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南海局势却不见“年味”,反而火药味十足。美国海军的“卡尔·文森”号航母战斗群最近高调出现在南海,试图通过炫耀武力继续施压中国。这是美军在地区军事部署上的一贯套路,但在这个时间点上,更像是一次故意秀肌肉的“挑衅”行为。而这次,美国不仅自己来了,还叫上了法国“凑热闹”,两艘航母的靠近让局势再添一把火。看似声势浩大,但这背后反映的却是美国对中国军事崛起的忌惮与无奈。
美国一直视南海为其“秀肌肉”的舞台。每当中美博弈升级,南海就成了美军炫耀军事实力的重点区域。这次“卡尔·文森”号上,搭载了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并开启了所谓的“杀人蜂”模式,满挂9枚空空导弹,号称为“解放军量身定制”。表面上是气势汹汹的威慑,实质却透露出对解放军歼-15舰载机的忌惮。超级大黄蜂虽然看上去火力足够强,但美国媒体的各种宣传却更像是为其“信心不足”撑场子。
事实上,F/A-18E/F超级大黄蜂虽是美军的王牌四代机之一,但其综合性能比起解放军的歼-15舰载机仍然略逊一筹。歼-15不仅在航程、火力配置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还通过不断升级拉大了技术代差。比如,在2024年航展中亮相的歼-15T(弹射型舰载机)和歼-15DH(电子战型舰载机),进一步巩固了解放军在舰载机领域的优势。相比之下,美军为了应对歼-15,只能通过外挂标准6舰空导弹来“救急”。但这种“补救”措施更像是因技术不足而被迫采取的无奈之举。
美国的焦虑还不仅体现在四代机领域。美军引以为傲的五代机F-35C在南海的部署中同样暴露出了尴尬问题。由于设计局限,F-35C的内置弹舱载弹量不足,为了提升火力只能外挂导弹。但外挂模式直接削弱了F-35C的隐身性能,令其在战场上的优势大打折扣。也就是说,美国海军的五代机正在面临“隐身”和“火力”难以兼顾的两难困局。F-35C在“卡尔·文森”号上的部署看似给南海局势带来更多威慑,但实际上却是美军不得不承认设计缺陷的尴尬举动。
透过这次“卡尔·文森”号航母南海部署,美国试图掩盖的并不仅仅是舰载机性能的落后,还有其军事霸权地位被削弱的担忧。在过去数十年中,美国靠着其航母舰队在全球范围内横行,但随着中国海军的发展壮大,特别是包括国产航母、舰载机在内的海军航空力量逐渐走向成熟,美军赖以维持威慑力的技术优势正在被逐步蚕食。这也不难理解,为何美国这次动作如此高调,却又处处透露出“小心翼翼”。
美国的霸权心态决定了它不会轻易放弃在南海的挑衅,但面对解放军海军的快速崛起,美军的心理落差愈发明显。从超级大黄蜂的火力强化到F-35C的外挂设计妥协,这些细节都暴露了美军对自身技术优势逐步丧失的焦虑。尤其是在歼-15T和歼-15DH问世后,美军的舰载机已经无法做到“全面压制”。而这次“卡尔·文森”号航母带着“杀人蜂”模式在南海炫肌肉,恐怕更多的是试探,也是对中国空中优势的间接承认。
美国自以为一次“秀肌肉”的行为,却让其隐患与焦虑暴露无遗。毕竟,在今天的南海,美国的航母已经不是过去那个绝对的“王者”。解放军的航母舰载机力量、南海区域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正在形成全方位的优势。对于美国来说,越来越难以通过单纯的武力展示继续维持其在南海的主导权。
写到最后小编想问:面对美军一边高调威慑一边小心翼翼的试探,你觉得这是否反映了它在南海的真正意图?美国会如何调整它的“霸权策略”?快来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