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用粮食将苏联打趴下,又升级“粮食战”对付中国,却毫无作用

渊泽之观 2024-04-09 17:06:25

二战后的美国为了重塑世界秩序,便尝试在能源、教育、科技、医学,甚至是粮食领域都确立自己的“霸主”地位。

而美国的确使用了粮食危机将苏联打趴下,但当美国再用“粮食战”的套路去对付中国时,中国却能安然无恙。

粮库空虚,苏联之痛

20世纪30年代,美国制定了针对全世界的粮食作战计划。这个计划的背后支持者是美国东海岸的各方财阀,如洛克菲勒家族。

美国国务卿认为,正因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因而才会和一国的政治、经济、人口等问题交织在一起。

于是,美国就将粮食“政治化”了,用作外交上的“武器”。

美国除了用粮食在第三世界中赢得话语权外,也用这项计划来对付过苏联。

众所周知,二战结束后的世界并不只是美国一家独大,有着强悍的苏联。

由于两国采用的是不同的意识形态,冲突一触即发。又因刚结束热战,全球渴望和平的缘故,美苏两国就只好用冷战来对抗和打压对方。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就对苏联输出了“粮食计划”。

虽说苏联地广,可由于这个阶段苏联将国家发展重心都转移到了工业发展,极大地抑制了国内的农业生产。这也是为何在冷战初期,苏联会向经互会的成员国提出要进口粮食500万吨的需求。

为了解决粮食内需,苏联也开始积极推动与美国改善贸易关系,因为只有如此,苏联才能尽可能获得多的美元外汇,以供购买粮食。

狡猾如美国当然也察觉到了苏联的“隐藏”需求,于是就用粮食去迫使苏联在犹太人移民一事上让步。

二战后的苏联政府采取的是反犹太复国主义政策,如此就会损伤了苏联境内犹太人的权利,致使犹太人纷纷跑向了西方。

美国的犹太人见状就开始在美国游说,收了好处,美国就要求苏联不再歧视移居到苏联的犹太人。

苏联也同意了这份“附加协议”,毕竟国内的粮食危机更为严峻。但答应是答应了,苏联却并未照做。另外,在1973年苏联因石油牟得了高额外汇,更不将与美国的这份协议放在眼里。

这件事也让美国很是气恼。

1976年,苏联入侵了阿富汗,主要是为了达到控制该国而辐射周边国家的目的。然而,这个举动再次触怒了美国,因为此时美国在阿富汗也有驻军,而且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苏联势力进一步扩张。

为了要挟苏联,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里直接停掉了对苏的粮食出口。要知道,那一年的苏联原本计划要向美国进口占比47%的粮食。

此外,美国还联合了加拿大、欧洲等国共同对苏联发起粮食制裁。可见,在美苏相持阶段,粮食一度是美国用以要挟苏联的“软肋”。

尽管苏联一直以来都有这样的认知,但由于此前制定的国家政策迫使国内的农业生产停滞了数十年之久,已经是难以“逆风翻盘”的地步了。

因此,就算是勃列日涅夫推行了刺激农业的“新经济体制”,也未有成效。

苏联在粮食上的“缺陷”也致使其未能在二战后崛起,而且国内的军事、经济也被遏制了,这就为后来的苏联解体埋下了伏笔。

针对中国,粮食攻击

美国发现在将“粮食政治化”之后确实能打击到他国后,就想再次如法炮制,而这一次美国要针对的是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国家得以迅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也发生了变化,从原本在战争下的挨饿状态转变成对多样化和营养化食物的需求。

据2011的报告显示,中国的居民每天都会消耗0.04斤的肉食,这个数据相较于20世纪80年代上升了121%。而中国人对蔬菜和谷物的需求呈现出了下滑的趋势。

从这个膳食结构的发展上来看,中国人的饮食习惯逐渐朝以肉类食物为主要能量来源的美式快餐靠拢。基于这个趋势,美国才会对中国施展其粮食战略。

因此,在21世纪,美国先是将像肯德基这类的快餐引入中国,再是将美国的一站式超市如沃尔玛带入中国,想以此掌控中国人的食谱。

除此之外,美国还大力向中国推广着农业技术,比如转基因农作物。倘若中国的大面积土地上都种着转基因粮食,那就需要每年都给美国支付高昂的专利费和购种费。

比如在2003年,美国宣传中国农民私自盗用了他们的转基因大豆种植技术,还将中国告上了WTO。

经此一事过后,中国的大豆种植也被迫搁置了,不得不转向进口。

而且,美国还想以有有偿的方式对中国输出禽畜的养殖技术。可见,美国是想用从种植到食用的整条链路来控制中国。

中国出手,美不成功

那么,美国成功了吗?

当然没有。

首先,为了打压美国快餐类产品,中国政府也大力扶植其了传统食品企业,还将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

对于中国人来说,虽然美式快餐能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快感”,但也需要讲究一个频次。毕竟,中国地大物博,美食文化底蕴深厚,总有一款食物适合中国人的胃。

其次,在面对美国向大豆这类的转基因农作物时,中国政府也采取了遏制的策略。举个例子,美国将转基因大豆制作成大豆油以低价,在中国市场售出,对中国本土大豆油企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对此,中国就使用了对外资收紧的政策,比如在2007年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在其中就明确规定了今后的大豆油只能由中方控股的公司生产并销售。

通过这样的方式,中国就有希望打赢这场粮食“保卫战”。

此外,在发生了上文提到的大豆事件后,中国也开始在山东等地的粮仓中储备大豆等粮食,以此避免再度出现此类事件。

此外,与彼时苏联国内粮食供需不平衡的现状不同,2022年中国的粮食总产量就达到了13730亿斤,同比增长了0.5%,足以养活所有的中国人了。而且,中国还有富余的粮食出口。

所以,虽然美国对中国也用了粮食战略攻击,可因为中国原本就是个粮食大国,自然也就不会受到美国的影响,这就使得美国的套路失败了。

2 阅读:401
评论列表
  • 2024-04-10 09:11

    编,现在中国为什么找俄罗斯进口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