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村民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自家种植的大米,他展示自家种的大米在淘洗时,洗米水呈现出如牛奶般乳白色。他解释道,这种现象是因为大米外层的糠粉和天然营养物质未被去除,证明大米保留了完整的原始营养价值。
相比之下,村民提到,他在外面购买的商用大米,洗米水几乎是清澈透明的。这是因为许多米厂为了让大米看起来更加光亮、延长存储时间,会对大米进行抛光处理。这一过程虽然提升了大米的外观,但同时也剥离了大米表层的胚芽和米糠,这些部分正是大米中含有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核心所在。
村民感慨道:“我们吃的是粮食,不是装饰品。抛光的大米虽然好看,但营养大打折扣。相比之下,自家种的大米虽然没有那么光鲜亮丽,但更加健康实在。”
▶ 网友热议
——怎么感觉你锅用洗洁精洗没洗干净啊,这么多泡泡。
——小时候在老家煮饭都是在锅里煮到半熟,再把米饭过滤出来用蒸笼蒸熟,滤出来的叫米汤,加点盐或者糖,非常浓稠,米香浓郁,加点肉沫就是婴儿的辅食,现在买的袋装米根本煮不出这种米汤了。
——这个用水压高的水冲的,而且里面碎米多,才这样的颜色,正常水压下,整粒多的米不会这样,吃了三十年自己种的米。
——天哪,好像是真的,小时候洗米都是奶白色水,现在就是清水。
——我家是农村的,自己家里种的米洗出来就是乳白色的洗米水,好像没视频里那么白,但超市买的几乎是透明的洗米水。很多没有地的亲戚都是联系我们买米。那些评论里不相信的朋友,你们是真的没用过原生态的米啊。
▶ 科学解释
专家也指出,大米抛光处理确实会导致一定程度的营养流失,尤其是维生素B1、B2等含量较高的部分。因此,消费者在选购大米时,不妨优先选择“未抛光”或标有“保留胚芽”的大米,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大米的营养价值。
村民的这一展示让不少网友开始反思日常饮食的选择。看完视频,才意识到自己平时吃的大米有多少营养已经被磨掉了!
而大米上面有一个小口,这个小口是大米的“种子点”,也被称为“胚乳点”, 在传统的米加工过程中,胚芽部分会被去除,尤其是在精白米的生产中,因为去除胚芽后,大米外观更加洁白光滑,并且可以延长存储期。胚芽包含着大部分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矿物质和健康脂肪。现代一些“全胚芽米”或者“保留胚芽的米”则保留了这一部分,这样的米也更加有营养。
大米是中国家庭餐桌上的必备主食,但如何选择更健康、更有营养的大米,显然值得每个人深思。毕竟,吃得健康才是生活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