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2月,党中央发出1号文件,其中有两条重要内容:
“经毛主席和中央政治局批准,由华国锋同志出任国务院代总理,叶剑英同志养病期间,中央军委工作由陈锡联同志主持。”
在当时的背景下,毛主席经过深思熟虑才作出这一决定,将三军指挥权交给陈锡联,是毛主席反复权衡的结果。
毛主席认为陈锡联从小参加革命,带兵经验丰富,又在国务院任职,是统领三军的最佳人选,其他人都不符合要求。
在随后粉碎“四人帮”的斗争中,陈锡联给予了华国锋支持,保证斗争顺利进行,推动历史走向转折。
然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中央政治局召开了一次小型会议,陈锡联的处境变得堪忧起来,历史问题让陈锡联左右为难。
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陈云率先提出解决历史冤假错案问题,陈锡联因为在东北的工作经历而受到指责。
1966年时,陈锡联出任沈阳军区司令员,成为东北的实际负责人,与谢富治关系良好,深受江青的器重。
邓小平复出以后,陈锡联当面向邓小平作了检讨,邓小平指示说:
“以前的情况,谁也没有办法,你问题不在北京,在东北,人民群众现在对你有意见,你要作检查。”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邓小平恢复一切职务,为了加强党内民主,邓小平和陈云决定重新设立中央书记处。
根据中央政治局的决定,中央书记处总书记由胡耀邦出任,并让余秋里和宋任穷等十人出任中央书记处书记。
在陈云看来,精力充沛的干部可以更好地完成工作,有利于促进国家经济建设,还可以减少老同志们的工作量。
中央书记处的成立,分掉了一部分中央政治局的权力,陈锡联、汪东兴、纪登奎和吴德因而有了辞职的想法。
1980年,十一届五中全会召开,陈云了解陈锡联等人的想法后,就在会上提出让陈锡联等人辞职的建议。
当时,受拨乱反正工作的影响,陈锡联等人在会议上作了检讨,与会众人抓着其中某些问题不放,要求进一步批判陈锡联等人。
陈锡联表态说:“只要有利于党和人民,别说是让我辞职,就是要我的这颗脑袋,我也没有任何怨言。”
就这样,陈锡联等人主动递交了辞职报告,陈云看过报告后说:
“我同意他们的辞职申请,但是不赞成揪住某些同志的错误不放,只看到他们的错误,忽略他们做过的好事是不对的……”
在陈云的支持下,陈锡联等人的检讨顺利通过,会议讨论的内容转移到经济问题上,并确定取消国务院财经委员会。
陈锡联从领导工作退下来以后,被调到中央顾问委员会工作,成为二线领导,但是依然保持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
每次党中央召开全党代表大会,陈锡联都坚持出席,有人劝说陈锡联不必如此操劳,结果被陈锡联果断拒绝。
陈锡联在中央顾问委员会工作期间,子女曾向他开口谋求职位,陈锡联严厉地训斥子女说:
“你们不仅是我的孩子,也是组织的人,有多大本事,就干什么样的工作,不必依靠我,依靠组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