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修行的漫漫征途中,禅宗公案既是禅师之间的机锋相对,也是旁观者的灵光一闪。这则公案围绕着江西马祖道一禅师和般若寺住持南岳怀让禅师展开。
年轻的马祖道一禅师一心向佛,彼时他在般若寺参学。他常常在佛殿中安静地打坐参禅,那是他寻求佛法真谛、追求成佛之道的重要修行方式。
一日,他又如往常一般在佛殿内打坐,怀让禅师缓缓走来,轻声问道:“你在这里做什么?”道一禅师平静地回答:“打坐。”怀让禅师又问:“打坐做什么?”道一禅师语气坚定地说:“成佛。”怀让禅师微微皱眉,继续追问:“打坐怎么能成佛呢?”这一问,宛如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道一禅师顿时语塞,他不知如何回答,心中虽有疑惑,但又不想被打扰,便不再理会怀让禅师。
然而,怀让禅师深知道一禅师是可造之材,有心点化他。只见怀让禅师在寺院的角落里寻了一块砖头,然后默默地走到道一禅师的身旁,开始认真地磨起砖来。第一天,砖头在怀让禅师的手下发出沙沙的摩擦声,道一禅师虽听到了,却并未在意。第二天,那声音依旧持续着,道一禅师心中渐渐升起了好奇。终于,他忍不住问道:“喂!你在磨什么?”怀让禅师头也不抬地回答:“我磨砖头啊!”道一禅师更觉奇怪,追问道:“磨砖头做什么?”怀让禅师平静地说:“要做镜子。”道一禅师一听,不禁笑道:“砖头怎么能做成镜子呢?”
这时,怀让禅师停下手中的动作,注视着道一禅师的眼睛,缓缓说道:“磨砖不能作镜,打坐又怎么能成佛呢?”道一禅师听闻此言,心中大震,如醍醐灌顶。他赶忙再问:“老师!那怎么办呢?”怀让禅师微微一笑,耐心地解释道:“这就好比以牛拉车,假若车子不走,你是打车,还是打牛呢?”道一禅师听后,顿时如拨开云雾见青天,心中豁然开朗。
原来,这里的牛车代表的是“身体”,而牛象征着“心”。这深刻地启示着人们,仅仅依靠身体在那里枯坐是无法真正领悟佛法的。成佛之路,关键在于心性的修行,在于见性成佛、直指人心。禅,并不拘泥于坐卧的形式,而是在内心深处对佛法的体悟与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