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无所定,身似浮萍”,现代人身心都难以得闲,不停地做这忙那,即使身体停下来,内心还是多有牵累或妄念。你是否忙且累,又觉得自己一直没有什么进步?
明代大儒湛若水指出:“学者病痛全在三截两截,读书时自读书,静坐时自静坐,酬应事变时又自酬应事变,憧憧往来,终无向进之理。能由此收拾得成片段,则动亦定、静亦定,而吾心广大高明之体日以复矣。”
这就是说,求学者的弊病在于割裂支离,读书时只是读书,静坐时只是静坐,应酬做事时又只是应酬做事,往来不断,却始终没有进步。如果能够让所做的事情成为一个大整体的部分,那么动的时候能够定、静的时候也能够定,从而使我心广大高明的本体得以恢复。
无论是从时间还是空间角度来看,人一生的活动都是一个整体。我们的读书学习、静坐涵养、应酬做事并不是互相独立,而是互相关联、互有影响的。这种关联和影响,基础是人的主体性。读书只是希望通过读书获得进步,静坐只是希望通过静坐获得进步,这就像一个厨师,只会按部就班切菜煮菜,却不懂得食材搭配掌握火候;又像一个舞者,只会模仿舞蹈动作,却不懂得如何通过舞蹈表达情感。
读书、静坐、应酬好比一颗颗珠子,如果任意散落,始终不会有所成,因而必须以主体性的线把各种珠子串联起来,让各种学习和涵养互相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