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砖该怎么选?业内人士提醒,不想被坑就得注意这四点

卿卿说家居 2025-02-15 13:19:17
前言

买瓷砖,很多人都觉得选择看似简单,选个颜色、花纹,价格合适就好。

但你可知道,在选瓷砖的过程中,很多隐藏的“陷阱”往往让你蒙在鼓里。

到底哪些环节最容易让人“中招”?接下来这四个关键点,你绝对不能忽视!

瓷砖尺寸和厚度

选购瓷砖时,除了关注瓷砖的美观度,我们还要特别注意瓷砖的尺寸和厚度。

一般来说,同等面积下,厚度越大的瓷砖,其强度和稳定性就越高。厚度在9-11mm之间的瓷砖,质量相对过关,能够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空间对瓷砖厚度的要求是有所区别的。厨房和阳台等需要承重的区域,对瓷砖的厚度要求会更高一些,最好选择12mm及以上的瓷砖,以保证足够的强度。

而对于墙面等无需承重的区域,9mm左右厚度的瓷砖就完全可以胜任了。

另外,在选购时还要警惕某些商家为了降低成本,推出的超薄瓷砖。

这些厚度在6mm以下的瓷砖,其强度和耐用性都难以保证,非常容易出现破损问题,不建议大家选购。

吸水率

吸水率是评判瓷砖品质的一个关键指标。

简单来说,吸水率越低,意味着瓷砖的致密度越高,孔隙率越低。这种高密度、低孔隙率的特点,赋予了瓷砖更加优越的物理性能。

首先,低吸水率的瓷砖强度高,不容易变形,能够经受较大的外力冲击。

其次,低吸水率使得瓷砖不易吸附污垢,清洁起来更加容易。

再次,低吸水率的瓷砖防水性能好,不易产生裂纹,使用寿命更长。

如果瓷砖的吸水率过高,就容易产生很多问题。高吸水率意味着瓷砖本身孔隙率大,容易吸附灰尘污垢,清洁难度大。

同时,大量的孔隙还为细菌滋生提供了条件,存在一定的卫生隐患。久而久之,高吸水率的瓷砖就容易出现空鼓、爆釉、裂纹等现象,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

需要注意的是,针对不同的使用空间,我们对瓷砖吸水率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在卫生间、厨房等水量大、湿度高的区域,我们要尽量选择吸水率在0.5%以下的瓷砖。

客厅、卧室等相对干燥的区域,吸水率控制在3-6%之内即可。

瓷砖的计价单位

很多人在选购瓷砖时,都容易直接被价格所吸引,认为价格低的瓷砖就一定更加实惠。

在瓷砖市场上,最常见的计价单位有两种,一种是按块计价,另一种是按平方米计价。按块计价时,我们要特别关注瓷砖的规格尺寸。

以800*800mm的瓷砖为例,每块的面积是0.64平方米,如果其单价是100元/块,折合下来平米单价就是156元。

而同样规格的瓷砖,如果标价为150元/平米,虽然看起来比100元/块要贵,但实际算下来每块的价格只有96元,反而更加便宜。

在对比不同品牌、不同规格瓷砖的性价比时,一定要先换算成统一的计价单位,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损耗率

选购瓷砖时,除了要比较瓷砖的性价比,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因素,那就是铺贴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耗问题。

损耗率是指瓷砖铺贴时,实际使用量与理论用量之间的差额。它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隐形成本。

在实际的铺贴施工中,瓷砖的损耗可以说是在所难免的。

为了让瓷砖能够严丝合缝地铺贴,我们难免要对瓷砖进行切割。在切割过程中,部分碎片可能无法再次利用,从而造成了一定的浪费。

此外,在开孔、打磨等操作中,也难免会有一些瓷砖报废。瓷砖铺贴的合理损耗率大约在5-15%之间。

因此,我们在计算瓷砖用量时,一定要在理论用量的基础上,再额外增加一定比例的损耗量。这个比例可以根据实际的铺贴难度、瓷砖规格等因素来确定。只有足额购买,才能避免瓷砖不够用的尴尬。

我们可以先求出房间的地面面积,然后除以瓷砖的单块面积,就能得出铺贴该房间所需的理论块数。在此基础上,再根据预估的损耗率,适当增加购买量即可。

品牌瓷砖的选购建议

在瓷砖市场上,品牌效应相当明显。那些知名品牌的瓷砖产品,往往要比普通品牌的价格高出不少。这种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品牌溢价"。

品牌瓷砖之所以能够卖出高价,除了产品本身的品质因素外,还有品牌宣传、门店运营等多方面的成本。知名品牌往往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广告宣传,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他们在门店装修、售后服务等方面也会投入更多,这些成本最终都会体现在产品的价格上。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价格越高的品牌瓷砖,其品质就一定越好。

在选购时,我们要理性看待品牌溢价现象,既不能盲目崇拜大品牌,也不能一味追求低价。

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自己判断瓷砖的品质。只有建立起独立的品质判断力,我们才能在品牌溢价的迷雾中,找到真正物有所值的好瓷砖。

自主判断瓷砖品质的方法

与其一味地追求知名品牌,倒不如学会自己判断瓷砖的优劣。除了前面提到的厚度和吸水率指标外,我们还可以从外观质量上对瓷砖进行把关。

首先,我们要观察瓷砖表面是否平整光滑,有无明显的凹凸不平或划痕。

一般来说,表面平整度好的瓷砖,其生产工艺和品质控制就更加严格。

其次,我们要留意瓷砖的色泽是否均匀一致,同一批次的瓷砖是否存在明显的色差。色差小,说明生产原料和烧制工艺更加精良。

再次,我们还要查看瓷砖的纹路是否清晰自然,有无色块、斑点等瑕疵。

除了外观检查,我们还可以向商家询问一些专业的质量指标,如耐磨等级、抗污系数、抗冻性等,然后拿不同品牌的数据来对比。

通过综合评估,我们就能选出品质和性价比都占优的瓷砖产品。

瓷砖的日常保养

定期清洁:要定期用清水或中性清洁剂清洗瓷砖,保持表面清洁。

防止硬物撞击:避免硬物直接撞击瓷砖表面,以免造成破损。

及时修补:如果瓷砖出现裂缝或脱落,要及时修补,防止问题扩大。

避免强酸强碱:不要用强酸强碱的清洁剂清洗瓷砖,以免腐蚀表面。

防滑保护:在容易滑倒的区域,可以铺设防滑垫等,提高安全性。

结语

选购瓷砖看似简单,实则大有学问。我们要学会从瓷砖的基本属性、种类特点、关键指标等方面,全面评估瓷砖的品质,而不是盲从价格或品牌。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