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军工推出新款塑料子弹,是铜不够用了吗?今年初解放军在外网被曝光,已经开始大范围装备和使用塑料子弹,此消息一出,立刻引发广泛讨论,有人调侃拿塑料子弹打仗,还有没有杀伤力,不过另外一边,很多人无比震惊发现,就连美国的海军陆战队,也向我们提出了采购申请。解放军现役使用的塑料子弹,全名为12.7毫米高分子材料穿甲燃烧弹,这款子弹其实早就不是什么稀罕物,在2022年的珠海航展上,我们就曾公开展示出这款塑料子弹。从外观上可以看到,所谓的塑料子弹并非全部都是塑料,而是采用了塑料弹壳加覆铜钢弹头组合,子弹的底部依旧的采用了普通子弹使用的钢涂漆。

外界最开始都认为,中国在现役部队中大批量列装塑料子弹,就是为了节省开支,毕竟我国的现役部队,总人数达到了两百万级别,如此大的军队规模,每年需要消耗的子弹数量,都是以亿作为单位。

事实上,最开始我们确实非常担心这个问题,因为我国的铜矿资源储备有限,而制造子弹的最佳材料,恰恰就是铜,一旦开启长时间大规模的全面战争,子弹的消耗量会相当惊人,难免会出现弹药供给不足的尴尬问题。因此我们很早之前,就推出了赫赫有名的覆铜钢子弹,就是在钢制弹壳的表面,喷上一层金属铜,既能够降低铜金属使用量,也能确保子弹达到相应的性能标准。如果是采用了塑料弹壳的情况下,无论是生产成本,还是对铜矿石的需求量,都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压缩。

就是在这个研究框架之下,我国研究人员无意中发现,某种高分子聚合材料,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的反应竟然与黄铜高度相似,随着第一枚塑料子弹成功穿透标靶,过去悬在我国军工产业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至此被彻底摘去,再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利用铜矿石出口问题,向我们施压发难。不过以我国目前的综合国力,似乎没有必要为了省一点子弹钱,就如此大动干戈,换装塑料子弹,这背后其实还有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