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业界如何浇灌智能医疗之花?

海峰科技有话聊 2024-04-30 22:12:52

文/黄海峰的通信生活

当下,智能化之风已吹遍生活的每个角落,成为千行百业蓬勃发展的新引擎。

其中,医疗作为社会的基础产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医疗行业智能化步伐日益加快,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那么,在这场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医疗行业会驶向何方?面临哪些挑战?谁将成为支撑医疗行业智能化大厦的坚实基石?

举目眺望:医疗行业吹来智能化东风

探寻行业发展,如同拨云见日,需细心洞察其趋势。据《2023-2027全球数字医疗产业经济发展蓝皮书》,2022年全球数字医疗市场规模为2110亿美元,2023—2030年将以18.6%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至8092亿美元。

医疗行业智能化发展正成为行业发展趋势。医疗行业在迈向智能化时,行业沐浴在怎样的风向中?

我们可以从国家政策,以及技术发展两个维度感受到医疗行业吹来的智能化东风。

一方面,在国家政策层面,多项举措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医疗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比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要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趋势,推进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也提到,要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体系建设,推进基于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的医疗健康大数据开放共享、深度挖掘和广泛应用。

国家出台的《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1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鼓励智慧医疗、智慧养老发展,提升公共服务效能。

IDC中国高级研究经理肖宏亮告诉笔者,中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正在借助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重塑,从而提升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在技术维度,云计算、大数据、大模型等技术的蓬勃发展,为智能医疗的落地插上了翅膀。

云计算的崛起,使得医疗服务体系能够借助集约式建设模式快速搭建,实现普惠医疗的愿景。大数据的互联互通,则如同破冰之船,破解了异地就医等难题,让医疗服务更加便捷高效。大模型技术的应用则可实现患者病历、医学影像、实验室检查结果等海量医疗数据的快速处理,更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患者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洞察秋毫:医疗智能化之路布满荆棘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句来自李白蜀道难的诗句,让我们感受到前行之路的艰难。医疗行业通往智能化的这条道路,同样布满挑战与荆棘。

通过调研和交流,我们发现,医疗行业走向智能化,面临数据、联接、效率、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挑战。

首先,在数据方面,医疗行业数据迎来爆发式增长。医学行业数字化的新技术、新场景和新应用正在带动医院数据量暴增。据IDC发布的《数字宇宙驱动医疗行业数据增长》报告显示,医疗行业数据量每年以48%的速度增长,很多大型医院的数据积累已达PB级。

其次,在联接方面,医疗行业需要稳定、高效的联接方式。海量医疗设备需要互联互通,并通过高品质联接有效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据2022 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2年,中国医院数量已经多达3.7万家,床位数为975万个。按照每个床位6个信息点位来计算,医疗设备联接数将突破6000万个,海量的联接无疑也给联接的效率、质量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医疗行业的智能化需要实现各种设备和系统的联接。这一过程还面临设备兼容性差、数据传输不稳定等联接问题。

再次,在人工智能方面,人工智能对算法提出更高要求。随着算力的不断突破,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大模型算法识别等人工智能应用,已在医疗行业加速落地。

比如,在药物研发中,人工智能可预测临床试验的结果和新药的潜在副作用;在健康检测中,人工智能可实现患者在家中持续进行健康监测和评估;在手术中,AI可以驱动机器人在手术中帮助医生,提供精确和微创的手术操作……

尽管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其实际应用仍面临如算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等技术难题。

最后,在网络安全方面,网络安全问题如同一只隐形的黑手,时刻威胁着医疗行业的安全。网络安全正成为医疗行业面临的新难题。据Check Point发布的《2022网络安全年中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与2021年相比,医疗行业遭受的攻击增加了69%,在所有行业中增幅最大。

这些威胁不仅可能导致患者隐私泄露和信息被滥用,还可能严重干扰医疗服务的正常运行。

寻踪觅迹:如何开启医疗智能化未来

医疗行业在通往智能化道路上面临如此多的挑战,行业该如何支撑起医疗智能化未来?谁又能成为医疗行业智能化转型的赋能者?

笔者深信,实现医疗行业的智能化,需与产业伙伴共奏策略、技术与创新之华章。放眼业界,华为正展现出这样的卓越能力。

在近期的第21届华为分析师大会上,华为以“全面智能化,跃升数智生产力”为主题,规划全面推动医疗等行业智能化。

在策略方面,华为积极助力医疗行业实现智能化,注重与全球医疗机构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分享经验和技术,推动全球医疗行业的智能化发展。

产业发展,标准先行。华为积极推动医疗行业标准化建设。比如,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AIIA)第十一次全会”期间,华为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产业伙伴,发布《医疗健康行业大模型总体技术要求第一部分基础设施》标准,为医疗机构及信息化企业的大模型基础设施建设指明方向。

至今,华为已与全球超过3300家医疗合作伙伴携手合作,服务于11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超过5000所医院和医疗机构,共同书写智能化医疗的新篇章。

在技术方面,华为凭借在数据存储、人工智能等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为医疗行业智能化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面对医疗行业数据存储、效率等多重挑战,华为推出的存储设备和技术,为医疗行业构建了高效、安全的数据存储体系。例如,华为推出的基于分布式架构的OceanStor Pacific系列产品,可实现敏捷扩展,轻松应对医疗过程中海量数据增长。

同时,华为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的深度应用。比如,在医药研发方面,华为云提供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并基于此推出盘古辅助制药平台,一站式功能支持,平台简单易用;在临床研究方面,华为将NLP大语言模型引入了医疗领域,构建了全新的盘古医学大模型。

在创新方面,华为不断推陈出新,发布了智慧院区、医技数字化、智慧病房、智慧健康城市等诸多解决方案。

以医技数字化解决方案为例,在医学影像场景,依托“ 全光网络 + 存储 + 云平台 + 智能交互 + 远程会诊 ”整体架构,实现智能预读,智能分级和无损压缩等能力,带来2500张影像数据秒级上传,图像读取0时延体验,具备“极致效率、极致成本、极致安全、极致服务”四大优势,为医学影像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打造的智慧病房解决方案则利用5G、物联网、Wi-Fi技术,打造“三网 合一”的全无线物联网,实时自动化采集临床数据,提供多维度数据支撑电子病历填写、疾病预警等业务,实现医疗设备数据互联和精细化运营管理,为病患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医疗服务体验。

华为更是借助自身在终端行业的深厚积累,以及庞大的鸿蒙生态,构筑起智慧病房智慧产品体系。比如,华为依靠开源鸿蒙生态,为患者提供了手表等多种智能穿戴设备,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等关键生理指标,帮助医护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

华为还联合伙伴提供输液监护、资产管理、婴儿防盗、人员定位等医疗物联网应用提升医护的移动护理体验,助力提升医院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

笔者观察:深耕场景,华为成智能医疗真正赋能者

华为在助力医疗行业智能化过程中,基于自身领先的技术积累,甘做赋能者,与产业伙伴携手奏响策略、技术与创新三重奏。

这份躬身入局的谦卑,也让华为在医疗行业竖起智能医疗行业标杆。

据悉,华为携手深圳市龙岗区卫生健康局,构建了区域医学影像平台。通过该区域医学影像平台,龙岗区12家医院实现医学影像数据互联互通共享,影像报告一键调阅、跨院检查互认,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携手华为等产业伙伴,通过华为OceanStor Pacific分布式存储,实现了200倍存储性能提升,全基因组分析流程时间从传统的24小时缩短到了7分钟。

华为还助力武汉亚心总医院通过打造智慧病房,迈向智慧医院,实现患者满意度提升30%,资产利用率提升50%,医护工作效率提升60%。

除中国外,在海外,华为也持续助力智能医疗发展。在德国,埃森大学医院采用华为OceanStor Dorado全闪存存储,有效整合存储资源,助力医生快速准确分析医疗数据,优化医疗决策。华为先进技术如NoF网络、双活镜像和智能芯片组等,使医院IT系统实现超30万IOPS和低至0.3ms时延,高效处理大量医疗数据,最终提升医疗系统数据处理的准确性、高效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法国的图卢兹大学医院,华为以其OceanStor Dorado全闪存SAN&NAS一体化双活解决方案,为医院的HIS、PACS、EMR等核心业务注入了强劲动力。运行短短六月,设备便展现出超凡性能,平均读时延锐减至0.8毫秒,写时延更是达到惊人的0.144毫秒,数据缩减比高达4.468:1,成本效益显著。这一方案不仅提升了医疗服务的效率与可靠性,更彰显了华为在医疗信息化领域的卓越实力。

红梅傲骨迎春归,翠竹青松映日辉。我们期盼业界同仁共襄盛举,以智能医疗为舟,在医疗行业数字化浪潮中乘风破浪,助推国家健康中国战略稳健落地,加速医疗行业智能化进程,共筑人民健康之基,让智慧医疗摩天大厦屹立于华夏大地。

0 阅读:0

海峰科技有话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