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年代,我们的摄影师,还在使用海鸥、凤凰、珠江国产相机,以及公元、乐凯黑白胶卷。
而那时的外国摄影师,已经在使用徕卡、尼康、佳能顶级专业相机了,以及柯达、富士彩色胶卷了!
尽管在60-70年代,还比较少外国摄影师来中国旅游摄影,但“很少”并不意味着没有!近年来,大量外国摄影师拍摄的中国照片,已公开出现在各大博物馆、收藏机构。
下面,就来欣赏一批罕见的彩色老照片,大多都拍摄于60-70年代,距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
60-70年代,人们的衣着非常朴素,没有穿西装、T恤衫的,大多还在穿中山装、衬衫、背心。
那个时候,有的人家连个厨房也没有,就在家门口搭一个灶,靠烧柴度过了漫长的一生。
60-70年代,还没有出现超市、便利店,当时还叫供销社。卖的东西价格实惠,从来没有假货。
那个时候,文盲率还比较高,能读中专、高中就算一个文化人了!
北方人不种水稻,而是大面积栽种小麦。当时没有大型收割机,农忙时节会请外地的“麦客”来帮忙收割。
60-70年代,街头的一块宣传画,上面写着“保卫和平生活,让孩子们幸福的成长”。
这是从高处俯拍的一张街头照片,可以发现,公路上一辆汽车都没有,大多是步行的市民,偶尔也有几辆自行车。
在东北的“北大荒”,下乡的知识青年,正在搭建房子。他们把书本上的知识,运用于劳动实践。
70年代,有录音机的家庭还十分罕见,多数人家只有收音机。进入80年代,录音机才开始进入千家万户!
60-70年代,很多人都从未见过外国人。外国游客举起相机拍照时,很多路人纷纷过来围观。
那个年代的商店,居然是这个样子!店门口写着“公私合营瑞丰南货”几个大字。
那个年代的小朋友,看上去活泼可爱的样子。这应该是大城市的孩子,因为衣服上看不到补丁。
在西北地区,还有很多农民骑骆驼,给人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
60-70年代,高楼大厦极为罕见,即使是城市的房子,也感觉比较破旧。
那个时候,邻里之间关系比较密切,经常聚在一起话家常,小朋友之间也很熟悉。
那个年代的深圳,还是一个小渔村,这是罗湖口岸附近的火车站,拍的一张罕见彩照。
农民们正在田地里浇菜,虽然没有抽水机,但田边有水沟,灌溉系统非常发达!远方有一座水塔,充满了年代感。
以上,就是外国摄影师镜头里,60-70年代的中国。由于外国人的摄影观念不同,而且使用的是更高端的相机和彩色胶卷,因此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半个多世纪前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