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钢宪法:被遗忘的中国企业管理瑰宝》
说起学习先进经验,我们总是特别兴奋。比如,某天,一个由国内企业家组成的访问团浩浩荡荡地去了德国宝马公司,准备取经。大家都知道宝马牛啊,那可是高端制造业的标杆。一群人满怀期待,以为会学到些什么神秘配方。结果呢?对方甩出一套东西,说:其实,这理念来源于你们中国上世纪六十年代搞出来的‘鞍钢宪法’。这一瞬间,不夸张地讲,全场哑然。这不就是我们自己的东西吗?怎么跑国外成了香饽饽,而在国内却落得个无人问津?
这事儿像不像那种,你小时候写的一篇作文,被同桌偷偷拿去参赛,然后获了奖,他还反过来教你怎么写文章?啧!真有点荒唐,但仔细想想,又觉得悲凉。为什么我们连自己创造出的好东西,都记不起、用不好,还要别人提醒呢?
咱先从头捋捋这个问题,说到底,它背后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作祟崇洋媚外。我跟你说,这可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小毛病,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顽疾。从改革开放开始吧,大批西方经济学和管理理论涌进来,什么泰勒制、福特主义,再后来还有精益生产、6西格玛,好像这些名字带着几个英文字母,就自动显得特别高级。不管它适不适合国情,也不看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通通往自家搬。
时间长了,一部分人脑子里就有了一条潜规则:凡是外国来的,就是好的;本土原创嘛,总归差点意思。什么意思?难道只有进口货才能撑门面,本国产品只能放仓库吃灰?这逻辑听起来挺扯,可现实中不少人偏偏信以为真。这才导致那么多原本属于我们的智慧成果,在国际舞台上熠熠生辉的时候,我们自己倒给冷落了。
所以问题来了,鞍钢宪法究竟是什么东东,为啥它曾经风光无限,现在却成了历史角落里的老古董呢?别急,我慢慢跟你聊清楚。
话说六十年代,新中国刚成立没多久,那时候国家穷啊,工业基础几乎等于零。但再穷也得发展工业,不然日子咋过。所以,当时全国上下撸起袖子加油干,各种新思路、新办法层出不穷。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辽宁鞍山钢铁厂总结出来的一套企业管理模式,被称为鞍钢宪法。
简单来说,它提倡两参一改三结合。什么意思呢?干部要参加劳动,这是为了让领导接地气;工人可以参与管理,因为谁比他们更懂车间运行嘛;规章制度如果太僵化、不合理,就赶紧改掉。此外,还强调群众、干部和技术员之间必须密切合作,实现三结合。是不是很耳熟?这种平等协作、人尽其才的理念,现在不少现代化企业也在推行,只不过换了个高大上的名字而已,比如全面质量控制、团队激励机制之类的。
当年的鞍钢宪法,不仅帮助我国迅速建立起初步工业体系,而且还影响深远,有些思想甚至传到了海外。据一些研究显示,日本丰田生产方式中的某些原则,其实就借鉴过类似的方法论。而欧美那些大型跨国公司的内部文化建设,也隐约能找到类似影子。有趣的是,他们用了之后,却把这些打包加工一下,又卖回来教我们!这波操作不得不服!
然而,这么厉害的一套方案,为何渐渐被遗忘甚至抛弃呢?其实原因并不复杂。一方面,中国后来进入市场经济阶段,需要吸收外部经验,于是大量引进国外模式。在此过程中,对传统优势方法缺乏系统性梳理与推广,让很多优秀案例逐渐淡出了视野。另一方面,有些人的心态确实出了问题。他们觉得计划经济时期留下来的东西,多半都是陈旧无用或带政治色彩,与现代社会脱节,因此宁愿选择全盘照搬国外套路。这种妄自菲薄心理,说轻一点叫眼高手低,说重点就是没有文化自信心啊!
试问,从一穷二白的农业国跃升至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中包含多少血汗和智慧结晶!如果没有敢闯敢拼的新思维,没有因地制宜搞创新的发展路径,中国今天还能坐稳全球供应链中心的位置吗?
当然啦,每个人都有盲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正因为如此,更需要有人站出来提醒大家看看身边那些早已存在但被忽略的重要资源。鞍钢宪法只是冰山一角,还有许多未曾发掘或重新认识的问题摆在那里,比如乡村振兴战略如何从过去集体化运动中汲取灵感,中小微企业又是否能够借鉴以前手工作坊式协同生产模型等等。这些课题值得深入探讨,否则的话,将是一笔巨大的损失。
回头来看那个宝马事件,你可能会笑,会叹息,但更多应该是一份警醒。如果连自己祖辈摸爬滚打创造出的成功经验都瞧不上,那谈何构建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品牌与文化软实力呢?
参考信息来源: 人民网 《百年复兴之路 鞭策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