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杀过皇帝的人有很多:赵高、梁冀、刘裕、宗爱、宇文泰、完颜亮等等,但历史上多有记载的赵高、梁冀之辈只杀过一个;刘裕、宗爱、萧衍、宇文泰等四人也只杀过两个。而真正的屠龙高手,南北朝时期的宇文护三年杀了三个皇帝,堪称“史上屠龙第一人“。
宇文护出生于代郡武川的鲜卑族家庭,其家族在北魏末年的乱世中逐渐崭露头角。父亲宇文颢虽过早离世,但四叔宇文泰却成为了西魏举足轻重的人物。宇文护自幼便在宇文泰身边成长,18 岁时,他从晋阳来到平凉,自此追随宇文泰南征北战。在长期的军旅生涯中,宇文护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屡立战功,历任都督、征虏将军、骠骑大将军等职,成为宇文泰麾下的得力干将,深得宇文泰的信任与器重。
西魏恭帝元年(556年),宇文泰在北巡途中染病,病情迅速恶化。此时,他的嫡长子宇文觉年仅 15 岁,缺乏政治经验与威望。为了确保宇文家族的统治地位,宇文泰将希望寄托在了侄子宇文护身上,临终前嘱托他主持军国大事。宇文护深知责任重大,他不负叔叔所望,迅速采取行动,稳定了西魏朝廷的局面。
西魏的元老级六柱国对他这位突然崛起的年轻权臣并不买账,宇文护举步维艰。于是,他暗中拜访了与宇文泰情同手足的于谨。于谨在西魏政权中拥有极高的威望,早年在贺拔岳被杀时,就力主宇文泰入主长安。如今,宇文泰病逝,于谨认为自己有责任帮助宇文家族延续统治。在朝臣议会上,于谨与宇文护上演了一出精彩的双簧。于谨宣称宇文护受命继承军国大权,宇文护毫不犹豫地接过权杖,未等众人反应,于谨及其属下已经叩拜于地。在这种情况下,其他大臣即便心有不满,也只能无奈地跟着下跪,宇文护成功地迈出了掌权的关键一步。

掌握政权后,宇文护开始了一系列巩固权力的行动。他深知西魏的皇帝只是傀儡,对宇文家族的统治构成潜在威胁。于是,在周孝闵帝元年(557年),他逼迫西魏恭帝拓跋廓禅位给宇文觉,建立了北周政权。随后,为了彻底消除隐患,他将拓跋廓废为宋国公,并很快将其杀害,拓跋廓成为了宇文护刀下的第一个皇帝。
宇文觉虽为北周开国皇帝,但此时的他不过是宇文护手中的一枚棋子。年轻的宇文觉并不甘心做一个傀儡,他性格刚烈,对宇文护的专权跋扈极为不满。在大臣司会李植、军司马孙恒的支持下,宇文觉试图招集武士,在皇家花园演练武艺,寻找机会擒杀宇文护。但他们的计划不够周密,很快便被宇文护的眼线得知。
宇文护假装不知情,先将李植贬为梁州刺史,孙恒贬为潼州刺史,随后又向宇文觉 “哭谏”,试图安抚他。但宇文觉并未就此放弃,不久后,在宫伯乙弗凤的策划下,他又准备设御宴招待群臣,趁机除掉宇文护。宇文护得知消息后,不再容忍,于西魏恭帝四年(557年)发动政变,处死了乙弗凤、李植、孙恒等人,并废宇文觉为略阳公,不久后将其杀害,宇文觉成为了宇文护杀害的第二个皇帝。
接连除掉两个皇帝后,宇文护为了继续掌控政权,又立了宇文泰的庶长子宇文毓为帝,即北周明帝。宇文毓表面看起来文弱,实则聪明睿智,有胆有识。他即位后,展现出了卓越的治国才能,致力于发展经济,澄清吏治,在百姓中威望日高。他还对宇文护采取了一系列制衡措施,逐渐收回部分权力。

宇文护意识到宇文毓难以控制,心生忌惮。为了试探宇文毓,他假惺惺地搞了一次 “归政于帝” 的举动,将除军权以外的所有权力都交还给皇帝。没想到宇文毓毫不客气地照单全收,并将自己的名号正式改为皇帝(在此之前,北周的最高统治者不称皇帝而叫天王)。宇文护见此情形,决定痛下杀手。武成二年(560年),他指使厨子李安在宇文毓的食物中下毒,将宇文毓毒死。在临死之前,宇文毓将皇位留给了四弟宇文邕,并嘱托杀害他的凶手宇文护继续辅佐。
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宇文护连杀三位皇帝,其权势达到了顶峰,成为了北周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他官任大冢宰,总领左右十二军,权倾中外,令皇帝都对他畏惧三分。宇文护虽然权倾朝野,但他的统治并非一帆风顺。他的专权跋扈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尤其是北周的皇室成员和部分大臣。同时,他在处理与关陇贵族集团的关系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关陇贵族集团是西魏和北周政权的根基,各大门阀家族之间盘根错节,关系复杂。宇文护虽然凭借宇文泰的余威和自己的手段,暂时压制住了一些反对势力,但始终未能完全掌控这个强大的集团。
宇文邕即位后,深知宇文护的势力庞大,难以与之正面抗衡。于是,他采取了韬光养晦的策略,表面上对宇文护言听计从,极力讨好,暗中却在积聚力量,等待时机。宇文邕对宇文护的母亲阎氏极为孝顺,通过这种方式,他不仅赢得了阎氏的好感,还从她那里获取了一些重要的信息,并收揽了一些人才为己所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宇文护的威望逐渐下降。他在军事上接连失利,对北齐的两次作战均以失败告终,对南陈的进攻也损兵折将。这些军事上的挫折让他在朝中的地位受到了严重影响,许多人开始对他的能力产生质疑。同时,他在治国方面也表现不佳,北周在他执政期间,贪污、腐败、弄权现象比比皆是,国家治理陷入混乱。
公元 572 年,宇文邕终于等来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宇文护从同州回到长安,宇文邕拉着他去拜见太后,并将亲手所写的《酒诰》交给宇文护,希望他读此诰劝诫喜欢喝酒的太后。宇文护没有多想,便在太后面前认真朗读起来。就在这时,宇文邕走到他的身后,用玉珽猛击他的后脑勺,宇文护当场倒地。随后,宦官何泉和躲在一旁的宇文邕的六弟宇文直冲出来,将宇文护杀死。宇文护死后,他的儿子宇文会、宇文至、宇文静、宇文乾嘉,以及弟侄辈宇文乾基、宇文乾光、宇文乾蔚、宇文乾祖、宇文乾威等人都被诛杀,宇文护的势力被彻底铲除。
宇文护凭借着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在北周的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但最终却因权力的诱惑而迷失自我,走向了毁灭。为后世的统治者和政治家们敲响了警钟,提醒他们在权力的道路上要谨慎前行,以免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