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15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特殊的案件。
这起案件的原告,是民国时期著名武术家霍元甲之孙、时年81岁的霍寿金老人;该案的被告,则是影片《霍元甲》的出品方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以及该片的主演李连杰等人。
在法庭上,霍寿金的代理律师称,影片《霍元甲》将霍元甲描写成一个生性好斗,为争“津门第一”而好勇斗狠,乱收酒肉徒弟,甚至滥杀无辜,招致老母、独女被仇人残忍杀害的江湖武夫,与霍元甲的真实形象相差甚远,要求被告停止该片的上映,并向霍家赔礼道歉。
被告方则认为,《霍元甲》是一部在片头便已声明“纯属虚构”的故事片,片中因为剧情的需要,使用了一些象征、对比、反衬的手法,完全是为了方便观众观看和理解影片的内容,不存在造成对霍家的侵权。
根据中国法院网的消息,开庭当天,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并没有做出宣判。据说后来双方在法庭的主持下调解成功,原告自愿撤诉,此案也就不了了之。
这起案件经媒体报道后,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因为绝大多数人对霍元甲的了解,都是从八十年代香港拍摄的电视剧《霍元甲》上面得来的。
记得当年每到这部电视剧播出的点,人们便成群结队聚到有电视的人家,围坐在黑白电视机前看得如痴如醉。大街小巷里,也随时都能听到该剧主题曲:“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
霍元甲到底是一位爱国的武术家,还是一位好勇斗狠的的江湖武夫?他到底有没有在擂台上打败外国人,替中国人争光?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走近这位“津门之虎”吧!
一、“有女不嫁老东乡,喝苦水、吃菜糠,卖儿卖女饿死娘。”1869 年1月19日,霍元甲就出生在歌谣里的“老东乡”——河北静海县小南河村。
霍元甲字俊卿,是“迷踪拳”的第六代传人霍恩第的次子。霍恩第是当地有名的镖师,由于武艺高强,几乎从不失手,因此上门求霍恩第保镖的人很多,霍恩第也挣下了一份不大不小的产业。
霍恩第有三个儿子,霍元甲排行老二。据说霍元甲的母亲在怀霍元甲时,曾在过河时失足落水,也不知道是受了寒还是动了胎气,总之霍元甲自打出生起便赢弱多病,一看便不是块练武的材料。
为了不败坏“迷踪拳”的名声,同时也怕这个儿子在练武中受伤,霍恩第决定不让霍元甲练习武。但霍元甲却很犟,虽然表面不敢违背父亲的决定,但却在父亲向兄弟们传授武艺的时跑去偷学,然后独自练习。
一般来说,中国武术最讲究师承,尤其是“迷踪拳”这种内外兼修的武术,没有师父传授,很难掌握发力的大小以及发力的时机。但霍元甲似乎是个例外。在没有师父传授的情况下,霍元甲居然无师自通,武功进步很快。
1890年,有位武师慕名来到霍家,想找霍恩第切磋武艺。不巧的是当时霍恩第不在家,霍元甲的弟弟霍元卿便代替父亲,与这位武师过起招来。没想到只用了十多个回合,这位武师竟然将霍元卿打倒在地。
比武切磋本来就有输有赢,被人打倒在地也算不上什么大事。但这位武师确在获胜后口出狂言,说霍家的“迷踪拳”徒有虚名,这让在旁边观战的霍元甲忍不住了,站起来和这位武师过上了招。
谁也没想到,霍元甲只用了几招,便将武师击倒在地。武师红着脸,飞也似地溜了。
霍恩第回家后,得知了此事,于是便和儿子过了几招。结果霍恩第惊奇地发现:从没有正式学过迷踪拳的霍元甲,武艺居然远超他其他的徒弟!
从那以后,霍恩第允许儿子正式学武,并且悉心传授,霍元甲的武功也因此大增,终于成为一代名家。
静海县小南河村,至今仍流传着不少有关霍元甲的种种轶事。一位刘姓老者曾听自己的祖父说过,当时村里只有一口水井,村民们每天早上,都要到井边排队打水,谁来得早,谁就先打。霍家也和村民们一样,由几个儿子轮流挑水回家饮用。
每次轮到霍元甲打水时,他都不愿起早排队。为了能早点打到水,他索性头天晚上搬来一块大石磨盘,盖在井口上。这块石磨足有好几百斤,根本没人能移得动,所以只有等霍元甲来搬开。
因此霍元甲每次挑水都不用排队,村民们也只能等他移开石磨,挑水回家后,才能一个个地排队挑水吃。对于这些传说,霍元甲后人都不相信,认为只是以讹传讹的谣言。
霍元甲的曾孙霍自正曾经对记者说:“这故事未免太玄了,我不信霍元甲这么不讲理,更不信他有这么大的力气,要知道迷踪拳从来不是以力取胜,而是借力打力的,霍元甲又不是举重选手,不可能专门去练这种死力气。”
二、1896年,霍元甲离开家乡,来到天津卫码头“讨生活”。
当时的天津卫,讨生活的人很多。为了生计,天津卫码头几乎天天都要发生打架斗殴事件。谁的拳头硬,便可以在码头上混下去。
霍元甲来天津卫之时,天津卫最大的混混名叫李金鳌。此人是天津本地人,自幼习武,兼之长得高大魁梧,力大无穷,是一位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物。靠着一双拳头,成了天津卫“混混界”的巅峰人物,用天津话来说,是天津卫的“大耍”。
李金鳌是青帮成员,在帮中辈分非常高,手下徒子徒孙众多。难得的是,这位李金鳌却有些侠义之心,经常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有一次,一个豪门少爷调戏一位街头卖唱的姑娘,李金鳌二话不说,上去便是一顿老拳,将那位少爷和几个奴才打得哭爹喊娘,狼狈而逃。
霍元甲在天津的经历也和李金鳌差不多。靠着一身武艺,霍元甲征服了码头上的那些小流氓、小混混的欺压,得到了"黄面虎"的外号,也成了天津卫码头上的新的“大耍”。
挣下名声后,有不少人想拜武艺高强的霍元甲为师,但大多都被霍元甲拒绝,只收了一个名叫刘振声的年轻人为徒。据说霍元甲认为刘振声天生是块习武的材料,加之为人忠厚本分,因此才收他为徒。
来到天津的第二年,霍元甲结识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男人。此人名叫农劲荪,曾留学日本,并在日本结识了孙中山后,加入了同盟会。后来农劲荪奉孙中山之命回国,在天津开设了一家“怀庆药栈”,以此为掩护,为革命积蓄力量。
结识农劲荪后,霍元甲深受其影响,也知道了清廷腐败的根源,洞悉了列强鲸吞中国的野心,更加坚定了武术救国的信念。从某种意义上说,农劲荪是霍元甲政治上的启蒙老师。从那以后,霍元甲开始思索武术救国的道路。
1900年春,霍元甲又通过农劲荪,结识了北京源顺镖局的掌柜王子斌(绰号“大刀王五”),两人很快成为好友。
霍元甲对大刀王五可谓久闻其名,对王五的爱国义举更是打心眼里敬佩。甲午战争失败后,御史安维峻上疏要求严惩误国者,却被清廷革职戍边。
王五主动站出来,担负起了护送安维峻的重任。王五还与“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是好友,曾在谭嗣同入狱后策划劫狱救出谭嗣同,但未成功。
1900年,王五与义和团一起杀洋人,打教堂,被八国联军枪杀,死后无人敢替其收尸。是霍元甲挺身而出,与此同《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鄂一道,把王五的尸体偷偷安葬。
这件事也让霍元甲获得了无数人的尊重,不少天津卫的武术界人士,都承认霍元甲是一位真正的“大耍”。
三、1901 年,一个自称“世界第一大力士”的俄国人在天津戏院张贴广告,自称“打遍中国无敌手”,天津民众大哗。霍元甲勃然大怒,邀农劲荪做翻译,准备与这个俄国人比试比试。
或许是被霍元甲的气势折服,这位俄国大力士未战先怂了,连夜逃出了天津。从那以后,从霍元甲名震天津,获得了“黄面虎”之誉,意思是黄种人中的老虎。
1909年春,英国大力士奥皮音在上海亚波罗影戏院设下擂台,“言愿与华人角力。于言谈中,带多少轻蔑口吻,翌日见于报端,沪人哗然。”
在上海的同盟会员陈其美将此事告诉了农劲荪,请农劲荪在天津“聘请技击名家,登台与赛,以显黄魂。”
农劲荪第一个想到的人,便是霍元甲。霍元甲欣然接受邀请,于1909 年3月赶到上海,准备与这个英国人较量一番。
也许是听过“黄面虎”的大名,得知霍元甲准备挑战自己,奥皮音心里也没底,于是提出了许多千奇百怪的条件,想让霍元甲知难而退。这些条件包括比武必须遵循西洋拳术规则,手戴皮套,只击腰围上部,不许用脚等等。
奥皮音这么做的目的,是他早就知道中国北方人善于用腿,有“南拳北腿”之称,限制霍元甲用腿,便等于拨去了这只黄面虎的爪子。
没想到霍元甲根本不吃奥皮音这一套,在他看来,用不用腿,自己都有把握打倒这个英国人,于是欣然同意。
1909年六月,上海静安寺路张园内,搭起了一座“高四尺,宽广二十尺”的擂台。准备迎接六月十一日中午进行的霍元甲与奥皮音之战。
没想到到了十一日那天,人们从早上等到下午,奥皮音也没有出现——原来这个英国人通过多种渠道打听到霍元甲的武功超群后,被吓破了胆,放弃了这次比武。
奥皮音不敢露面,前来观点的人群却不肯散去,纷纷要求霍元甲给大家表演一下武艺。
见群众如此热情,霍元甲欣然同意,与到场观战的几位上海武术界名家,“以不伤对方为原则,以身体倒地分胜负"进行了切磋交流,取得了全胜的骄人战绩。
其中一位姓赵的上海武术名家,更是被霍元甲几个回合便摔于地下,引来了观战群众的一片喝彩。
这件事过去后,上海武术界意识到霍元甲是位百年罕见的武术高人,于是纷纷挽留,想让霍元甲留在上海,传授武术。一位上海的武术界前辈更是直接对霍元甲说:"沪人多知元甲之武技功能,若不为之流传,殊为可惜。”
在上海各界挽留的同时,农劲荪也劝霍元甲留在上海,因为这样更方便结识更多的革命志士,对将来推翻满清的革命事业大有帮助。
四、霍元甲接受了农劲荪的建议,决定在上海创立“中国精武体操会”。消息传出后,不少开明士绅纷纷慷慨解囊,出资赞助。
据陈公哲《精武会五十年武术发展史》记载,“精武体操会”虽然条件简陋,但学费便宜,霍元甲更是将自己平生所学倾囊相授,所以前来报名的人络绎不绝,简直挤破了门槛。
“精武体操会”成立一年后,上海五金行业巨头陈某之子陈公哲,也找到霍元甲要求拜师,并愿意献出自己家的一所豪宅,供“精武体操会”使用。有了这位陈公子的资助,精武体操会在上海也渐渐站稳了脚跟,规模也越办越大。
精武会越办越红火,终于引起了日本人的警觉。日本人于是召来国内的柔道高手,专程到精武会“踢馆”。
虽然当时霍元甲由于水土不服染上了肺痨病(也就是今天的肺结核,这在当年可是极为严重的病症,致死率极高),但面对几批前来“踢馆”的日本柔道高手,霍元甲都取得了完胜。
遗憾的是,在与日本人交手后没多久,霍元甲的生命便走到了终点。正如一曲乐曲,在到达最高潮时却戛然而止。
关于霍元甲的死因,有多种说法。有记者曾在霍元甲的曾孙霍自正家里,见到过一本 1920 年出版的《精武本纪》,上面记载说日本人在比武失败后,提出要为霍元甲治疗咳嗽,并拿来了一些药物。
霍元甲服药后没过多久,就暴病身亡。霍元甲去世以后,他的弟子曾把这些药去化验,发现里面有慢性毒药的成分。
霍元甲死后,被安葬于上海北郊一处公墓之中,墓碑上刻着八个大字:“大力士霍元甲之墓”。出殡那天,上海武术界送来了一幅挽联:“一生侠义,盖世英雄”。
五、霍元甲虽然离开了人世,但他所创立的“精武体操会”却没有随之消失。1916年4月6日,精武体操会迁入新会舍,并更名为"上海精武体育会"。1917年,上海武术界又慷慨资助三万银元,在体育会旁兴建了一座"精武公园",作为精武体育会传授武术的场所。
"上海精武体育会"创立后,又在海内外多地建立了许多分会,佛山、汉口、广州、梧州、南宁等地,以及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和地区,都相继成立了精武会的分会,“精武体育会”渐渐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群众武术组织。
以佛山为例,该地精武体育会成立于1921年7月,虽然在抗日战争中停顿过几年,但抗战胜利后,很快又重新开张。佛山精武会的同仁们都感到,国家强盛的基础,是国民必须要有强健的体魄。
解放后,佛山精武体育会因为各种原因停滞了一段时间。1986年,在佛山市和有关部门的关怀下,成功复会,并组建了新的理事会,佛山的武术界,又迎来了一个空前发展的良机。
2001年12月23日,佛山精武会迎来创会八十周年华诞。这天,在精武会的大殿前,各界人士约万人参加了这一盛大的庆典。当天还举办了霍元甲塑像揭幕仪式,这也标志着佛山精武迈入了一个新纪元。
霍元甲死后,有关他的故事也随着精武会传播至广大华人文化圈,霍元甲的身上,也被附加上强烈的民族主义意识,为提倡尚武、健身强国树立一个完美的精神偶像。
最先报道霍元甲事迹的,是1916 年陈独秀主编的 《青年杂志( 正月号) 》。在这期刊物上,刊登了《大力士霍元甲传》及 《述精武体育会事》两篇长文,奠定了日后霍元甲被国人纪念的基调。
1919 年,精武会出版了 《精武本纪》一书,提到了霍元甲因打败日本人,而被日本人毒杀一事,并以此勉励国人自强不息。至此,霍元甲身上的英雄色彩和民族情绪,终于被各地华人所接受,霍元甲也成为华人文化圈内广为人知的英雄。
尽管霍元甲没有打败过所谓的俄国大力士,尽管民间关于他的传说有些夸大之处,但在外国人轻视中国人的时候,他敢于挺身而出的那种大无畏精神,以及他为了传播中华武术而呕心沥血的执着,都值得后人学习和纪念。
我曾向一位天津朋友请教过,在天津话中,“大耍”到底是什么意思?他告诉我,天津话中的“大耍”,指的是那些很有水平、有功夫的流氓型人才。
我个人感觉,用这个称呼霍元甲似乎有些不恰当,但考虑到霍元甲得到这个称谓是在他刚踏入天津卫的时候,是他凭着一双拳在天津打下一片天地的时候,我也就释然了。
参考资料:中国法院网:《霍元甲后人告电影《霍元甲》侵权案开审》
《搏击》杂志:《天津武林人物志》
黎俊:《从武师到民族英雄——霍元甲形象的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