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龙脊:巫山最美的山路和至美的红叶(冬日三峡看秋之三)

爱月谈旅游 2024-12-27 19:34:43

去三峡看红叶,奉节县有三峡之巅,巫山县有三峡龙脊——名字都取得好,景色都非常美。巫山这一段,是长江三峡的第二峡巫峡,全长40多公里,峡长谷深、奇峰突兀。漫步于巫峡北岸的山脊之上,远望层峦叠嶂、云腾雾绕;俯瞰江流曲折、绮丽幽深;近看满山红叶、如火如霞。美不胜收。

巫山县城江对岸,就是巫峡入口,飞架一座拱形长江大桥,大桥北岸的山上有一座镇水塔,三峡龙脊景区就在那个地方。从山下沿石阶攀援而上,大约1200级左右,到达红叶区。12月上旬,这里的红叶正是好时候,那漫山遍野的红色,真正体现了“满山红叶似彩霞、彩霞年年映三峡”的歌词,令人惊叹。

徜徉在红叶簇拥的栈道上,仿佛进入红色的海洋。这一片红叶区的标志性建筑就是长江大桥和镇水塔,无论走到哪个角落,它们都会出现在红叶掩映的镜头里,把红叶衬托得更有灵气。反过身去看,正是大宁河汇入长江的口子,巫山县城鳞次栉比的建筑也清晰可见。

镇水塔又叫文峰塔,塔下即是巫峡峡口,当年水急涡漩,明代时为镇水而建,毁于文革。现塔新建,可以登临最高处望景。透过一层层的塔窗,可以看见巫峡和岸边的漫坡红叶,可以看见穿过红叶的登山阶梯。

塔的北面,有天梯一般的一段台阶,通过这段台阶,可以到达山顶的文峰观。这段台阶非常陡,走几步就得歇一歇。站在半山,极目四望,景色怡人。文峰观始建于明,重建于乾隆年间,因明万历时有吉兆而县里学子中了进士,文昌殿的香火特别旺盛。

从文峰观出来,即到达“三峡龙脊”的起点。“三峡龙脊”是一条蜿蜒于巫峡北岸青峰顶上的登山小路,就在山脊之上,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一会儿左、一会儿右,背衬云烟蒙蒙的巫山山脉,下临巫峡的滔滔江水,穿行在红叶区中,姿态优美。

走在“龙脊”上,探头下望巫峡,只见满坡红叶直插江面,远处层叠的山峦上云遮雾绕,巫峡的水碧透清澈,江上船只川流而过——那些装满了集装箱的货船,看上去是那么的漂亮。快艇飞快划过水面,远远看去像一只游动的金鱼。

江南岸有一个个的小村庄,建在高高的山上,有弯弯曲曲的山路通向村里。很奇怪的是,红叶基本上都在江北,南岸只能看见一些黄色的树叶。也许因为南岸比较暖和,那边的红叶还未曾变色?也许因为江南江北树种不同?

沿“龙脊”继续攀登,登上前方一个高高的台子,回首看我们刚刚走过的路,呀!山路延展于山脊之上,看着仿佛一幅中国山水画,笔走龙蛇,还真是既险峻又漂亮,确实不负“龙脊”之名。

上上下下,再翻过一道山梁,对面赫然出现更加壮美的景色。在层林尽染的一段花白色山岩上,曲折向上的山路像彩带飘飞在山梁上,远远望去,有长城的感觉。

这一段的山体以岩石为主体,又高又陡,伫立在长江边的青峰之上,危岩高百尺。在这些青白色的岩石上,树木从缝隙中顽强地生长出来,这些树木的叶子红得正好,点缀在险峻的岩石上,有一种古典的美。

翻过这道山坡下去,是一个休息站点,有公路通往半山腰的游客中心。以此为中点,“龙脊”分为东西两段,据说加起来有8公里。我们决定继续攀登另外一段。这段“龙脊”道路更加陡峭,红叶更加茂密,沿途建有好多个亭子供游人休息,倒成了很好的点缀。

本来以为可以登到最高处,上到一个山顶,才发现还有更高的山峰在前。最高的山峰叫登龙峰,隐隐可以看见有山路潜行山林之中。路遇工作人员告诉我,前面修路,暂时不能通行。天色渐晚,戴着安全帽的工人收工下山,驮施工材料的毛驴也摇着铃铛下山来了。

在这里四望,一面能够看见巫山县城,一面能够看见巫峡碧波。透过亭子看出去,正是巫山最美的画面——红叶、长江、山城、龙脊。登龙峰只能留到下次再登了。

0 阅读:29
评论列表
  • 2024-12-28 19:27

    20年前跑成都到湖北宜昌,全是老路,走重庆,万州,云阳,小巫溪,那里的景色真的好,现在应该更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