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俊昊导演这回把电影拍到了太空里面,说实话我对这个定档消息挺兴奋的,因为这是一个关于普通人为了生存不得不放弃自己身体的故事,让我感觉特别真实又有点难过。
这部电影还没上映我就已经脑补了很多画面,罗伯特帕丁森在飞船上孤独地走来走去,可能得一遍又一遍地死掉又活过来,就好像玩游戏一样不停地读档重来,但这不是游戏而是真实的痛苦。
我总觉得米奇选择成为消耗体一定不是因为想要什么高大上的理想,可能就是因为活不下去了,或者是有很重要的人需要钱治病,在未来社会可能连活着都变得奢侈。
想到这个设定就让人不寒而栗,人类都已经可以把意识上传到云端了,却还在用这么原始的方式压榨劳动力,就像是用高科技来实现最古老的剥削。
华纳找奉俊昊拍这种题材真的很有意思,他最擅长把社会问题包装成类型片,上一部寄生虫讲贫富差距,这一部可能要讲未来世界里人连身体都不属于自己。
罗伯特帕丁森演技其实特别棒,从暮光之城到现在完全变了个人,他特别适合演那种在绝望边缘挣扎的角色,感觉这次肯定又要贡献让人心疼的表演。
我觉得这个故事特别狠,说是科幻片,其实就是在讲现实里那些为了活命不得不做高危工作的人,只是把背景换成了太空,让一切显得更加赤裸和残酷。
电影海报看起来很冷冰冰的,但我觉得故事里一定藏着温度,可能会让我们看到在最黑暗的地方,人性中那一点微弱但顽强的光。
每次死亡都是真实的痛苦,醒来之后还得记得自己是怎么死的,这种设定光是想想就让人心里发毛,不知道导演会怎么处理这种场景。
米奇肯定会慢慢变得麻木,就像我们现在对手机里的各种悲惨新闻越来越无感一样,死亡对他来说可能最后就只是个数字。
但是人真的能习惯死亡吗,就算意识可以重启,那些痛苦的记忆会不会像病毒一样在大脑里扎根,最后把人逼疯。
我突然想到,如果可以反复重生,那人还会珍惜生命吗,会不会变得更加鲁莽,或者干脆把死亡当成逃避现实的方式。
看预告片的时候我就在想,那些给米奇下达任务的人,他们把这些可以重生的人当成什么,是工具还是消耗品,还是干脆就是一串数据。
飞船上应该会很孤独吧,不知道米奇会不会遇到其他像他一样的消耗体,他们会不会互相理解,还是因为竞争变得冷漠。
我很好奇电影会不会告诉我们米奇为什么要接受这份工作,是不是像现在很多人一样,不是因为喜欢,只是因为没得选。
奉俊昊的电影总是能让人看到希望,即使是在最黑暗的故事里,也会有那么一点让人感动的东西在闪烁。
听说现在真的有公司在规划火星移民,但是谁会去呢,肯定不是我们这些还在为房贷发愁的普通人,太空可能也会变成富人的游乐场。
科技发展这么快,但是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好像越来越大,有人已经在想怎么移民火星了,有人却还在为下顿饭发愁。
米奇这种人就像是未来版的打工人,只不过工作地点从工厂和写字楼变成了太空,但本质上可能比现在还要悲哀。
我觉得电影一定会有很多很棒的太空场景,但重点应该不是这个,而是要让我们看到在这些炫酷的特效背后,人性的扭曲和挣扎。
太空殖民听起来像是人类的新篇章,但如果建立在压榨和剥削的基础上,那和地球上的历史又有什么区别。
从预告片能看出来,整个飞船的设计都很压抑,可能是想表达这不是什么浪漫的太空冒险,而是一个关于生存的残酷故事。
我很期待看到导演会怎么处理太空场景,他一直很擅长用画面来表达情绪,应该会让观众感受到那种漂浮在宇宙中的孤独感。
这可能会是一部让人看完后久久不能平静的电影,因为它讲的不只是未来的故事,而是映射了我们当下的现实。
我突然想到一个特别可怕的问题,如果以后真的可以把意识上传,那人类的灵魂到底归谁所有,是不是也可以像商品一样买卖。
科技的发展好像总是在不断挑战我们的道德底线,就像克隆技术一样,可以造福人类,但也可能带来灾难。
这部电影感觉会引发很多关于人性的讨论,尤其是在现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是不是也在慢慢变得不像人。
奉俊昊应该会在电影里埋很多暗线,可能有些画面表面看起来很平常,但其实都是在暗示更深层的含义。
我觉得最后米奇可能会做出一些改变现状的事情,但不会是那种英雄式的革命,而是更现实更让人心酸的选择。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现在很多送外卖的人,他们也是在用身体换取生存的机会,只是没有重生的特权。
希望这部电影能让更多人看到,在科技发展的光鲜外表下,还有多少人在用生命在垫路。
看完预告片我就在想,如果让我选择,我会不会为了生存而放弃自己的身体,这个问题可能没有标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