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龚进辉
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格外激烈,在价格战之外还衍生出公关战、舆论战。为了给卖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大车企纷纷成立法务部,简直成为行业标配。它们针对恶意抹黑、造谣、黑公关、水军等乱象重拳出击,一打一个准,都是厉害的主!
前不久,蔚来对侵权网络账号“互联网料哥”、“Tech大锋车”、“细思极恐的奇闻_”和“不吃鱼的发财猫”,进行报警或采取法律行动。极氪法务部出手也毫不手软,起诉自媒体“车曝台”,该账号一审被判败诉,赔偿极氪30万元。
如今,大家对车企法务部并不陌生,相比之下,手机厂商法务部存在感并不高,甚至误以为它们没有法务部。其实,手机行业竞争激烈程度,一点都不亚于新能源汽车行业,带节奏乱象也时有发生,成立法务部非常正当且必要。它们绝不忍气吞声,该出手时就出手。
我注意到,今年以来,手机厂商法务部不再低调,纷纷行动起来,积极维护自身正当权益。有账号的把账号运营起来,比如小米法务部、OPPO法务部,没账号的开号“出道”,比如vivo法务部。
这两天,vivo法务部、OPPO法务部努力“营业”。前者针对vivo在拼多多平台的经营活动进行造谣和抹黑,将坚决以法律手段维护用户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后者公布某网络水军利用AI工具编造虚假信息损害OPPO产品声誉案件的最新进展,法院一审判处该团伙成员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至一年十个月不等,同时追缴全部违法所得并处以罚金。
事实上,这并非OPPO法务部今年首次“营业”。早在过年期间,尚未发布的OPPO Find N5外观被知名汽车博主陈震泄露,顿时引起舆论热议。彼时OPPO法务部强调,OPPO与内部员工、合作伙伴均签有严格的保密协议,已启动内部调查,并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
没过多久,OPPO法务部再次发声,经核查,事件系王某宇没有严格遵守保密义务,对样机保管不慎所致,OPPO根据保密协议和法律规定对其进行严肃追责,目前王某宇已主动承认存在过失并承担相应的违约赔偿责任。
此外,华为诉自媒体余某某获赔20万,小米起诉自媒体“小蒜苗长”一审胜诉,努比亚起诉自媒体“科技犬建哥”胜诉,这位百万粉博主被判删帖道歉,并赔偿努比亚5万元......不得不说,这届手机厂商法务部一点也不弱,战斗力够可以,维权取得一定成果。
不过,话说回来,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自媒体时代,谨言慎行很重要,因为无论是车企法务部还是手机厂商法务部,都不好惹,这要求自媒体在发声时,应牢记言论自由的边界,不要踩过界、过头了,否则麻烦会找上门,吃不了兜着走。切记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