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族结婚要拜碑

益记录者 2023-02-28 15:33:18

我的家族是在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随着洪洞大移民迁徙到原平市子干乡子干村(崞县大莫村)的,到我已经是第23代孙了。

开仓放粮

从始祖武宁(在原籍)算起,到四世祖武士荣,靠勤劳的双手,已经让家境过得十分殷实,正统年间,天下大旱,民不聊生,吾祖有好生之德,在正统六年,开仓放粮,拯救天下苍生,县志中有大莫义民武士荣捐粟谷助官赈济的记载,乾隆二十二年刻本《崞县志》载:“武士荣,大莫村人,天顺六年大饥,输米五百石赈济,诏立石表门。”光绪八年刻本《续修崞县志》中载:“武士荣,大莫村人,天顺六年大饥,赈米五百石,诏族其闾”。(县志记载有出入,在另外文章中解说)

迟到的旌表

正统刘年开仓放粮,天顺六年接受朱祁镇皇帝旌表,既1441年~1462年,相隔21年,这21年究竟发生了什么,能让皇帝旌表缓缓来迟?

1441年,英宗以宫殿成,大赦天下,正式定北京为京师。

1449年(正统十四年)9月1日因英宗宠信任用宦官王振,亲率部出征,在土木堡被瓦剌部俘虏,历史上称为“土木堡之变”

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兵败被瓦剌俘虏。朱祁钰为监国后,果断地惩处了土木之变罪魁王振的党羽,起用了兵部左侍郎于谦,确立了在朝臣中的威望。为免主少国疑,于谦、王直等大臣奏明皇太后,拥立郕王朱祁钰为帝,尊明英宗为太上皇,次年改元景泰。

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被俘已经一年的明英宗回到北京。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七凌晨四更,石亨、徐有贞等人领军打开长安门,接着迅速赶到南宫,请明英宗复登大位。

正月二十一日(2月15日),明英宗下诏,改“景泰八年”为“天顺元年”。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夺门之变”。

天顺六年(1462年)有司上其事,英宗皇帝敕赐“义官”,季春(春季的最后一个月,农历三月)奉旨旌表“义民官”武士荣,建祠立坊,树碑永记。

輸粟記

碑文《輸粟記》:儒學生贠李昶書丹張璉篆額正統庚申,嵗豊人和,當無虞之際,海宇奠安之時,我朝治隆太平之業,施養民之政,爰命藩臬大臣分布郡邑,置義倉於四鄉,勸富民出粟為賑, ××計其保愛黎元之意×矣。斯世斯民何其幸耶!××義民武士榮××,粟穀千斛輸之於官,無纖介吝嗇之態。既而有司及執政者名聞于(8字磨损)。督其工者則大尹平原劉瓉、贰尹奉符陳公善、範陽張公廉、判簿南交阮公為,相與協恭。光其門庭,究其殷富,自來矣。其三世父行簡,敦德行義,樂善喜施。先大父中泰,克承前志,赒窮卹匱,人無怨言。傅及敬宗,孝友于家,不堕農業,葬死養孤,存心仁恕,由是益廣家資。都鄙赖其保全而無饑寒困苦之患,士榮實有以×其善焉!夫世之人行一善事惜一物命,皆谓之陰德而獲其報。若夫×家之所有以濟眾人之生德之所及,既×而報施之來容有巳乎!士榮誠能以仁義之道終身行之而無倦,曰政曰暠二子遵之而不違,則其慶流後裔嗣積榮昌。天之昭報,不×锱铢,视彼悭吝之徒,孜孜為利,一毫不拔,死×草木同朽者,烏足尚哉!因令尹暨諸公之請,遂不辭而樂為之記云。大明正統六年龍集辛酉秋九月朢日崞縣儒學教諭×張永×譔承事郎崞縣×縣劉瓉迪功郎縣丞陳× 張廉將仕郎主簿邢荘/阮為/史周鐸

因家庙有皇帝颁发的圣旨,所以家庙门前自然有了旗杆,有了下马石——文官下轿,武官下马。

至今,因吾祖士荣开仓放粮受明英宗旌表的历史已经有560载的历史,据外迁口外的族人武和平说,他手里保存着一幅光绪皇帝拨款修缮武氏家庙的圣旨,据老一代人回忆,家庙内原来有三块石碑,其中两块虽然文革时期有损坏,但都找回来了,估计丢失的那一块便是记载光绪皇帝拨款修缮武氏家庙的石碑。岁月沧桑,几经修缮,几经沿袭,武氏子孙结婚时家庙拜碑的优良传统一直延续到今。

拜碑,拜的是什么;一拜祖先:福泽千秋,祖恩浩荡,二拜先祖:以德为本,秉承优良;三拜先父母:忠孝传家,喻嗣不忘。武氏家庙,换做今天,碑便是纪念碑,家庙便是一座纪念馆,大莫村二甲武氏,谨记吾祖开仓放粮拯救苍生之典范,一定要承上启下,在当今社会应认真尽责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尽最大努力让家族众生和睦相处、枝叶繁茂,教育子孙敬老爱幼,热爱公益辈辈相传。

武氏祖训

(一)爱国守法,诚信做人;厚德传家,敦亲睦邻。

(二)德行立命,善行立身;孝敬高堂,跪乳知恩。

(三)父慈子孝,婆善媳恭;夫妻如宾,家和为本。

(四)长幼有序,躬行己分;兄弟情深,子孙相亲。

(五)胸怀远志,书中有金;勤学不辍,敢攀高岑。

(六)重道守义,矜若济贫;施善积德,佑而厚昆。

(七)抑奢禁赌,拒毒戒淫;积谷防饥,惟劳惟勤。

(八)操行忠厚,交友择仁;三省宜勉,四知惟真。

(九)宗祠之重,昭穆所分;晓我宗支,奉祀先尊。

(十)承吾祖德,励我后人;与时俱进,永昌族运。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