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知道,高中选科的硬标准是学生的成绩和能力, 软标准才是学生的兴趣和专业就业方向,千万不要先定就业方向,而对学生的能力和成绩视而不见。
避坑1、不要用中考成绩去衡量高中选科。初中各科考法, 特别是物化和高中区别是巨大的。真正比较有参考的高一开学后的二、三次考试。
避坑2、别盲目跟风重点高中/未来能去985211或者至少是双一流大学的同学来选物化生或者物化政。
非重点高中的普通同学, 无脑式的跟风选理科, 到了高三才发现自己物理化学只能考30、40分怎么办? 选物化对学生的数理能力要求很高, 很多人只听说理科专业好就业好, 要学计算机, 学理工科就能好找工作。但如果连一本都考不上, 就算学个计算机又能怎样? 可能还不如专科生,专科生至少有一门技术在手. 而且未来底层的理工科大部分都会被人工智能代替, 要走就要走高端, 走不了高端, 就算学了理工科可能也很难找工作。
避坑3、用数学成绩定基调。如果数学60/70分都没有, 那基本就是没有数理思维, 就千万别选物理了更别选化学; 数学能上80/90分, 可以考虑物理但不能选化学, 数学能学到100分以上, 物化才可以同时考虑。
避坑4、逻辑能力差的慎选政治。不要以为政治是文科, 光背诵记忆就行, 高中政治的哲学和逻辑会比较绕, 如果自认为逻辑能力差的学政治会比较吃力。
避坑5、物化双选, 理工农都可以报考, 加一门生物就多一门医学; 选物化政少了一门医学, 但多了军警院校, 还有政治学行政学等政治相关专业;现在中医报考也需要物化生, 不是之前文科也可以。
避坑6、现在物化如果不捆绑选, 就是老高考的文科生。老高考选物理能报考很多专业, 但现在这些专业只留给了物化捆绑选的学生, 所以现在选物理+历史, 物理+政治, 都是文科生。
物理+政治比文科生多一门金融工程专业; 史政捆绑就是纯文科生的专业方向, 汉语言、思想政治、金融财会类专业, 当然读师范也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如果孩子刚进高一, 不要先急于选科,重点精力建议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 高一还是重点放在语\数\外三大主课上;
☆ 早定方向, 早点分配时间偏重学, 发挥先发优势;
☆ 尽早打造出一科优势学科, 目标是高考总分最大化, 不是现在总分最大化。先完全搞懂一科的提分逻辑, 自己才能真正知道做什么事情可以有效提分;
☆ 越是自己不喜欢的学科越是要逼着自己去提分. 比如数学135了, 再提分到140分也就多5分, 但英语才100分, 逼自己一下提高到120分就能提高20分, 提分性价比就出来了;
☆ 高中不能有弱项, 如果有弱项, 高一高二抓紧补, 到了高三就晚了, 高三都是复习和冲刺, 短板效应会让学生未战先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