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作为独居动物,它们却经常聚集到一起,究竟是在干嘛呢?

5楼的男人 2025-02-15 17:14:12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猫这种动物,是一种独居动物,但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作为独居动物的猫,却都聚集到一起,好像在“开会”一样。

那么,这些猫为何平时都是单独行动,而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却聚集到一起,它们聚集起来究竟是在干嘛呢?

独居天性的猫

猫作为猫科动物,其祖先是非洲野猫,是一种高度独居的动物,这是大多数猫科动物的共同点之一,包括老虎和豹子都是如此。

究其原因,是猫科动物的生活习惯和捕猎方式决定的,大多数猫科动物都是食物链顶端的捕猎者,是需要捕猎其他动物才能生存下来。

猫科动物经过数千万年的进化,进化出了独特的捕猎方式,它们是典型的伏击型猎食者,这就凸显了在捕猎过程中的隐蔽性,在猎物进入到绝佳捕猎位置后,然后进行闪电一击,让猎物措手不及,以提高捕猎的成功率。

一旦在隐蔽的过程中被猎物发现的话,就失去了突袭时候的主动性,也就降低了捕猎的成功率。因此,单独行动比群体行动的隐蔽性更高,提高了捕猎的成功率,也就提高了生存几率。长期以往的话,也就造就了猫科动物独特的独居方式。

犬科动物与猫科动物就有很大的不同,它们的捕猎方式主要是追逐和围猎猎物,这种捕猎方式主要依靠群体的协作和配合,因此犬科动物倾向于群居生活。

也正是猫科动物的捕猎方式,让猫科动物还产生了另外一个特点,那就是大多数猫科动物都有着强烈的领地意识。

这也不难理解,如果猫科动物没有领地的话,那么就会出现这样一个场面,那就是数只猫科动物,同时在不同的位置伏击猎物,它们又不像犬科动物一样协同捕猎,就会出现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场面。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划分领地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不仅可以保证猎物充裕,而且避免发生冲突的风险。而领地的划分,又进一步加大了猫科动物独居的特性了。

猫与人类的关系

在人类进入到农业文明后,有两个物种成为人类的伙伴,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它们一个是猫,一个是狗子。

如今看来,猫和狗是人类的宠物,很多时候是人们的精神寄托,然而,古人之所以选择它们伴随着人类成长,最初,并非是当成宠物来驯养。

因为在古时候,人类肚子都吃不饱的情况下,是没有多的粮食来驯养猫和狗的,而之所以要驯养它们,那么它们所带来的价值,一定超过了养育它们所消耗粮食的价值。

实际上,人类驯养狗子的时间,远远超过驯养猫的时候,根据近些年的考古发现,早在4-1.5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人类就开始驯养狗子了。

这也不难理解,在新石器时代,人类还未进入到农业文明时期,这个时期的古人大多以狩猎为主,而在狩猎过程中,最难的不是如何捕猎猎物,而是寻找到猎物的踪迹。

在这个过程中,古人类发现灰狼嗅觉灵敏,这将有助于狩猎的时候找到猎物的踪迹,随即对灰狼进行驯养,慢慢变成了如今的狗子。

而人类开始驯养猫,则是最近数千年的事情,与驯养狗子一样,驯养猫的过程并非偶然,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而随着人类进入到农业文明后,不必像数万年前的古人一样,过着居无定所的狩猎生活,而是开始选择雨水充沛,土地肥沃的地方,开始种植农作物的定居生活。

随着农作物的种植,在收获后就需要存储粮食,这就吸引了老鼠等啮齿类动物,而以老鼠等啮齿类动物为食物的野猫,随即也到人类粮食存储点附近活动,以捕猎这些老鼠。

人类发现野猫的出现,有效的控制住了老鼠的祸患,为了避免这些野猫在没有老鼠的时候离去,就开始为这些野猫提供食物和庇护。

这种互惠互利的关系逐渐加深,野猫也开始适应了在人类聚集区生存,随着时间推移,人类开始由选择的繁殖那些性格温顺,适应性强的野猫,经过许多代的发展,最终形成了家猫。

而由于生存环境的不同,这些家猫也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品种,也就出现了现在数量众多的家猫品种。

然而,即便被人类驯养了数千年时间,也无法改变猫刻录在基因中独居动物的特性,然而,随着人类的介入,也让猫诞生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它们会在夜深人静时,在没有主人羁绊的情况下,会悄悄的聚集到一起,那么,它们聚集到一起的原因和目的又是什么呢?

独居动物的猫,为何会聚集到一起?

猫被人类驯养了数千年时间,虽然无法改变刻录在基因中的东西,但是,还是改变了猫的一些生活习性。

像大多数的猫科动物,在野外恶劣生存环境中,在食物不充裕的情况下,它们的社会关系大多是父系社会。

然而,在有着人类供养,提供足够的食物情况下,这种情况发生很大的变化,一些猫群成为母系社会,一些具有血缘关系的母猫,共同组成一个相对稳健的群体。

这些母猫会共同抚养幼崽,以提高后代的成活率,这种合作方式,不仅可以增进相互间的感情,并且还有利于整个族群的延续。

另外,随着猫被人类驯养数千年时间,很多猫已经习惯了人类的投喂,已经丧失了捕食能力,甚至一些猫还害怕起老鼠来。

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一些被弃养的家猫,因为有着固定的投喂点,逐渐就聚集到一起,形成了猫科动物中都不常见的群体。

当然,即便没有被弃养的猫,只要情况允许的情况下,也会在夜晚溜出去,附近的猫聚集到一起,形成一个特殊的临时群体。

这些猫为何在过一段时间后,就像彼此约好的一样,就要聚集到一起呢?

经过研究,发现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为了繁殖后代,每当繁殖季节来临的时候,随着母猫的召唤,聚集起来数量众多的公猫,形成一个小型的聚会,这为繁衍后代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虽然猫被驯养了数千年时间,但是这种召唤繁衍后代的方式一直并未改变。

除了繁衍后代,召唤繁衍后代的行为外,另外猫聚集到一起,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信息交流互动,以及共享资源。

它们聚集到一起,就如同人类的聚集行为一样,是进行信息交换,它们通过声音和肢体语言,彼此之间相互传递信息,这种行为不仅让它们学习到一些新“知识”,并且还可以相互之间共享资源。

结语:

猫是一个学习能力很强的物种,曾有人做过实验,对于那些从来不参与猫聚会,独自成长的猫,它们会学习人类的行为,更多的倾向于人类的行为方式。

而对于那些经常参与聚会的猫,虽然与人类生活在一起,但是它们却可以保持本身的特点,沿用猫的行为方式。这或许就是猫要聚集到一起的原因吧!因为这样,它们才不会在人类的驯养下,而丢弃刻录在基因的特性。

0 阅读:1

5楼的男人

简介:感受世间万物的神奇,一同探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