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能促进消化!脾最爱的3种食物,建议日常吃点,不要心疼钱

不一样视角 2025-04-09 19:48:40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中医基础理论》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ISBN 9787117220233

2. 《实用内科学》第十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ISBN 9787117264978

你以为吃不下饭,是馋瘾没来?错,是脾在偷懒。

吃嘛嘛香的年代已经远去了,现在碰到饭菜只觉得胃里盘旋着一只小鸽子,哪怕端上来的是红烧肉、清蒸鲈鱼,也提不起劲。这不是你挑食,是你“脾”不争气。

脾一跪,胃就瘫,整个人都跟着不想动弹。

很多人误以为“脾”是藏在肚子里那个负责情绪的家伙,实则不然。

中医讲“脾主运化”,不是让你去运球,是负责把你吃进去的东西消化掉再送到全身。脾不好,吃啥都白搭,营养吸收就是个笑话。

西医角度呢?脾被冷落成了一个“免疫器官”,但别小看它,脾脏在调节血液、处理衰老红细胞和免疫反应中,分分钟决定你是否容易“无缘无故”生病。

现在问题来了:怎么让这个懒洋洋的“脾”重新打鸡血?别翻药柜,先翻冰箱。

真正懂养生的人,不是会开方子,而是会吃饭的人。

“脾”到底是谁?别再把它当成无足轻重的配角了

在中医的“脏腑大家族”里,脾是个勤快却容易受伤的“干活王”。

它既要负责运输食物中的营养,还得负责气血的生化,说白了,脾就是你身体营养的搬运工+加工厂。

《黄帝内经》里写得明明白白:“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你出生靠父母,活着靠脾。脾一旦虚了,百病就能趁虚而入,什么胃胀、食欲差、四肢乏力,统统找上门。

甚至你觉得自己“老是心烦、焦虑”,可能也跟脾虚脱不了干系——中医讲“脾虚生痰,痰迷心窍”。

西医虽然没有“脾虚”这个说法,但其对“慢性炎症综合征”的研究早已说明,当免疫系统长期处于低水平激活状态,比如脾脏功能低下,就会导致能量代谢紊乱、消化功能下降。

别再吃空气了,脾最爱的3种食物,真不贵,但顶用

1. 山药:不是补肾的专利,是脾的心头好

山药这玩意儿,别再只看成“男人的加油站”了。它对脾的好,堪比老母鸡对汤的贡献。

山药性平味甘,最擅长的就是“健脾益胃、补中益气”,适合脾虚夹湿、饭后腹胀、四肢乏力的人。

《本草纲目》直言不讳地说:“山药益肾气,健脾胃。”现代研究也不示弱,发表在《中医药导报》2020年第26期的论文指出,山药中的黏液蛋白和多糖类物质对增强肠道免疫力、促进胃液分泌有显著作用。

吃法讲究点:蒸熟、炖汤、炒鸡丁,都比吃药靠谱。

但别生吃,山药的“滑”并不是消化系统的润滑剂,生吃反而刺激。

2. 莲子:不是泡汤装饰,是脾胃的守护星

不少人喝莲子百合汤,纯是为了“养颜”二字。其实莲子本身对健脾是有一脚踢出圈的能力的。

它不仅补脾止泻,还能养心安神,适合那种“没胃口+睡不着”的人。

在《中华本草》卷六中,莲子被记载为“益脾气,止泄泻,强筋骨”。

现代营养学也不闲着,莲子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作用,对慢性肠道问题有积极作用。

买莲子要认准“未脱芯”的,虽然带芯的有点苦,但正是这点“苦”,更能“清心火、固脾气”。

别光看价格,花点钱吃点好东西,是给自己未来省医药费。

3. 扁豆:看似无名小卒,实则脾胃的贴身管家

白扁豆,听起来没啥存在感,但它在中医界可是“健脾止泻”里的老炮。《日华子本草》里称:“白扁豆,健脾和中,去暑化湿。”尤其适合夏天一到就“胃口差、容易拉”的人。

西医研究也不含糊。

2021年《食品科学》期刊的一项研究指出,扁豆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植物蛋白,可改善肠道菌群,增强肠粘膜屏障功能。

最关键的是,它便宜。煮粥、熬汤、炒菜都行,实在是脾胃的“性价比之选”。

别小看这种“土得掉渣”的食材,它才是撑起你身体根基的底层英雄。

你以为脾虚只是吃不下?那是你太单纯了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脾虚型人格”绝不是笑话。长期脾虚的人,常伴随焦虑、注意力涣散、意志力降低。

这不是迷信,是脑-肠-脾轴的真实反馈。

2022年《神经心理学通报》的一篇研究指出,消化道功能紊乱者,其大脑中情绪调节区域活动明显异常。

这也就解释了为啥有些人“饿了发脾气,饱了又空虚”,不是矫情,是生理反应。

从古代宫廷到现代都市,脾虚都是“内耗”的源头之一

清代慈禧太后在《御膳房录》中就有一套“健脾粥方”,常用山药、莲子、白扁豆、茯苓等炖成粥,早晚食用。

她虽多病缠身,但消化系统状况一直尚可,靠的就是调养。

现代都市的“脾虚”更严重了。久坐不动、外卖成瘾、情绪内耗,三管齐下,把脾折磨得像加班狗。

结果人还在办公室,气血早在地铁丢了魂。

别再问什么补脾最快,先把这几个“作死”行为停了再说

· 空腹喝冷饮:你以为清凉,脾以为地狱,冰水一入腹,脾气立马泄。

· 暴饮暴食:不是脾不努力,是你吃得跟打仗似的,脾根本来不及处理。

· 久坐不动:气血不通,脾也懒得动,躺平的不只是你,还有你的消化系统。

别拿“健脾”当玄学,它是你身体的底层逻辑

脾者,土也,居中统四方。脾强则气足,气足则神清。

健脾不是为了多吃几碗饭,而是让你有力气去爱、去恨、去活得像个人。

别再说“养生太麻烦”,你刷剧三小时都不嫌累,为啥不肯腾出半小时煮锅山药莲子汤?别等胃出问题了,才想起来脾的好。

写在最后:你若无脾,饭也无味;你若健脾,岁月也温柔

健脾的道理,说来简单,其实是对身体的敬畏。古人云:“脾胃一伤,百病丛生。

”白话讲:脾胃强,百病绕道走。

别小看一碗粥、一颗莲子、一根山药,它们在你身体里做的事,远比你想象得多。就像钱钟书说的——“茶喝得再苦,也抵不过心头的苦。”脾好了,心也就不苦了。

所以啊,别心疼那点买莲子的零钱,心疼的是你那日渐萎靡的身体。

健脾这事,不是小题大做,而是大事不做就要出事。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7 阅读: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