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钱就有一种深深的罪恶感,你有这种体会吗

书香小栈 2025-02-17 11:12:36

有个兄弟,税后年薪快30万了。按道理说,收入可不低。结果过年的时候,他想换个三四千块钱的手机,居然舍不得。他现在用的手机都六年了,又卡又慢,可他就是下不了决心换新的。他还问我,自己这样是不是挺可悲的。其实啊,这背后藏着一个大多数人都有的毛病,叫“仓鼠症”。

简单来讲,就是特别爱存东西,尤其是爱存钱,只存不用。

这毛病大概都是从父母那儿传下来的,老一辈人就觉得,吃苦是好事,花钱少就是厉害,家里存的钱越多越好。

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我们花钱的时候,心里难免就会有特别强烈的罪恶感。就拿玩游戏来说,你回想一下,游戏里那些药水、强化宝石之类的道具,你是存着不用,还是会用呢?

有的人玩游戏,哪怕都通关了,仓库里的道具还是满满的,一个都没用过。

要是你也这样,那你很可能也有“仓鼠症”。可能有人觉得我兄弟是在凡尔赛,真不是。这种情况在年收入30万以上,但又没到那种特别有钱段位的中年人里,还挺常见的。

收入高可治不了这“仓鼠病”,这病真挺可怜的,最要命的是,得了这病的人,好像就不配好好过日子,只要给自己花点钱,心里就像压了块大石头,罪恶感满满,下次就更舍不得花钱了。

明明舒舒服服的日子不过,非要吃苦,这不是犯傻嘛。有“仓鼠症”的人,不是真的舍不得花钱,而是不敢面对消费带来的享受,不敢面对那个花钱后能获得精彩体验、开开心心的自己。

人就活一辈子,用自己辛苦挣来的钱犒劳下自己,只要不挥霍,这没什么不对的。可前面也说了,这罪恶感会遗传,就算你知道花钱没啥错,有时候还是控制不住自己。

有人觉得存钱总归没错,存钱确实是好事,但在生存和生活之间,得找到一个平衡点。

存钱是一种智慧,可要是为了省钱,牺牲了生活体验和自我成长,那可就违背活着的意义了。人活着,可不只是为了攒钱、囤东西,更重要的是去经历、去感受,给生命增添深度和温度。

有时候花点小钱,能收获快乐体验,这体验就是最大的价值。买杯奶茶、吃顿火锅、换部流畅的手机,这些看似可有可无的消费,其实是我们长久幸福感的来源。

要是条件允许,还把生活质量压缩到最低,那就很容易陷入只为了生存而活的状态,对生活的热情和创造力也会慢慢被磨灭。

千万别等一辈子快过完了,才后悔自己辛苦挣的钱都存着,自己却啥都没享受过。

把钱花在让生命更有意义的地方,而不是无穷无尽的欲望上,这样我们的人生才更有质量。毕竟,人不是为了钱活着,而是要用钱让自己活得更好。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