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资40亿修建的三门峡水坝,为何不受陕西人民待见,还要求拆除?

文君侃历史 2024-08-02 16:23:07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黄河中下游建成了“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体系。

今天的主角“三门峡水库”,就是“上拦”工程之一。

耗资将近40亿元修建的三门峡水库通过调节黄河水位,有效减轻了下游地区的洪水压力。

但在防洪成绩硕果累累的同时,要求将其拆除的呼声却接连不断。

这位“黄河防洪功臣”,究竟为何让人又爱又恨?

对于陕西人民而言,他们在三门峡水库的影响下,又面临着什么样的难解困境呢?

“万里黄河第一坝”的含金量有多高?

三门峡大坝作为我国在黄河干流上兴建的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无疑是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据估计,三门峡大坝在建造过程中耗资40亿人民币,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新技术。

三门峡大坝的第一个作用,就是充当防洪“挡箭牌”。

“防洪”是修建三门峡大坝的首要目的之一。

它控制了黄河流域面积约68.84万平方公里,占全流域的91.5%,需要承担的责任也是其他水库难以比拟的。

三门峡水库通过合理调动,多次有效削减洪峰。

比如在众所周知的1982年黄河大洪水期间,三门峡水库通过“滞洪”,实现错峰,大大减少洪灾损失。

除此以外,三门峡水库还承担着防凌、灌溉、发电等多重责任。

它为下游地区的农业灌溉提供稳定水源,促进当地农业发展,解决了河南、山东等地的用水难题。

同时,大坝的发电功能也在最大限度上满足了当地的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的用电需求,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此外还有显著的生态效益:水库附近因蓄水形成湿地,为多种动物提供栖身之所,保护了生物多样性。

将三门峡水库的优点逐个分析完毕后,这个共和国成立至今“履历丰富”的元老级水库似乎无论如何都“罪不至死”。

但令许多人没想到的是,一个在建造初期就被忽视的设计漏洞,经过逐年累月地酝酿后,正在寻找一个集中爆发的契机。

因此带来的灾难,将比人们想象中更加“贻害无穷”。

“泥沙淤积”来势汹汹,多年心血险些毁于一旦

三门峡大坝的工程缺陷有一部分历史原因:彼时新中国聘请的苏联专家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黄土高原的地质地貌,因此忽略了可能出现的泥沙淤积问题。

我们都知道,黄河的泥沙含量比较大,而三门峡大坝的建设阻碍了黄河的自然流动,导致大量泥沙淤积在上游地区——也就是陕西省境内。

泥沙淤积导致河床抬升,形成地上悬河,哪怕是少量雨水,也会引起水患,甚至直接威胁陕西省会西安市的安全。

据统计,长期的泥沙淤积使三门峡水库的泥沙含量急剧上升,到1962年时,泥沙含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十五亿三千万吨。

泥沙淤积最直观的危害之一就是土地盐碱化。大片良田被水淹没,导致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为农业带来巨大损失的同时,还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由此,居民对三门峡大坝的不满情绪产生了“连锁反应”:

原本他们就面临着土地征用、拆迁等问题,加上泥沙淤积导致的水患肆虐,导致居民对三门峡大坝的反对态度变得越来越强烈。

在公众舆论的影响下,部分专家学者也提出了“要将大坝拆除”的建议,试图在平复民众情绪的同时,减轻三门峡大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难道功勋卓著的三门峡大坝真的走到了生命尽头,且“药石无医”了吗?

绝处逢生

泥沙淤积并非“绝症”。面对愈发积重难返的泥沙淤积问题,相关部门出台的多种举措可以说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首先是最简单粗暴的办法:改建。

怎样改建?第一点就是增建排沙设施。三门峡大坝至今已经历过多次改建,比如在大坝左岸增建泄流排沙隧道,再将部分发电引水钢管改为排沙管。

泥沙可走的“通道”多了,大坝的排沙能力自然也就增强了。

第二点是打开施工导流底孔。在三门峡大坝后续的多次改建中,原1至8号施工导流底孔被打开成为泄流排沙孔,大坝的排沙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其次,三门峡大坝同三峡大坝一样,也采用了“蓄清排浑”的处理方式。

所谓蓄清排浑,就是在河水流量较大的汛期,当黄河携带大量泥沙气势汹汹赶来后,及时降低水位,并打开泄流排沙设施,使含沙量大的水流由此排出。

等汛期一过,黄河中泥沙含量逐渐降低,此时三门峡大坝再开始蓄水作业,留在库区的就多是含沙量较少的“清水”了。

“蓄清排浑”措施既能减少泥沙淤积,又不耽误大坝发挥防洪、发电、灌溉等作用,可谓一举多得。

最后,三门峡大坝面对泥沙淤积还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

比如调水调沙:三门峡水库将和自己多年的“好兄弟”小浪底水库合作,通过联合调度进行调水调沙,下游河道的生态环境因此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此外还有最朴素的解决办法:定期清理。三门峡大坝会对库内的淤积物及时进行清理,通常有人工和机械两种方式。

这样一来,淤积的泥沙或砂石无处遁形,纷纷被清理出库区。

经过这一套“组合拳”,三门峡水库终于起死回生,拥有了面对未来更多挑战的底气,水库的长期安全运行也得到了保障。

结语

综合来看,虽然三门峡大坝造价高昂,但我们不能忽视它在防洪、发电、灌溉等方面带来的综合效益,其存在仍是利大于弊的。

在发展过程中,三门峡大坝曾不可避免地走上过“弯路”,好在相关部门和专家们的努力使其“及时止损”,重回正轨。

相信在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三门峡大坝还会继续在“黄河第一坝”的岗位上坚守,为我国水利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耿长友.试论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决策的经验教训[D].华中科技大学,2005.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大事记[C]//中国水利学会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委员会.黄河三门峡工程泥沙问题研讨会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06:22.

0 阅读: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