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在庐山会议上彭老总遭受错误批评,被扣上了“帽子”,曾经与彭老总一起抗美援朝的邓华对此不满,站出来为彭老总说话,可不仅没起什么好的作用,反倒是邓华也被认为是“同伙”,被扣上了“帽子”。
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邓华协助彭老总指挥了第一次到第五次战役,后来他还担任过志愿军的代司令员兼政委,在金城反击战胜利之后,邓华正式出任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他为抗美援朝的胜利立做出了贡献。
然而在庐山会议之后,不仅彭老总被免去了职务,邓华也被免去了职务,就连工资也停发了,一时间让邓华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一家人只能靠妻子的工资生活,算是能勉强维持日常开支。
邓华闲居在家中,昔日的一些亲友担心受到影响,不敢贸然上门,邓华家中是门可罗雀,成为了“孤家寡人”的邓华心情很是郁闷,时常抑郁寡欢,也没有人能倾诉心中的委屈。
好在1960年的时候出现了转机,邓华被重新安排工作,中组部调他到四川担任副省长,主要负责农业建设方面的工作,虽然是离开了军队,但是能继续为国工作,邓华也十分高兴,他欣然前去上任。
邓华抵达四川之后,受到了时任四川书记李井泉的热烈欢迎,李井泉特地设宴迎接邓华,在席间还劝勉和安慰邓华,自庐山会议之后,李井泉还是第一个如此关心和安慰邓华的人,这让他十分感动。
之后在四川的日子里,李井泉对邓华多有关心,还多次站出来帮邓华解围。当时由于邓华的问题还没有搞清楚,不少同志对邓华是心存芥蒂的,在开会的时候也多次对邓华出言不逊。
为了不激起矛盾,邓华并没有站起来反驳,也没有解释,只是默默承受着别人的讽刺和批评,好在有李井泉及时解围,才避免了事情进一步扩大,面对李井泉的维护,邓华在心中十分感激。
除了李井泉,第二个对邓华施以援手的人是贺炳炎,其时任成都军区司令员。贺炳炎经常登门拜访邓华,询问他生活和工作中有什么难处,主动为他排忧解难,可惜两人的友谊没有持续多久。
1960年7月1日,贺炳炎不幸病逝了,邓华听闻噩耗不禁潸然泪下,他含泪参加了贺炳炎的追悼会,送别了老友最后一程。在后来的日子里,邓华在四川的处境一直不算好,不过他坚持下乡搞调查,为四川的发展出力。
1973年,秦基伟调任成都军区司令员,他和邓华是老相识了,两人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是再熟悉不过的战友。秦基伟刚上任不久就主动宴请了邓华,席间两人回忆抗美援朝那段峥嵘岁月,相谈甚欢。
1974年,成都军区和省委联和召开一次军政会议,秦基伟看见邓华独自坐在一个角落里,便主动请他上台就坐,用实际行动表明对邓华的关心和支持。在秦基伟的关心下,邓华的处境好了许多。
1975年,秦基伟调到北京工作,临别之际他在电话中鼓励邓华要坚持下去。后来在秦基伟等人的努力下,邓华在1977年得到了正名,他被调回北京工作,出任军科院副院长。1980年7月3日,邓华在上海病逝,享年7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