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作为山东省主席的韩复渠陪同蒋介石来到济南城的珍珠泉游玩时留下了一张罕见合影,镜头中,蒋介石身着中山装,面露微笑,而他身旁的韩复渠则似笑非笑,心不在焉,从这两个人的表情处便可以发现,二人已貌合神离,彼此之间已有了间隙,这就为韩复渠8年之后在汉口,被蒋介石下令枪决埋下了伏笔。
韩复渠陪同蒋介石来到济南城的珍珠泉游玩时的合影
韩复渠本是西北军阀首领冯玉祥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在中原大战中,韩复渠倒冯投蒋,致使冯部全线瓦解,不战而败,战后,蒋介石按照先前的约定,不仅将韩复渠提拔为西北军政总指挥,还将其任命为山东省主席。
蒋介石本以为给予韩复渠高官厚禄,韩复渠便会老老实实的听从自己的安排和调遣,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韩复渠在出任山东省主席后,便截留地方税收,扩充自己的军队,以“山东王”自居,这就让蒋介石对韩复渠心生不满,二人开始明争暗斗了起来。
韩复渠和下属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国民政府各派系的军阀人物纷纷表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而作为山东省主席的韩复渠则是选择发电公开支持张学良和杨虎城,首倡各省“自治”,想要趁着蒋介石被扣之际,将山东省彻彻底底地变成自己的地盘。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返归南京之后的蒋介石在获悉韩复渠先前的表态后,愤怒不已,越发的嫉恨韩复渠。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任命作为山东省主席的韩复榘为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率领麾下所属部队在山东构筑工事,抵御日军的工事。
同年冬季,日军集结优势兵力进攻山东时,韩复渠起初率部拼死抵抗,但无奈日军的炮火占尽了优势,使得韩复渠部伤亡太大,而就在双方激战正酣时,蒋介石竟下令调走了韩部所属的炮兵部队,这使得韩部的战斗力大打折扣,韩复渠见蒋介石竟来了这一手,为了保存实力,韩复渠便弃守济南城,率部后撤,不再抵抗日军。
韩复渠弃守济南城后,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发来电报,对他进行了质问,要求他必须死守泰安,挡住日军的攻势,韩复渠这边则根本不听,选择一退再退,弃守黄河泰山等天险,致使日军轻而易举的便攻占了泰安等地。
蒋介石见韩复渠在关键时刻不听军令,弃守山东多地,导致战局不利的局面出现,这就让蒋介石对韩复渠起了杀心。
韩复渠戎装照
1938年1月11日,蒋介石以在开封召开军事会议为理由,召韩复榘来河南开封开会,韩复榘这边则为了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带了一个警卫团,乘着铁甲车来到了开封。
韩复榘到了开封城后,被安排来到了河南省政府门口,侍从室主任钱大钧则是早早在此等候相迎,两个人简单含蓄了一番后,侍从室主任钱大钧便示意韩复渠带来的三名卫士全部待在接待处等候,自己则带着韩复榘去室内开会的地方。
韩复渠这边则没有多想,跟着侍从室主任钱大钧径直走进了室内,二人走了一阵,来到会议室的门口,会议室门口则有几个岗哨人员要求韩复渠将配枪上交,代为保管,等到会议开完之后,便一律归还。
韩复渠这边并没有多想,以为这是例行规定,便将随身携带的两支配枪交给了几个岗哨人选,就当韩复渠把配枪上交的那一刻,军统的人出现了,这就让韩复渠感觉情况有点不对,一下子紧张了起来。
韩复渠这边为了缓和自己的紧张情绪,便与领头的军统头目说起了话,而就在他开口说话之际,这位领头的军头头目身边的军统人员突然出手将韩复渠给制服了,然后宣读了蒋介石对他的抓捕命令,就这样,韩复渠在这个会议室门口被军统的人给带走了,完全没有给韩复渠任何反抗的机会。
影视剧中韩复渠被抓的镜头
韩复渠被军统的人带走后,用火车直接押送到了武汉去关押和受审,则韩复渠带来的警卫团则是被刘峙派兵给缴了械。
随后,蒋介石在开封召开的军事会议上宣布革除韩复渠所担任的全部职务,并命令高等军事法庭对其进行审判。
韩复渠被抓捕之后,他的家里人则立即展开营救活动,并筹措了活动经费,四处托人,他们先后找了冯玉祥等人,但这些人无一人愿意出面求情。
1938年1月19日,军事法庭对韩复渠进行了提审,当时担任审判长的何应钦对韩复渠进行了问话和审判,而韩复渠始终笑而不语,不做回答。
随后,作为审判长官的何成濬进行了发问,询问他为何不按照命令,坚守抗敌,反而擅自退却呢?
韩复榘这边听后,十分不屑地大声说道:“山东失守我来负责,那么南京失守谁来负责呢?
韩复渠的此话一出,何应钦,何成濬等审判人员面露难堪之色,不再就这个问题询问韩复渠。
其实,蒋介石这边早就将韩复渠判了死刑,开这个军事法庭审判韩复榘,也仅仅只是掩人耳目。
1938年1月24日,在湖北武昌市平阅路一座关押犯人的小楼上,军统特务将正在楼上休息的韩复渠骗到了楼下,趁着韩复渠下楼之际,掏出枪支,对韩复渠连开数枪,将其枪决于此处。
韩复渠在这里被枪决后,标志着蒋介石与韩复渠的恩恩怨怨与矛盾就此画上了句号。
事后,一些与韩复渠私交比较好的国民党高官和将领劝说蒋介石将其厚葬,蒋介石这边考虑到在中原大战时,韩复渠曾支持和帮助过他,便听从劝说,将韩复渠安葬于豫鄂交界处的鸡公山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