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副总统万斯有关俄乌局势的表态引发轩然大波。据美国《华尔街日报》14日报道,万斯称若俄罗斯总统普京不同意与乌克兰达成保证乌长期独立的和平协议,美国可能对俄实施制裁,甚至采取军事行动,还提及会动用经济和军事手段向普京施压 。此消息一经传出,迅速在国际社会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
万斯(资料图)
万斯的这番强硬言论,看似是美国对俄乌问题的一次重大立场表态。但事情很快出现反转。据美国《国会山报》、俄罗斯塔斯社15日报道,万斯紧急回应,指责《华尔街日报》在采访中“扭曲”了他对于美国总统特朗普有关俄罗斯立场问题的回答。万斯在社交平台X上发帖称,该报报道扭曲他的话很荒谬,还提及该报多年来推动更多美国儿女不必要地被部署到海外。这一戏剧性的变化,让国际舆论对美国在俄乌问题上的真实态度更加疑惑。
在万斯表态之前,美国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的态度与万斯形成鲜明对比。赫格塞斯此前暗示美国不会出兵乌克兰,还表示恢复乌克兰2014年之前的边界不现实,乌克兰加入北约也不是俄乌冲突解决方案的一部分。然而,在万斯表态后,赫格塞斯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他称任何安全保障都必须得到能干的欧洲和非欧洲部队的支持,在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的任何未来和平谈判中,一切都摆上桌面,包括乌克兰加入北约的愿望。这种前后态度的巨大差异,不免让人猜测美国政府内部在俄乌问题上存在分歧。
泽连斯基(资料图)
对于美国官员的这些表态,俄罗斯方面也做出了回应。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15日表示,克里姆林宫已注意到万斯有关《华尔街日报》扭曲其言论的声明。此前,对于《华尔街日报》报道中万斯称特朗普推动俄乌谈判会动用经济和军事手段,佩斯科夫也曾回应,俄方从没听到过这类方案,希望获得进一步解释。而在乌克兰方面,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曾多次强调,不会接受没有乌克兰参与谈判的和平协议。泽连斯基还指责俄罗斯在周五早些时候用一架装有高爆弹头的“攻击无人机”袭击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不过克里姆林宫迅速否认了责任,指责乌克兰策划了假攻击。
从国际关系的角度来看,美国在俄乌问题上的一系列表态和行为,背后有着复杂的考量。一方面,美国一直试图在欧洲事务中保持影响力,通过对俄乌问题的介入,来巩固其在北约中的领导地位。美国利用俄乌冲突,不断向欧洲盟友施压,要求他们增加国防开支,以应对所谓的俄罗斯威胁。另一方面,美国也在试图通过在俄乌问题上的操作,来转移国内民众对一些国内问题的关注,同时向国际社会展示其作为世界大国的“领导力”。
但是,美国这种做法也带来了诸多风险。在军事层面,如果真的采取军事行动,将使俄乌冲突进一步升级,可能导致更多无辜民众伤亡,也会让美国陷入一场不必要的冲突泥潭。在国际政治层面,美国前后矛盾的表态,让其国际信誉受到损害。国际社会对美国的真实意图产生怀疑,这对于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是一种削弱。而且,美国这种利用冲突来达到自身目的做法,破坏了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违背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特朗普(资料图)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一直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中国始终主张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倡导通过对话和谈判来解决国际争端。对于俄乌冲突,中国呼吁双方保持克制,通过和平谈判来寻求妥善的解决方案。中国的这一立场,得到了国际社会许多国家的认可和支持。中国的态度体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与美国在俄乌问题上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美国在俄乌问题上的表态和行为充满了不确定性和矛盾。万斯言论的风波只是一个缩影,背后反映出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复杂心态和战略考量。而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推动国际和平与稳定,为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国际社会期待美国能够从维护世界和平的大局出发,以更加负责任的态度来处理俄乌问题,而不是一味地采取强硬和不稳定的举措。只有通过平等对话和协商,才能找到解决俄乌冲突的根本之道,实现地区的和平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