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白宫班底联手演戏做局,让泽连斯基钻入圈套,最后坐收渔利

明白话读趣事 2025-03-03 16:43:18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媒体报道,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迈克·华尔兹对媒体称,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发生激烈争吵后,他告知当时“仍在争辩”的泽连斯基是时候离开白宫时的情景。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和其他高级官员当时“几乎一致建议特朗普总统,在白宫发生那样的侮辱后,我们无法看到(事情)如何继续推进,任何进一步接触只会从这一刻开始倒退”。于是,华尔兹随后被派去传达不再欢迎泽连斯基的消息,接着便是泽连斯基连一口午饭都没吃就被轰走了。

在被问及泽连斯基是否意识到发生了什么时,华尔兹说,“不,他没有。坦率地说,他的团队意识到了。他的大使和顾问几乎——我的意思是,他们几乎都流着泪,希望这件事能继续推进。但泽连斯基仍在争辩”。另外,美乌领导人前一日在白宫激烈争吵的镜头传回乌克兰时,民众感到愤懑,“这是一场噩梦,更糟糕的是,美国现在背叛了我们”“美国人欺骗了乌克兰,“我们中了他们的圈套”。不断有民众来到独立广场向“失踪”和“战死”的乌军人献花、默哀,一些人在广场上哭泣。

在特朗普和泽连斯基在镜头前上演了一场引人注目的争吵之后,另一位领导人在大洋彼岸决定进行“最后一搏”。他就是英国首相斯塔默,他很快在伦敦拿起电话,试图说服美国和乌克兰总统回到谈判桌前,但仍遭到白宫政府的拒绝,称需要时间冷静一下。于是,斯塔默又把泽连斯基邀请到唐宁街进行安抚式找补。到访的泽连斯基说,要用“俄罗斯的钱”还债。另一名欧洲官员表示,特朗普政府私下明确表示,希望泽连斯基公开道歉,以修复关系。

今天,我想说说我的个人浅见,尽管对白宫政府的霸权、威慑、傲慢、无礼的行径而气愤,但是,我们不得不高度警惕“反复无常必有妖”的诡计。大漂亮国有赤裸裸的战争掠夺他国利益的众多前科,也不乏使用阴谋手段霸占他国利益的历史佐证。加之地产商出身的特总,在这个方面那简直是认钱不认理。所以,在白宫椭圆办公室里,其实是上演了一出堪比真人秀的“政治撕笔战”。

在这场闹剧背后,分明是美国精心设计的“离岸制衡”剧本——用泽连斯基的“政治素人”属性当棋子,挑动俄欧内斗,最终让山姆大叔坐收渔利。 演给世界人民看(尤其是欧洲和俄罗斯得注意),欧洲和俄罗斯斗得越厉害,美国越能收获最大利益。他们可以吃掉欧洲财富,吞并乌克兰土地及资源,真正削弱俄罗斯,真可谓一石三鸟。而泽连斯基呢,可能仅仅是为了过民意这一关,从而上岸保命。

美国提出的矿产协议堪称现代版“农夫与蛇”:乌克兰需将未来稀土矿收益的50%注入美主导基金,却连基本的安全承诺都懒得写进合同。特朗普赤裸裸地表示:“我们给了你3500亿美元,现在该你出血了!”仿佛乌克兰的战火是华尔街的印钞机,而泽连斯基不过是来白宫“领救济”的一个乞丐而已。更讽刺的是,美国一边要求乌克兰“冻结冲突”,一边却暗中推动F-16军售,让泽连斯基陷入“继续打下去会输,停战更没活路”的死循环之中。

而泽连斯基的“政治情商”偏低,有着情绪化白纸的致命伤,就连他身边的人都哭了,他仍在争辩。这位被西方媒体捧上神坛的“战时总统”,在关键时刻暴露出令人咋舌的政治幼稚。他当众怒怼特朗普“不尊重美国”,却忘了美国从俄乌冲突中获得的“战利品”:欧洲资本逃往华尔街、美元霸权再巩固、军工复合体赚得盆满钵满。更荒诞的是,他坚持“不与普京妥协”,却连协议文本都未细看——俄罗斯控制的矿区如何开采?美国凭啥“保障收益”?这种“为反对而反对”的姿态,活脱脱是政治版的“头铁玩家”,只顾着在镜头前塑造“硬汉人设”,全然不顾国家沦为大国博弈的棋子和牺牲品。

难怪很多网友发帖称,泽连斯基是可怜,但一点不值得同情。在他被赶出白宫后,欧洲政客们纷纷跳出来“声援”,马克龙、朔尔茨争相表态“乌克兰不会孤单”。但明眼人都看得出,这场争吵撕碎了跨大西洋联盟的遮羞布。美国用乌克兰的鲜血浇灌欧洲焦虑,逼迫欧洲追加军费、购买高价天然气,自己却趁机收割廉价资本回流。正如欧洲议员所言:“美国在用乌克兰的伤口缝合自己的霸权伤口。”如果连这一点都看不进去,那泽连斯基中“大漂亮”的毒实在太深了。

当泽连斯基在白宫上演独角戏时,真正的赢家正在幕后数钱。俄罗斯借机巩固占领区,欧洲被迫加速战略自主,而美国则通过“资源换援助”协议,将乌克兰的稀土储备变成遏制中国高科技产业的筹码。这场闹剧的终极讽刺在于:泽连斯基以为自己是在捍卫国家主权,实则成了美国“离岸平衡”战略中最锋利的刀——用完即弃,连残渣都不剩。当然,大漂亮难看的吃相,也让越来越多的人看清:所谓“民主价值观”,不过是美国维护霸权的遮羞布;所谓“盟友体系”,终究是韭菜与镰刀的共谋。这场赌局无赢家,只有被收割的韭菜和笑纳筹码的庄家。#在基辅街头感受乌克兰民众的愤懑# #泽连斯基要用“俄罗斯的钱”还债# #头条热榜#

0 阅读:0

明白话读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