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S到底是如何把战争引到离 婚3年多的汪小菲身上的?
今天看到这样一条新闻,不禁让人唏嘘。
一位知名作家发表了一篇大胆而发人深省的短文,设想了曾经发生的故事如果倒转过来,场景会是什么样子呢?
设想的情景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当年是已经离婚三年的汪小菲和他的母亲张兰,带着身体不适的大S出国旅游。
照片中显示的是大S趴在汪小菲身上,嘴唇发紫,而随后大S被救护车拉走并且被强行出院。
如果汪小菲和张兰在隔壁房间彻夜狂欢,而大S在自己的房间里与死神斗争,最终不到72小时便离开人世,那么张兰和汪小菲会得到同情吗?
会有人因为他们是家属而不追究原因吗?
会因为大S生前的低调而放过他们吗?
答案很显然是不会的。
不仅不会,极有可能麻六记门店会被砸得稀巴烂!
事情的起因是在1月29日,S一家人从台北飞往樱花国(即日本)。
当时大S已经显得不太舒服,小S作为妹妹为什么没有及时阻止呢?
同一天的下午,大S还带着感冒的身体去泡温泉,这在很多人看来无疑是在拿自己的健康开玩笑。
小S作为已经有三个孩子的母亲,应当很清楚感冒不能泡温泉,为什么不劝阻姐姐呢?
更加令人担忧的是,1月31日,大S被救护车带走并确诊流感,本该好好休息的她次日却被强行出院了。
小S在这一刻为什么没有做出应有的安排,没有包机将大S送回台北,哪怕是为了她的健康和安全,这都是应该的啊!
到了2月1日,在东京他们为什么不带大S去大医院检查呢?
更让人费解的是,在姐姐身体不适的情况下,小S和妈妈竟然还去参加聚会。
这一系列的行为让人难以理解。
大S去世之后,小S没有对公众详细说明情况,仅凭一份报告称她因流感去世的声明就试图平息一切。
而对于大S半夜与病魔斗争,小S和黄春梅跳舞的事情却只字不提。
显而易见,S家人心知肚明他们在大S病故中有哪些过失和失责,但他们选择沉默,不作解释。
在公众对S家质疑声不断加大的时候,S家人选择了沉默。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大S去世的第四天,小S竟然出乎意料地将矛头指向了汪小菲,大骂他。
这种操作显得格外激烈,似乎有意将火力引向汪小菲。
或许S家人意识到,公众需要一个情感宣泄的出口,而他们不希望这个出口是自己家人。
因此,S妈突然删除了她和光头之间所有的合影,这个举动现在回想起来,可能就是为了转移公众的视线。
事情的发展并没有如他们预料的那样,汪小菲意愿表达对大S的痛惜之情,但这也使他更容易成为公众讨论和批评的焦点。
尽管在大S去世的消息刚出来时,张兰暂停了公司所有的直播,并在网上发布了一份体面的声明。
不过,这种体面也就到此为止了。
谁知道汪小菲会淋雨回家,之后又出现包机事件,他直接成为了舆论焦点。
毕竟他们的分离和相互指责已经持续了三年,双方都有对错,只是现如今有人去世了,这使得去世一方成为了更弱势的一方,而张兰和汪小菲自然成为人们倾诉怒火的对象。
一家人出游,安排许多娱乐节目本是合情合理的事,然而如果在一个房间里灯红酒绿、欢歌笑语的同时,另一个房间里有人躺在病床上等待死神的来临,这画面怎能不让人心寒?
无论再多的解释和言辞,显然都难以洗白这些事情。
小S是如何把战争引导到离婚三年多的汪小菲身上的?
关键在于导流公众注意力。
作为公众人物,无论是S家还是汪小菲,显然都深知一旦失去了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后果不堪设想。
汪小菲在痛失亲人的悲痛之下,孤注一掷,希望能够获得理解和同情,但却因为连续的失误和不当举动使得自己成为了舆论漩涡的中心。
不能因感情失效而轻视对生活的责任,尤其是在涉及生命安全的关键问题上,每个环节都不容忽视。
大S的去世给家人乃至公众都留下了难以抹去的痛苦,但生活还要继续。
希望在痛定思痛之后,大家都能从中汲取教训,不再让类似的悲剧重演。
这起事件让人深思:在重大问题面前,公众往往寻找一个宣泄口,但我们更需要用理性和务实的态度去面对、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单纯地通过指责和破坏来寻求一时的心理安慰。
希望大家能够在理性的基础上,对事件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反思,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