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汪小菲带着一双儿女现身北京国贸的照片刷爆热搜,镜头里他全程搂着11岁女儿小玥儿不撒手,被网友调侃“女儿的手长在爸爸肩膀上”,而新婚妻子马筱梅和母亲张兰只能在旁边当“背景板”。这个看似温馨的团聚画面,却让S家御用记者张瑞振跳脚怒斥:“孩子回北京连外婆都没通知,这就是汪家的尊重?”一场横跨两岸的家庭伦理剧再次拉开帷幕,吃瓜群众惊讶发现——原来大S去世不到半年,亲妈和前任女婿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自从汪小菲宣布5月17日举办四合院婚礼的消息,这场家庭大戏就进入了高潮迭起的“第二季”。网友扒出婚礼日期距离大S离世仅113天,喜帖上“两岸同心”的烫金大字格外刺眼,更有人发现马筱梅试穿的婚纱镶嵌了999颗碎钻,暗讽这是“用前妻的眼泪镶钻”。面对“消费亡妻”的骂声,汪小菲在直播间硬气回怼:“孩子需要完整家庭,法律程序都合法!”可转头就被台媒曝光他早在3月就向法院申请“排除S家探视权”,这波操作让两岸网友吵翻了天——到底是真心为了孩子,还是借着亲情搞“复仇爽文”?
法律专家指出,汪小菲的监护权争夺其实早有预兆。根据台湾地区《家事事件法》,父母一方身故后,在台子女监护权自动转移至在世方,但S家曾以“北京雾霾影响健康”为由申请延缓执行。这场拉锯战直到今年3月才以汪小菲承诺“寒暑假在台居住”达成和解,谁知协议墨迹未干就上演“闪电搬家”。有知情人士透露,汪小菲团队提前半年就备齐了孩子转学北京的证明文件,连张兰直播间都“不小心”拍到过孙子的新书包,这盘大棋下得连S妈都被蒙在鼓里。难怪网友调侃:“兰姐的直播间,汪家的情报局。”

在这场监护权暗战中,最让人揪心的还是两个孩子。小玥儿被拍到全程低头躲避镜头,手里紧紧攥着妈妈生前送的粉色水杯,弟弟箖箖虽然活泼却对着镜头喊出“我要阿嬷(外婆)”。儿童心理学家警告,父母离异子女平均需要3-5年适应新家庭,而汪小菲马筱梅婚礼现场竟计划安排孩子递戒指,这种“强行幸福”的表演可能适得其反。更讽刺的是,张兰在直播中晒出给孙子定制的“麻六记”小围裙,转头就有网友扒出品牌连夜上架了同款童装——原来亲情戏码也能变成带货剧本。
两岸网友的骂战更是把这场家事推向了意识形态战场。内地网友力挺汪小菲“接回自己骨肉天经地义”,翻出大S再婚时让孩子管具俊晔叫爸爸的旧账;台湾网友则炮轰汪家“用法律绑架亲情”,扒出张兰直播间用繁体字写“两岸一家亲”的截图,嘲讽这是“生意人的文字游戏”。在这场没有赢家的争吵中,最清醒的或许是那位在汪小菲直播间留言的中年母亲:“我们这代人离个婚,孩子还能在两家自由走动,现在怎么搞得像抢文物?”

当吃瓜群众还在争论谁对谁错时,汪小菲的商业版图已经悄然扩张。天眼查显示,“星玥传媒”商标在他接回孩子三天后火速注册,经营范围包括儿童服装和短视频制作,而马筱梅抖音账号的育儿日常播放量已破亿。资本的游戏规则永远残酷——大S生前最怕孩子成为流量密码,如今他们的每个表情都可能变成带货数据。看着小玥儿在镜头前勉强挤出的笑容,不知深夜刷到视频的S妈,会不会后悔当年默许女儿嫁入豪门?

这场闹剧撕开了重组家庭最血淋淋的真相:大人的恩怨总会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压在孩子身上。就像《知否》里盛明兰说的“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可现实中的豪门算计,却总把“计”字写成了生意经。眼下最该被追问的不是汪小菲更爱谁,而是当监护权证书变成商业企划书,谁还记得孩子需要的不过是个能安心写作业的书桌?各位看官不妨说说,这场两岸家庭连续剧,到底该不该让孩子继续当主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