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出手!《向阳花》被批"刻意卖惨",赵丽颖这次真翻车了?

小小的星球 2025-04-13 15:13:00

老话说得好:“人红是非多。”2025年清明档的电影市场本该是百花齐放,结果却成了“集体翻车现场”。

《哪吒2》刚给国产电影挣了点面子,转头就被一堆烂片打回原形。

在一片骂声中,赵丽颖主演的《向阳花》成了唯一的“幸存者”——票房勉强撑着,口碑却裂成了两半。

有人夸它真实戳心,有人骂它狗血离谱,两边网友吵得不可开交,连热搜都上了好几轮。

最后连央视都坐不住了,直接请来犯罪心理学专家钟丽丽现场“拆台”。

钟教授一点没客气,句句戳中影片软肋:剧情假、人物崩、价值观歪……这下可好,原本还在挣扎的《向阳花》彻底被推上风口浪尖。

可话说回来,一部电影能吵成这样,到底是片子太烂,还是观众太苛刻?

《向阳花》的故事本来挺有卖点:两个刑满释放的女人高月香和黑妹,出狱后面对社会的毒打,一路挣扎求生。

宣传时打着“为边缘女性发声”的旗号,赚足了眼泪和期待。

可真进了电影院,观众才发现——这哪是现实主义?分明是“苦难大杂烩”!

主角走到哪儿都被欺负,老板欠薪、路人诬陷、混混骚扰……编剧仿佛拿着放大镜找倒霉,硬把人间惨剧全塞进俩小时里。

更离谱的是,高月香一边哭穷说买不起卫生巾,转头就掏钱买烟喝酒,逻辑漏洞比剧情冲突还刺眼。

钟丽丽教授的吐槽更狠:“监狱不是白蹲的!”

现实中服刑人员能学技能、做心理辅导,哪会像电影里这样出狱后还像个“法盲”?

高月香被冤枉偷东西,当场撕衣服自证清白;为了300块工资,居然妥协献身。

这种剧情非但没让人共情,反倒显得角色又蠢又疯。

其他女性角色也没好到哪儿去:大姐大胡萍前一秒还是反派,接个电话突然变孝子;

邓管教无私奉献到像“活菩萨”,结果还被犯人骂……

全员像是编剧手里的提线木偶,行为毫无铺垫,反转全凭心情。

最让观众分裂的是电影的价值观。

支持派觉得:“底层女性没文化没出路,铤而走险才真实!”他们搬出韩国犯罪片对比,认为黑暗才是生活的真相。

反对派却冷笑:“把女性拍得要么暴力要么懦弱,这叫写实?这叫刻板印象!”

两边吵到后来,已经不是在评电影,而是在辩论“人性本恶还是本善”。

有意思的是,吵得越凶,票房反而越高。

有人边骂边二刷,就想看看“到底能有多离谱”;

也有人真心被感动,觉得“哪怕夸张,也是替弱势群体呐喊”。

这场闹剧最后以片方装死、网友疲惫收场。赵丽颖的演技虽没垮,但“扛票房”的人设裂了条缝。

更惨的是电影本身——豆瓣评分5.2,短评区成了段子手的乐园:“建议改名《向阴沟》”“看完想给监狱送锦旗”。

倒是钟丽丽教授意外走红,网友夸她“用专业拆烂片,比电影精彩十倍”。

《向阳花》这场风波,像极了娱乐圈的“照妖镜”。

它照出某些创作者的懒惰:以为堆砌苦难就等于深刻,扭曲人性就等于真实。

也照出观众的矛盾:一边渴望现实题材,一边又对“真实”过敏。

更讽刺的是,当电影里的人物失真时,现实中的讨论却格外鲜活——有人看见黑暗,有人呼唤光明,还有人琢磨着“下次能不能编得像人话”?

或许烂片的存在也有价值,就像鲶鱼搅动沙丁鱼群。

它逼着我们思考:现实题材的边界在哪?艺术加工的分寸怎么拿捏?

当央视专家和网友都能吵成辩论赛时,至少证明了一件事——这个时代,没人愿意被当成傻子糊弄。

至于赵丽颖们,与其担心“跌落神坛”,不如记住:观众的手可以捧你上天,也能翻脸拆台。

毕竟,大家花钱买的是好故事,不是“人间离谱大全”。

(最后留个话茬儿:您要是看过这片子,是愿意为真实感买单,还是想找编剧退票钱?)

0 阅读:174
评论列表
  • 笑死,现实中你蹲过监狱会有用人单位要你?教授你只是完成你的工作而已,服刑人员在监狱里完成了劳改,真回归现实谁会用劳改犯?因为你走到哪都有政治污点!都会被社会边缘化!

  • 2025-04-15 22:21

    这怎么能算可以卖惨呢!蹲过监狱的有污点的刑满释放人员,怎么可能很容易在社会上站稳脚跟?现在『良民』都很难找到工作,何况是他们呢!没有学历、没有一技之长,又被关了几年与社会脱节了,出狱之后迷茫找不到方向很正常啊!如果有家人朋友帮助还好点,像电影里赵丽颖和另一个女孩,明显没人帮衬,出狱之后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找工作人家嫌你有案底,瘦弱的女孩谁都想欺负你一下!我觉得这个电影不是在刻意卖惨,这就是很多刑满释放人员的现实经历!一个好的国家,不应该掩耳盗铃,应该勇于认清现实并且改变它!应该透过电影看到现实问题的存在,应该尽量为那些曾经走过弯路并且想变好的犯过错的人,在出狱后尽量多帮他们铺一些路,比如由政府做担保,找个工厂包吃包住,帮他们熬过出狱后最难的那几个月,起码保证有饭吃,有地方住吧!别走出监狱的大门之后,就让他们自己闯荡江湖了,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