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的行政大楼近日向基辅递交了一份震动乌克兰政坛的矿产合作协议,这份被标注为"战略开发"的文件要求将乌境内所有稀土矿藏、油气资源纳入美乌"共同开发"范畴。根据协议细则,美方不仅拥有项目主导权,还要求资金需即时转移至境外账户,且协议有效期条款注明"无限期延续"。
这份被泄露的协议文本在基辅引发政治地震。总统泽连斯基在闭门会议上罕见痛批:"他们擅自修改了三次草案,现在连能源安全都不再保障。"据总统府知情人士透露,美方谈判代表曾强硬要求乌克兰在48小时内签署协议,这种最后通牒式的外交施压令乌方高层倍感屈辱。
乌克兰最高拉达能源委员会主席波利修克公开质疑:"这分明是披着合作外衣的经济掠夺。"议会内部流传的备忘录显示,美方要求获得矿产项目51%的决策权,同时规定利润分配方案需由美财政部单方面核定。超过四十名跨党派议员联署声明,强调若政府签署该协议将提起宪法诉讼。
面对国内汹涌的反对声浪,乌克兰外长库列巴紧急召见美驻乌大使。但据外交消息源透露,华盛顿方面以"保障军事援助持续性"为筹码,暗示若协议受阻,原定九月交付的爱国者导弹系统可能延期。更令基辅不安的是,五角大楼近日突然宣布暂停对乌军情共享,此举被解读为对矿产协议谈判的战术施压。
观察家注意到,美国务院近期频繁与俄罗斯能源部门进行非正式接触,这种战略模糊性让处于战争状态的乌克兰如坐针毡。前总统波罗申科在电视访谈中警告:"我们的西方伙伴正在能源与军援之间设置选择题,这种捆绑式外交正在扼杀乌克兰的主权。"
随着九月联合国大会临近,泽连斯基团队陷入两难抉择:接受协议可能引发国内政治海啸,拒绝则面临军事援助断流的现实风险。乌克兰国家银行最新评估显示,若美方暂停经援,国家外汇储备将在六个月内耗尽。这场矿产协议风波,正演变成考验乌美战略伙伴关系的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