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堆吵嚷的信息流里,终于厘清了事件的源头。
21岁的男孩胖猫,在最好的年纪里,赚到了50多万。按这个财富累积进度,他未来的人生有很多种正向的可能。
他却倾囊相赠给所谓的“女友”,在被分手后选择在重庆大桥一跃而下。
估计他自己都没想到,自己的死亡会引发网络上如此巨大的热度。
百科迅速收录“胖猫”词条,无数人为他痛心疾首、义愤填膺,一边倒的同情之下,将胖猫情殉本身,推到了一个本不该到达的高度。
更多的声音脱离了本应关注的生命教育、价值观教育、健康的亲密关系……
而是丧失了理智,几乎成了发泄般的二元对立,陷在性别对抗中的网友们,只看到性别,却看不到“人”。
钱是自愿给的,江是自愿跳的。
但胖猫的遭遇被不断拔高,他逐渐被优化成一个完美的受害者:纯情痴心,善良柔软。跳江前将仅剩6.6万余额转给女友,被解读成”生前最后的绝望与倔强”。
对于一个逝去的年轻生命,不应过多置喙。可真没必要上升到“纯爱战士”、“纯粹的人”这些高尚的高度,这是一种基于同情的捧杀,从而消解了整个事件所传递的严肃性。
胖猫被一窝蜂的纪念和祭奠,拨开这种狂热的情绪渲染,内核是再狗血不过的“杀猪盘”,还有年轻人脆弱的生命价值!
理性地看待“胖猫事件”,更应关注的是它留给现代人对于社会现象和人性的几点警示。
“网络世界”主导下的社会化不足胖猫在虚拟游戏里世界是所向披靡的“战神”,然而在现实世界里却是个卑微的宅男。
日本有位社会学者曾提出,当代青年人在精神生活方面有比较高的欲求,即:
“共感欲求”、“收集欲求”、“显示欲求”、“自律欲求”、“创作欲求”、“归属欲求”。
当这些欲求在现实生活的压力下无法得到满足时,年轻人更倾向于诉求于网络。
在“虚拟社区”里,普世的阶级和规则秩序不再成为制约,个体的差异被消解,很多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欲求能够轻易实现。
但是,世界本就是参差的,失去了与他者的比较和联结,人就丧失了主体性,认知能力会随之下降。
胖猫的收入来源是游戏代练这个职业,虚拟世界的“社会回馈”和现实表达是脱节的。
游戏虚拟世界沟通,也是非现实的接触。
代练给钱,遵守约定成俗的“口头契约”,夹杂着表情包和颜文字的交流,会传递一种失真的友好环境。
当这种虚拟生活成为一个人日常的主体,长期远离正常交流,脱离社会是必然的。
不管是游戏中的恋情、还是网络恋爱,或者是纯粹对二次元纸片人的着迷,对自我情感建设来说都是欠缺的,正常的性心理需求被剥离且被压制,虚拟世界的金钱往来,也会导致对现实消费没什么认知。
胖猫凭借高超的技术在游戏里可以收获许多拥趸,送装备也好、带打也好,情感的交流和回馈非常直观。
所以他给网恋女友不断的转账,单纯的以为付出就有回报,对现实社会的人性缺乏基本的警惕。
但凡有精力关注当下的社会现象、民生信息,也能明白爱情不是简单的“以物易物”,用钱来获取回应并不是健康亲密关系的常态。
一方面是能够在两年赚取50多万的优秀综合能力,一方面却是由于社会化不足导致的心智稚化,胖猫遇到的问题,相信现实生活里不乏存在。
建议这样完全虚拟社交化的“宅男”群体,适度走出家门,这样才能更积极地面对真实的社会。
被物化的情感当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价值观念过快地迭代,来不及沉淀,便会流于浮躁和物化。
陈丹青有次去乌镇的路上,看到一个高档购物中心的广告牌,巨幅海报上只有一个时尚女孩,配上醒目的文案:
“爱我,带我去XXX(商场名)”。
陈丹青直言“这样的价值观太可怕了,那穷的男孩怎么办?它让女孩真的相信这件事——你爱我你帮我买!”
商品经济的渗透无孔不入,一些年轻化的网络平台,不厌其烦地将爱情、亲情等,同金钱价值挂钩,似乎只有花更多的钱,才能印证真实的情感。
不说一年里的情人节、白色情人节、妇女节,七夕节、圣诞节,现在甚至连儿童节都不放过,都成了必须要买要送的节日,再加上相识纪念日、农历生日、阳历生日、农历换算成阳历的生日、双十一、双十二……
感情一份份被清晰地物化,男性必须自觉地为这些噱头买单,否则就是失职和不配得。
在潜移默化中,这种扭曲的价值观成为一种正确。
如果用美貌与财富来配比,那么越是美貌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财富来相称。
倘若一位男性在体貌上欠缺,他在婚恋市场上就需要更高的财富值来拉平差距。
信息流通速度加将贫富差距一览无余地暴露出来,这加剧了多数普通男性的求偶焦虑。
胖猫必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在金钱上近乎谄媚的付出,只不过社会化程度过低导致认知不足,看不清对方根本不准备回馈,做不到及时止损,天真的以为用生命能唤醒对方的感动!
拜金、捞女,都是社会化的产物。
这样的人必然存在,因为有她们生存的土壤。但不能代表整体的女性,就像PUA女性的男性也不是男人群体的代表。
我们可以痛斥这一撮人,她们既然选择这条好走的路,必然需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但请记住,不要因为单一事件而无限上升,将个体的行为泛指为性别符号,这是偏激且有失公允的。
敬畏生命从爱己开始其实传统文化对于生命的教育是有些消极的。
千古流传的爱情多数是悲剧,譬如梁祝、牡丹亭、孔雀东南飞,“殉情”成为了爱情里面的悲剧美学,触动人心。
年轻人未多经历世故人情,对社会的认知很扁平化,因为不识乾坤大,所以尤其固执。
过了而立之年的人,很难共情胖猫的行为,更不理解那些“悲切的悼念者”。
因为以人生的广度来看,爱情只是微末的一部分,那种明眼人一下就看透的“杀猪盘”,还上杆子去散尽钱财、要死要活,真的是活得太浅了,来不及去体会生命的深邃。
现在总批评原生家庭,胖猫的原生家庭或许缺失,不过尚有爱他的母亲、姐姐、妹妹,为一个浅薄无脑的“爱”字,将她们全抛诸脑后,是没有责任感、没有勇气的行为。
多少人忍受现实的重压依旧努力活着,年轻的生命却草率地定格在21岁。
想到《少年维特之烦恼》里,年少的维特倾心少女绿蒂求而不得,他陷入尴尬和痛苦里难以自拔,最后在煎熬中默念着“绿蒂!绿蒂!别了啊,别了!”以死殉情。
如果换成是青年维特或者中年维特,大概率会有不一样的选择。
蒋勋先生评贾宝玉跟林黛玉的爱情时曾说:“少年时期爱的那个人,是分分钟可以为他而死的,好像在那会会觉得只有我们的爱情是最轰轰烈烈的。可是随着年纪越大,人的欲望越多,这种念头就很少人有了。”
年轻男孩都会有一段特别单纯真诚,将爱情奉若神明的时间段,这时碰到一个心术不正的人,真的是人生里的灾难。
归根结底是家庭和社会缺乏敬畏生命的教育,“敬畏生命”至少有三重含义:先爱己、再爱人、最后才爱万物。
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那么爱己,便是认识到自己与生俱来的软弱、无能、丑陋……接纳自己、完善自己,去体验更多的明天,就能放下今天的执着。
“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
-End-
看古今世事,读书中天地,欢迎关注
明星八卦、糟粕短剧、快餐文章,拥趸千千万。理性思考的优质文章却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