这副眼镜,仿佛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感知模式。眼镜能够精准识别外界的各种声音,无论是嘈杂街道上的车辆鸣笛,还是安静图书馆里的翻书声,甚至是亲朋好友的温馨话语,都能被迅速捕捉并转化为清晰的文字,实时展示在眼镜的屏幕内。
充满人文关怀的科技创新公司,终会以多元化的方式为不同人群打开一扇新的“窗户”。Rokid在积极构建AR生态的同时,也不断倡导开发者以科技为桥梁,关爱社会、传递温暖,用创新的力量为更多人群创造价值。
依托Rokid AR眼镜及生态,中国美术学院学生团队开发了一款名为《知乎折也Foldiverse》的AR应用。这款应用专为孤独症儿童设计,通过Rokid AR技术为康复训练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戴上Rokid AR眼镜,孤独症儿童能进行虚拟折纸模型,通过动画和语音指引引导儿童完成折纸操作,锻炼手部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同时增强空间认知和动手能力。完成折纸后,虚拟折纸形象被赋予“数字生命”,与儿童互动,增强学习的乐趣,提高儿童的积极性,并帮助培养社交互动能力和情感表达。
这款AR应用还能与家长端的实时通讯。家长可以通过手机实时观看孩子的折纸画面,并通过语音远程指导和鼓励,最大化家庭干预效果。
此外,Rokid不断通过AR生态大会和应用开发大赛等,为开发者提供平台,支持他们将AR技术应用于医疗、教育等公益领域,展现了科技赋能社会的责任与潜力。
03
在虚实之间
照亮共融之路
通过这些持续的创新实践,Rokid不仅为特殊人群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还展示了科技在公益领域的潜力和人文关怀。Rokid致力于通过科技赋能,帮助特殊群体更好地融入社会,享受生活的便利与美好。
孤独症群体在社交、感知和沟通上面临独特挑战,而AR技术的特性正为其提供突破性的支持。
虚拟场景的可控性降低了现实社交的焦虑感,帮助孤独症儿童逐步适应互动; 通过视觉、听觉与触觉的融合,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并提升学习效率;AR技术将抽象概念具象化,例如用“虚拟星空”辅助情绪表达,让沟通更直观。
此次活动中,Rokid的AR应用不仅为参与者带来新奇体验,更让公众看到科技在公益领域的深远价值——它不仅是工具,更是推动社会包容的催化剂。
Rokid坚信,当科技与人文相遇,每一个“星星的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
当千年古街的灯笼映照着AR虚拟星空,当“星星的孩子”用手指触碰光影绽放笑容,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人性的光辉。
Rokid用行动证明:科技的温度,在于它能否让每个独特生命都被看见、被理解、被尊重。
这条路或许漫长,但每一份创新的微光,终将汇聚成照亮未来的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