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根本就不懂我”
“你们能不能别管我”
“你们能不能尊重一下我的感受”
“你们的眼里就只有学习”
……
可能你会感叹
“为什么我的孩子那么不让人省心?”
也可能会认为
自己与孩子之间存在
不可逾越的“代沟”
但或许只是“亲子沟通”出现了问题
周四话健康不见不散~
时间
11月30日(周四)9:00-10:00
地点
河北医大一院
5G医技病房综合楼1楼健康讲堂
讲者
临床心理科杨佳佳老师
讲课内容
《孩子,让我如何理解你?》
亲子沟通的重要性
家庭对青少年儿童的成长发展很重要,家庭教育一直是教育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等极为关注的焦点。在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决定着他们教育的成败。
而父母教育子女的最基本形式,就是与孩子进行沟通。亲子沟通是家庭教育的基础,明晰亲子关系的问题,掌握一些沟通处理方法,不仅有利于家庭和谐,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还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亲子沟通中的常见问题
1、只表达不倾听 ✘
很多父母将沟通看作是单方面的——家长讲,孩子听,一味将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强加给子女,不允许孩子进行反驳,甚至将子女自主的表达看作是忤逆自己的行为,将其归因为青春期叛逆等,不会认真倾听子女的表达,了解子女的情感需求。
2、沟通≠重复式的言语说教
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进行沟通时,家长以“重复式的说教”为主,给孩子的感觉则是不停唠叨,引起逆反心理。沟通效果可想而知。
3、泛泛而谈 ✘
“你这孩子不太讲卫生”--哪方面卫生?
“你这孩子习惯不行”--哪种习惯?
大部分父母习惯:语重心长,泛泛而谈。因而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比如,“习惯”包括方方面面,孩子不知道改什么、怎么改。这样空洞的教育是无效的,也是无益的。
4、强硬措辞 ✘
“你应该”“你必须”
“你要”“你不能”
许多父母和孩子交谈时,常常只顾自己“畅所欲言”,喜欢使用强硬的措辞,没有孩子商量回旋的余地。时间一长,孩子渴望交流的意愿便会被压抑,逐渐发展为避免沟通。
5、不停打断,“趁热打铁” ✘
许多父母不善于把握与孩子进行沟通的时机。当孩子专注地做一件事时,有些家长会时不时地与孩子交流;或者当孩子刚接受了批评,心情还未平静,家长以“趁热打铁”为原则,去与孩子沟通。这样的结果,只会导致孩子抗拒和不满。
6、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
孩子的模仿能力非常强,父母如果不注重自身的修养,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却做不到,即使要求孩子千万遍也不会产生明显的效果,有时反而会使自己处于尴尬的境地,孩子会反问“你为什么做不到”。
7、缺乏信任 ✘
当家长发现孩子身上的缺点时,一味批评、指责、埋怨孩子,即使孩子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父母也总认为孩子做得不对,难以改变了。孩子会认为父母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慢慢也失去信心,也就不想改变了。
破译沟通密码
——如何正向沟通
1、更新教育观念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现代家庭教育要求父母尊重孩子的个性和自尊心,不随意否定孩子的言行,正确对待孩子的错误,进行赏识教育。
2、重视孩子的需求(尤其是心理需求)
仅让孩子吃饱穿暖≠尽责。除了满足基本物质层面的需求,还有精神方面:亲情、友情、社会交往、求知探究欲……
有学生说到“我们同学要一起出去郊游,和同学都说好了,可父母就是不让去,非要我在家呆着。”
这种行为上的约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子女的心理上要求交往、集体活动等的需求,无疑遏止了子女的发展和社会适应。
3、学习和子女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最首要的是学会倾听:①专注;②移情;③接受;④对完整性负责的意愿。
使用积极的目光接触;展现赞许性点头和恰当的面部表情;避免分心的举动,以防遗漏一些孩子想传递的信息。
4、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子女
对于青春发育初期的初中生来说,父母更应该创造一个宽松、自由、平等的环境,在思想上把孩子看成自己的朋友,摒弃教育者的姿态,与子女平等对话,不要急于评判,而应提出问题让孩子思索,允许孩子保留自己的观点。沟通的关键不是判断观点的对错,而主要在于倾诉和疏导。
5、沟通形式、方法多样化
当父母一时还无法和孩子讲清楚或是孩子拒绝听时,不妨把所要表达的意思写出来。书面表达的方式,加重了自身的份量,也容易使子女接受或倾听父母的意见或建议。
6、争取和子女相处的机会
想做孩子的朋友,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和孩子交流,促进双方的了解。进行沟通不一定非要选择大块的时间,可以在工作生活的间隙。比如吃晚饭的时候与孩子交谈些彼此生活上的经验,选择一些愉快的话题;陪孩子一起看电视的时候,与孩子讨论节目内容,引导孩子表达他们的想法……
7、注重情感沟通
对子女以诚相待,热爱、尊重、信任他们,建立融洽的、宽松的、和谐的亲子关系。
有进步的时候,要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有挫折的时候,要多关心、帮助、引导,这样,才能沟通情感,增进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近感。
杨佳佳
临床心理科心理治疗师
河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实践导师。擅长:情绪问题,婚恋问题,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的干预与治疗。
来源:杨佳佳
编辑:刘丹杨
责编:刘英志 叶美彤 宋永朝
监制:王 静
崇德精术 博医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