怛罗斯战役:中国军队20万vs阿拉伯军2万,还败了?这是真的吗?

寒霜冷月清影 2024-12-19 18:56:01

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唐王朝曾与阿拉伯帝国的阿拔斯王朝爆发了一场极其凶险的战役。

作为一东一西最强大的两个政权。

这一战的爆发,令内亚无数小国惊骇,而它的结局,也令后人产生了无数谜思。

比如李白与怛罗斯之战也有关系?

大唐军20万vs阿拉伯军2万,竟然败了?

“叛军”葛逻禄是何来历?

为何高仙芝弃军狼狈逃回,唐玄宗却不怒反喜,大力安抚?

……

今天,就让我们好好聊一聊这场被无数后世历史学家、军事学家穷极思索的东西帝国旷世之战——怛罗斯之战。

1、

天宝十年(751年),正是李白于幽州游玩之际。

世皆传言,李白出生于内亚碎叶城,也就是如今的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市西南8公里处。

而在他吟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一千古名句时,千里之外的碎叶城附近,一座名为怛逻斯的小城镇,也正爆发着一场惊险大战。

参战双方分别是当时东、西方势力最强的国家——华夏帝国的唐王朝和阿拉伯帝国的阿拔斯王朝。

在讲述此战之前,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当时的阿拉伯帝国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唐天宝年间,阿拉伯帝国的统治者是阿拔斯王朝。

早期的阿拔斯王朝并不和平,被前一政权遗留下来的诸多政治问题——内乱、起义、王族互害整得焦头烂额、国力疯狂内耗。

因此,阿巴斯王朝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保持着“攘外需先安内”的对外方针。

与此同时,他们并没有放弃东扩的政治需求。

虽然这片土地上,已有了两处成熟的文明——印度、内亚。

阿拔斯王朝在征伐印度的事情上毫不犹豫,且通过一个多世纪的努力,占领了印度河流域的若干地方。

但如何吞并内亚诸国,阿拔斯王朝则显得艰难许多。

只因为,这些看似一盘散沙、弱如蝼蚁的小国家背后真正的主人,是万国朝拜、名震寰宇的大唐王朝。

纵观历史,我们并不缺乏以弱战强的奇迹,也热衷于谈论那些擅击七寸的精妙战术。

但怛罗斯之战的特殊,却不仅限于此,这场战役之所以为人津津乐道。

就是因为它是中、阿这两大帝国在历史上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大规模武装冲突。

早在公元712年,唐玄宗便曾应内亚诸国的要求,出兵攻打阿拉伯帝国。

公元744年,唐朝河西节度使夫蒙灵詧,征伐突骑施莫贺达干,也与阿拉伯军有过摩擦。

有趣的是,高仙芝之所以能在军中起势,就是托了夫蒙灵詧这位大贵人的重用和引荐。

然而,公元751年的怛罗斯战役中,高仙芝却没能延续他老师的荣光,反被阿拉伯军打得落花流水,弃军而逃。

引发怛罗斯战役的导火索是高仙芝灭石国。

究竟他为什么要灭石国。

坊间有两种说法。

一是《新唐书》载“仙芝勃石国王无蕃臣礼……九载,讨石国。”

部分人对其做了字面意思的解读,就是石国国王作为藩属国,却不修礼仪。高仙芝看不惯,于是上门将其灭了。高仙芝贪婪无度,灭石国后,还缴了很多金银珍宝。

这种说法,就显得高仙芝很没有情商,并且愚蠢。虽然唐朝年间,将领常有贪功冒进的情况,任由士兵当炮灰、贪图军饷谎报阵亡人数、杀良冒功等等,典型代表人物就是安禄山、哥舒翰。

但以高仙芝在军中的极好风评,此人性情谨慎机智,又仗义疏财,不应当干这种不义之事。

而且作为一方节度使,他的一举一动就是国家意志的外显。

怎会因一己之私,就去擅灭一个国家呢?

二是高仙芝出兵灭石国,是因为拔汗那这个国家,与石国有仇,于是请求唐王朝帮助自己报仇。

也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在怛罗斯战役中,高仙芝的大唐联军里,大部分都是拔汗那派出的援军。

而石国这个国家也很有意思,他们推行的制度是双王制度,也就是一个国家有两个统治者。

其中,正王是他们内部自己推选出来的,副王则是由唐王选定的。

《新唐书》载“其王车鼻施约降,仙芝为俘献阙下,斩之,由是西域不服。”这里的石国国王车鼻施,很有可能就是正王。

这种说法,就相对靠谱一点。

典籍里还有很多种说法,我们这里就不一一赘叙了。石国被灭之后,城中男女皆被掳走,老少则被砍杀。而石国国王也被高仙芝带到长安斩头,唯独石国王子逃出生天。

王子深知,大唐国力强盛,寻常小国不可撼动,唯独东亚方向的阿拉伯帝国有一拼之力。

至于阿拔斯王朝统治者收到石国王子的求救信后,心里是怎么想的。

我们不得而知。

东西这两座帝国的地缘关系不甚密切,内亚一直是他们的缓冲地带,因此为一个小国起冲突,其实是没有必要的。

但,怛逻斯城不仅是石国的城镇,也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交通要镇。

如果阿拔斯王朝趁机拿下,进而进攻安西四镇,便能事半功倍。

而得知这个消息的高仙芝,迅速做出反应。

公元751年4月,高仙芝离开长安,5月募兵预备西征。这里募的兵,除了安西四镇的唐朝精兵,还有拔汗那、葛逻禄诸部,被统一称为大唐联军。

这支军队兵强马壮、气吞山河,在荒漠高原上纵深推进近乎千里。

所到之处,无不侧目。

公元751年7月27日,风尘仆仆的大唐联军终于抵达内亚腹地——怛逻斯城。

但尚未来得及攻破城镇,高马重甲的4万阿拉伯军队便露出了身形。

阿拉伯帝国呼罗珊省的统治者阿布·穆斯林及将领济雅德严阵以待,对这支千里之外的唐军虎视眈眈。

一时间,两军对垒,战事一触即发。

虽然高仙芝在公元747年攻打小勃律国时,就已经有过一次“西行千里、一举歼敌”的奇迹。

但翻越荒漠高原,克服水土不服的弊病,毕竟是一场艰苦远征。

大多数士兵已经疲惫不堪,却依旧要打起精神对战敌军。

高仙芝看到这个情势,不禁眉头紧皱。

本来他们千里追击此处,就是为了以闪电速度迅速拿下怛逻斯城。

但没想到阿拉伯军队的速度更快。

出师不利,则将败之。

高仙芝熟悉山林作战,又因长途跋涉,所带的军士少数是轻骑,步兵居多,弓弩手也需要屏障才能发挥最大优势。

而阿拉伯军队则是身披重甲、高头大马,以逸待劳,怎么看情势都对己方不利。

他连忙喝令军队退出攻击范围,先整顿休养再说。

当然,阿拉伯军队也不会坐等他们休息好。

前面四天,两军激战多次,互有伤亡,不分上下。

然而最后一天,阿拉伯军队却突然夜袭,大唐联军猝不及防。

前线的士兵们正被军官呼喝作战,混乱之间,后线却传来阵阵惨烈的嚎叫。

“有敌袭!”

“有敌袭!”

原来是葛逻禄部落的军人冲了出来,不砍敌军,却对着唐军狠下杀手。

在他们的帮助下,阿拉伯重甲骑兵乘势猛攻。

顿时唐军各个兵种原本布好的战线乱得一塌糊涂,士兵尖叫、哀嚎、精神紧绷之下自相残杀……尸骨之下活人犹自喘息,观者有心却无援救之力,惨状难以描述。

仍在作战的士兵,则被敌军冲散,阵型已乱,各自抱团为战。

作为军队的主心骨,高仙芝被副将李嗣业按住哀求。

“将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些残部,该弃便弃了吧!”

平素爱兵如子的高仙芝,也不禁犹豫起来。

战溃之后,高仙芝逃跑得十分狼狈。

不仅弃军而走,中途与拔汗那军汇合时,因道路堵塞,副将李嗣业竟然痛下杀手,杀死百余名拔汗那军。

被遗弃的唐军,也纷纷被阿拔斯王朝军队俘虏,其中就有《经行记》的作者杜环。

他在书中记载,当时被俘虏的唐人,除了没有姓名的普通军士之外,有姓名的如“汉匠起作画者,京兆人樊淑、刘泚,织络者,河东人乐儇、吕礼……”

按理来说,在战场上抛弃士兵是大忌,杀害友军更是大忌。

高仙芝明知此事,为何又要犯此大忌呢?

2、

常言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怛罗斯之战,看似结果惨淡,一万多唐兵被俘,主帅仓惶弃军而走。

但回了长安,李隆基并未太怪罪高仙芝,虽然免了他的安西节度使之职,但给了一个河西节度使补偿。

原河西节度使安思顺的臣民坚决反对后,才作罢。

之后,李隆基又任命高仙芝为右羽林大将军。

可见李隆基不仅无责怪之意,还试图安抚高仙芝。

后世史学家在分析玄宗态度时,多次提及了怛罗斯之战的性质。

它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性质严肃的国家之间的战争,更类似一场偶然的互相试探对面深浅的实验战。

没有丢失主要将领、领土的高仙芝,虽然归来姿态不怎么好看,造成的损失也微乎其微。

于是,从玄宗的角度来看,高仙芝的过错不算大,与其处罚他动摇军心,还不如加以安抚。

但因为史料有限,后世学者在研究这场战役时,还是产生了许多疑惑。

其中最令人迷惑的便是这场战役中两军参战的人数。

在国内乃至阿拉伯、西方的诸多历史著作中,关于怛罗斯之战的参战人数也出现了多个版本。

新、旧《唐书》均记载为“(唐)兵二万”。

《资治通鉴》却记载为“蕃汉(大唐联军)兵三万”。

此外,《通典》《B.B.巴尔托里德文集》等历史著作中对唐军人数的记载,也有七万、六万的说法。《B.B.巴尔托里德文集》中还说,当时唐军战败,阿拉伯军“俘唐军两万人”。

而在一些自媒体的口中,还说高仙芝至少率领了十几万军队去攻打怛罗斯城。

听之令人发笑。

按照常理来推断,高仙芝作为安西节度使,辖理安西四镇,手头兵马总共24000兵2100马。整个都护府的兵力,应该如同《唐书》记载,在两万左右。

而高仙芝败退后,带回的军队只有几千。

因此,我们推断,高仙芝所率领的军队兵力大概3万,唐军占2/3,蕃军占1/3。

尽管每个国家记载的人数不同,但最终结果都是相似的。那就是——两方军队势均力敌,在僵持了4天之后,在第5天才发生转机。

阿拔斯王朝军队夜袭之时,原本大唐联军中的葛逻禄部落突然叛敌,打了唐军一个措手不及。

也就是说,决定这场战役的决定性因素,并不是兵力多寡,而是“内奸”的存在。

3、

“叛军”葛逻禄并不是一个人名,而是一个部落的统称。

在高仙芝率军追击石国残部的大唐联军里,大概三分之一的军队都是类似葛逻禄、拔汗那这些内亚小国、组织的人。

因为势单力薄,它们大多需要攀附强国。

此时的唐朝正是兴盛之时,还未衰败,并且在对外政策上,偏怀柔政策。相比较阿拔斯王朝重税务重信仰的强硬作风,无疑更好相处。

唐朝不仅武德充沛,也注重文明教化,以本土的328州为物质基础的文化势力,通过战争、贸易和人口迁徙等手段辐射影响四疆诸国。

唐朝“华夷秩序”文化圈里,给这些朝拜中华的小国,划分了四个圈层。

分别是羁縻州:同本土的328州一样,都属于唐朝领土,由汉人官员和少数民族首领一起统治。代表有云南木府。

内属国:虽然拥有自己的领土,但其首领需要唐王朝册封,才能生效。代表有南诏国、渤海国。

藩属国:视唐朝为宗主国,依附唐朝生存,代表有新罗。

敌国:主权国家,迫于形势向唐王朝朝贡。代表有阿拉伯帝国、日本。

这些国家,距离唐朝越远的,被汉化概率越小,越容易摆脱控制,也最容易在政治上左右摇摆。

而葛逻禄部落与这些国家不同。

它甚至都算不上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领土,也没有强有力的统治者和纲纪。

在形势复杂的内亚诸国中,它并不算大唐忠实的盟友。

或战,或降,或叛,都是家常便饭的事情。

因此,它对大唐没有忠诚的责任。

说不定,在怛罗斯之战的前4天,它都没有过叛变想法。直到唐军实在败势明显,才给予了致命一击。

并借此向阿拔斯王朝邀功。

我们不知道阿拉伯帝国对于葛逻禄部落做了什么承诺,让他们不惜冒着与盛唐为敌的风险,临阵倒戈、痛下杀手。

但根据后面的发展,可见端倪。

唐军、阿拉伯军大战结束后,那座满目疮痍的怛逻斯城被葛逻禄部落短暂拥有。

4、

怛罗斯之战的惨败,虽然令唐王朝失去了在内亚地区的大部分势力,但并未扩大成两个国家的战争。

毕竟天宝年间,唐朝国富力壮、军力充沛,光是手握重兵的节度使就有10个,本应是鼎盛之势,阿拔斯王朝心生畏惧本就正常。

无奈奸相李林甫欺上瞒下,为了尽可能将所有势力收归己身。

对外,他喜用蕃将,令这些将领镇守边疆,但又以血统原因,不给其进入政治集团中心的机会。(比如高仙芝也是高句丽出身。)

对内,他操控科举,结党营私,掐灭了无数寒门学子登阁拜相的希望火苗。

同时也为唐王朝的败落种下祸根。

……

在怛罗斯之战过去三年后,唐朝发生了安史之乱,天下大乱。

自此一役,李唐由盛转衰,控制力大不如前。

原本臣服于唐朝的内亚诸国也纷纷倒戈,臣服于阿拔斯王朝。

然而,两个国家的关系不仅没有恶化,反而趋向合作关系。

公元752-798年,阿拔斯王朝派遣使者觐唐朝贡,共32次。

两国之间,也再未起战乱。

甚至在757年的安史之乱期间,唐朝统治者向阿拔斯王朝求助,借了近4000名骁勇善战的骑兵入唐作战。

除了军事上的帮助,在民间贸易与文化交流上,两大帝国均有受益。

除了阿拔斯王朝对唐王朝的友好态度,石国、葛逻禄部落与唐王朝的关系也没有恶化。

公元753年(天宝12年10月),唐王朝“封石国王男邦车俱鼻施为怀化王”,重新将石国势力纳于麾下。

同年2月、11月,葛逻禄部落曾分别遣人拜觐唐王朝统治者,唐王朝也不计前嫌。

而多年前那场战争,已化为了一粒微不足道的历史尘埃。

参考资料:

《旧唐书高仙芝传》

怛罗斯之战随军书记官杜环《经行记》

润泽《巴尔蒂斯坦对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的影响——以天宝十年怛罗斯之战与天宝十二年封常清破大勃律为视角》

白楠、马峥嵘《地理史观视域下的怛罗斯之战研究》

武亚洲《大唐与大食关系述论——以怛罗斯之战为中心的考察》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