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石公正:我看饺子美过鲍鱼

怜珊来看过去 2024-12-20 02:57:19

知青情结让他开了饭店再酿酒,眼下他的老三届饺子馆又准备好席位希望帮得上“4050”

他的故事,比戏剧还戏剧。

从轰动河南的老三届酒家,到风靡全国的老三届酒,再到现在的大公馆和老三届饺子,老三届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老板石公正的经历,可谓跌宕多姿。

这样的折腾,他其实并不喜欢。朋友说是命运一直推着他在这么走,可只有他知道,这是自己的性格使然:商场是个拒绝柔情的地方,可他恰恰是那么一个注重感情的人。

现在的他,又要开始折腾了。看到4050就业难的报道,他准备召集20个有下乡经历或下乡知青的子女们, 免费加盟老三届饺子店。“只希望能帮到他们。”

■商报记者 焦素芳

美好时光

等不上翻台客人自发拼台

在郑州生活十年以上的人,大都会知道一个老三届酒家。这个酒家的老板就是石公正。

他跟酒店的渊源始于1993年。那一年,在机关工作多年的石公正到了深圳。改革开放前沿如火如荼的商业气息给了他最新的思路。一年后,他在中原路的青少年宫创办了一家饭店。开始用香港的品牌,但生意并不景气。一次他在报纸上看到外地的老三届饭店,有过下乡经历的石公正觉得特别亲切。一番沟通努力之后,他的酒店换成了老三届的招牌。

石公正去山里收来了那个年代的宣传画,毛主席像,长条凳,旧马灯,还有农村常见的大蒜、玉米辫子等,怀旧的环境里,金黄的玉米饼子、红薯丸子、香喷喷的小鸡炖菜、猪肉粉条等乡土味饭菜,一时吸引了食客无数。开业那天,门口的客人排成了长队,有些心急等不上翻台的客人,甚至自发地拼台。

3个月后,石公正的第二家店在经七路开业。200平方米的小店,一天营业额就一万多。更疯狂的是,仅仅45天,这个店的成本就全部收回。“最好的时候,自营店开到了5家,要求加盟的络绎不绝。”

遇人不淑

“朋友”和饭店营业款一起消失

饭店开到5家的时候,石公正每次进酒最少都要100箱。这时候他萌生了自己做酒的念头。

“在跟一个河南的酒厂联系之后,我们开始生产老三届酒。”酒放到店里,反响挺好。石公正把店里的生意托付给一个熟人介绍的朋友。石公正除了知道他曾在郑州一家知名酒店做过经理,其他了解并不多。“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把酒店的事务全交给他,自己开始专心致志地忙活酒的事。”

石公正没想到,5个月后出事了。那个人消失了,同时消失的还有饭店的营业款。石公正去找熟人,才知道这个替他管理的经理曾经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前妻在国外。在为石公正管理了5个月的酒店之后,他带着全部的营业额和复婚的希望去投奔前妻了。一直到最后,石公正也不知道那个人带走了多少营业款。他知道的只是,他的酒店欠了供货商们60多万元的货款。

他被愤怒的供货商们包围了。“人家不会管你饭店让谁管理了,也不会管我凭空亏了多少钱,人家只想要回自己的货款。”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石公正卖了三家酒店,把400多个供货商召集到一起,他说了一句话:“大家把欠条拿来,今天我一天处理完。”

那天他忙到凌晨两点才把所有的事了结。他第一次认识到,经营企业,比方向更重要的是如何识人用人。

感情用事

老三届品牌错过酒业“大腕”

为了不影响老三届的品牌,石公正把剩下的几家店全停了。然而石公正倾注了全部心血的酒,做得也并不顺利。

“开始在店里卖的还不错,客人们用大黑瓷碗喝酒,那种感觉很惬意。”趁着好势头,石公正成立了老三届酒业公司。1995年他拉着自己的酒去长沙参加全国糖酒会。摊位前条幅一拉,穿着绿军装的推销员挎包一背,竟吸引了中央电视台的镜头。“人越挤越多,一个东北老板当场要了十吨的集装箱。老三届酒就这么出名了。”

老三届酒和石公正的名字也在一夜之间成了酒业里的香饽饽。在著名表演艺术家姜昆的牵线搭桥下,石公正与四川一家著名白酒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人家很热情,开出的条件也很优厚。”但签合同的前一天,河南一家白酒企业找到了他。除了更优厚的条件,打动石公正的还有一句话:河南的品牌,还是应该咱河南人做。

性情中人石公正就这么开始跟河南的这家酒厂合作。然而合作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顺利。关于那些是非纠葛,他已经不想再提。他想说的只是,商场是不能讲柔情的地方,可他恰恰是一个注重感情的人。这样的结局,他怪不得别人。

但他还是割舍不下自己的老三届酒。他记得那年糖酒会,他在长沙知青酒楼请了当年的一些老知青。“酒到酣处,说起当年的事,感叹,大笑,甚至失声痛哭,都显得那么自然。”

一口一个故事,一碗一段人生。那一幕让石公正意识到,老三届酒跟别的酒不一样,它有一代人的故事在里面,这样有内涵的酒是有生命力的。总有一天,他要把这个酒重新做大。

越吃越有

饺子里包出爱和家的味道

石公正说自己是个俗人,别人都看重的燕窝鲍鱼,在他看来远没有饺子可爱。

他说起自己在农村锻炼时的一段经历。那一天他们派饭到了村支书家。“那天天下着雨,没法出工干活了,老支书就张罗着给我们改善生活。他割了院子里视若珍宝的两畦韭菜,拿出了家里珍藏的白面,拌上豆腐,撒一点十三香,还打开用墨水瓶装着的小磨香油撒了几滴。那饺子真香啊,一直到现在我还念念不忘。”

正是因为这种念想,在大公馆酒店渐入佳境之后,2009年初,石公正又开了老三届饺子馆。红色为基调的饺子店里,有黑白老照片,更有乡土味十足的菜品。小鸡蘑菇abc,讲的是不学外语的知青们偷农家母鸡的经历,红薯丸子和玉米锅贴说的是那段与淳朴乡人共吃一锅饭的岁月。

在石公正的心里,饺子已远远超越了美食的概念。对美食颇有研究的他之所以爱饺子,就是爱那份家常、自然的味道。对美食的挑剔让他对自己经营的饺子非常挑剔。他的饺子绝不加任何添加剂,全部手工包制。他会为了解决韭菜饺子常遇到的塞牙、不消化、口中有异味等问题专门研究韭菜的品种,为了找到最适合包饺子的韭菜专门找蔬菜研究所的专家咨询……

“为什么在饭店几千元一桌的菜,很多人会觉得吃不饱。而在家里妻子或母亲做的简单家常菜,不管是一盆还是一大盘都能吃得干干净净?就是因为那里面包含着家的味道,包含着家人之间那种发自内心的真爱。”

石公正的老三届饺子馆现在已经开了三家,效益都还不错。前一段时间,他看到报纸上有4050就业难的报道。就想着怎么去帮这些同龄人。“如果召集有下乡经历的无业人员,不收他们加盟费。100多平方米,雇三五个人,他们申请小额贷款就能干起来,一年基本上收回成本,对他们来说压力也不大。”

“饺子连锁加盟要搞起来,酒也在跟泸州的一家知名白酒企业洽谈,年后就该有大动作了。”饺子就酒,越吃越有。“以后重心也就这两大块了。”石公正说。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