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糯甜美的无锡茭白,种植技术曾经传男不传女

老梁历史 2024-12-03 10:16:40

茭白是我国的特产蔬菜,以长江流域为盛。太湖之滨的无锡,所产茭白,与肉骨头、油面筋、泥阿福一样驰名,正宗的无锡茭白特点是糯、嫩、纤维少,味鲜甜,以前春秋两熟的上市时间正好是蔬菜供应淡季,又逢端午、中秋、国庆期间,因而备受无锡市民欢迎。

茭白

据《太湖备考》记载,无锡茭白在清乾隆年间在城南太湖边上即有栽培,大规模种植始于城北的梨花庄(今属梁溪区黄巷街道),梨花庄是一个大村,约太平天国起义前开始种植茭白,村北还有一座庙(原梨庄小学校址),庙里有个猛将殿,殿内供奉猛将神,被当地老百姓奉为“茭白老爷”,每逢农历五月十日,茭农在庙里演戏筹神,热闹非凡。

太湖风景

当时无锡茭白种植仅限于梨花庄以及附近的高长岸(民丰村)和黄泥头(广益乡勤丰村)三村,三村村民把茭白种植技术视为专利,其他地方不可染指,并且约定种植技术传子不传婿。

清末民初,黄泥头村一位农民叫金阿丘,偷偷把茭秧传给管巷(广益乡丁村)一个亲戚,被发现后,全村百余户人家起来反对,把金阿丘用铁链锁在村上观音堂内,并将管巷已种好的2亩茭田全部坌掉,双方都请了图董大打官司,官司了结以后,禁例从此打开,附近村庄相继引进种植。

田地被毁

最初,茭白只在无锡城内销售,清末,随着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开始运销外埠,栽培者日众,民国年间除外销上海、南京以及邻县外,还远销香港。

解放后,随着农业合作化的发展,茭白生产纳入国家计划,无锡郊区种植面积长期保持在2000亩左右,产品以外销为主,外销占产量的80%-90%,上海为主销之地,后来,上海和省内外许多城市都来引种,每年输出茭苗80-90万吨,并请茭农到当地作技术指导,由此,无锡茭白在全国许多地方深耕落户。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