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女排“功勋教练”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农村球员,到成为中国女排的功勋教头
他的人生道路曲折离奇、波涛迭起
他是如何一步步走过重重阻碍,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之路的?
陈忠和出生于1957年,福建漳州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小时候,他就爱上了排球运动,全靠父亲带着他观看比赛而培养的兴趣。别的孩子玩耍时,陈忠和就拿着个破旧的球在家门口练习托球击球,直到晚上天黑下班的父母把他拽回家。
虽然个子不高,但陈忠和运动细胞异常发达,加上对排球的纯真热爱,很快就进入了学校排球队开始专业训练。当时的教练徐莲蒲曾说:“陈忠和做什么事都格外勤恳认真。”
高中毕业那年身高只有1.78米的他,无缘进入福建男排主力,但陈忠和并没有被这点挫折击垮。他下定决心要在排球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哪怕只能做一个替补队员。
1979年,22岁的陈忠和被调入女排国家队任陪练,从此与女排结下了不解之缘。尽管身份卑微,但他用自己的勤勉严谨和对排球的虔诚热爱,很快就赢得了主教练和队员们的信任。这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让陈忠和更加坚定了从事排球事业的决心。
作为一名默默无闻的陪练,陈忠和的事业平平无奇。直到1989年32岁那年,他才终于被委以重任,出任福建女排的主教练。就在陈忠和事业小有起色之际,人生的无情捶打突然而至。
1992年,他32岁的妻子王莉莉在一场车祸中不幸离世,陈忠和当时正抚养着一个4岁的女儿,一下子就成了单亲爸爸。妻子的去世无疑是他人生最大的打击,当时的陈忠和曾在喝醉酒的深夜痛哭落泪,痛不欲生。如果不是好友郎平的开解和支持,他简直不知会走向何处。
命运的玩笑始终没有停下,接下来的几年,陈忠和接连经历了哥哥去世、母亲瘫痪等重大变故。他陷入了人生的最低谷,身心俱疲,虽然排球事业依然在平平稳稳进行,但内心创伤让他对此无暇顾及。
就在陈忠和一蹶不振之际,上天似乎终于决定开一扇小小的生命之窗。1995年,独身多年的他迎娶了自己的徒弟李东红,虽然年纪尚轻,但李东红对陈忠和呵护有加,包办了家中的生活起居。有了她的照料,陈忠和渐渐重拾了生活的力量,走出了人生的重重阴霾。
找到生活的力量后,陈忠和沉浸在了排球的汪洋大海中。在亲密战友郎平的鼓舞下,他的工作热情被彻底点燃。2000年,郎平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陈忠和成为她的主要助理,两人并肩作战。
就在这时,中国女排的整体实力已大不如前,队员阵容渐趋老化,新人还未能完全补足梯队。加上技战术训练存在严重滞后,球队正处于一个被动低谷。面对如此困境,郎平和陈忠和亲自挑起了重振雄风的重任。
他们打破旧有僵化的训练模式,采取了一系列大胆创新的改革措施。包括引入科学化训练、提高强度、严格作风等,努力将球队朝着职业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这些改革虽一时引来不少质疑声音,但两位教练并未气馁。
身为好友,郎平和陈忠和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就如亲姐弟一般。两人用坚韧的意志和执着的决心,一点点重塑整个球队的面貌,终于渐见成效。2003年,中国女排在世界杯赛上重夺冠军,让国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2004年雅典奥运会,注定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个赛事。在郎平和陈忠和的指挥下,中国女排展现出了气吞山河的顽强实力,一路过关斩将杀入决赛。最终在总决赛中,她们以3:2逆转战胜劲旅俄罗斯队,夺得了奥运会女排金牌。
现场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欢呼,陈忠和和郎平热泪盈眶。这一刻,将他们数十年的夙愿和渴望凝聚其中,也昭示着中国女排重新登顶世界之巅。
多年的艰辛与磨砺,终于在这一刻换来美好的结果。对陈忠和来说,夺得奥运金牌是他毕生的梦想,也是对曾经的无数质疑与嘲笑做出最好的回答。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球员,到被人耻笑、被人质疑,再到最高领奖台,陈忠和诠释了“坚韧”二字的真谛。
他想起了年少时的理想憧憬,想起妻子王莉莉生前的嘱托,也想起一路走来的艰难困苦。曾几度想放弃的他,最终还是一次次重拾希望、阔步前行。如今的成就,不仅是对自己的一个回报,也是对亲人的一种无声回报。
退役后,陈忠和回到了福建老家,与妻子李东红和儿女团聚,安度晚年。尽管过往辉煌,他却一直保持谦逊有礼的做人风范,对每位亲朋好友都充满善意。在好友的劝说下,陈忠和将自己的传奇经历汇编成书,出版了一本自传。字里行间,洒落着一个朴实之人的人生智慧。
人生就如陈忠和所走过的路一般,阳光和阴霾总会交替来临。面对命运的捶打,关键是要怀一颗永不言败的坚韧之心,这正是陈忠和一路走来的真实写照。
从农村少年到成名球员,从普通陪练到功勋教头,从受人耻笑到手捧奥运金牌,他的人生历程跌宕起伏、坎坷不平。但正是凭借着百折不挠的韧劲儿,他终于突破重重阻碍,登上了人生的最高峰。
如今的陈忠和,在退役多年后的晚年重拾了写作这一新的人生事业,并且在其中收获了新的乐趣。他的足迹遍及祖国各地,无论到哪里都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和追捧。不知多少年轻人被他的传奇人生故事所感染和激励,从而重拾了自己的理想追求。
我们应当发自内心敬佩陈忠和,学习他那种积极乐观、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用自己的双手抓住人生,在逆境中奋勇向前。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之路才会光芒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