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出殡时必须要由长子摔盆?这样做有啥寓意?

筱筱雨菲 2022-06-20 22:01:21

河南的李先生为了尽孝,在亲人的葬礼上主动承担了“摔盆”的重任。不料,葬礼上突然来了两个人硬要拉着他离开,甚至当着众多宾客的面儿在灵堂上吵闹谩骂,场面一度陷入尴尬。幸亏在周围好心人的劝解下,这两个“不速之客”才缓和了态度,但对于李先生的行为他俩却始终无法接受。

来大闹葬礼的两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故事主角李先生的父亲和三弟。事情的起因很简单,李先生的岳父去世了,为了尽孝在征得妻子的同意后,他在出殡时主动担起了“摔盆”的重任。当地有这样的习俗,亲人去世后作为至亲,需要有一人将之前祭奠逝者时烧纸用的瓦盆摔碎,随后哀乐响起,亲人将逝者送往山上。

那既然有这个习俗,李先生作为女婿又算得上至亲,为什么这两个人还硬要来阻拦呢?原来,李先生是至亲不假,但不适合作为“摔盆”的人。当地习俗中,“摔盆”的人是必须是逝者的儿子、孙子,或者关系亲近的侄子,这些人才有资格来“摔盆”。而李先生作为女婿,是“外人”,理应不该由他来“摔盆”。

可李先生也有自己的委屈,岳父家只有两个女儿,他又是老大,平常都是在岳父家吃住,连房子都是由岳父出钱建起来的。虽然自己是个女婿,但岳父生前完全是把他当自己儿子在看待。所以从内心来讲,他觉得自己有责任担起“摔盆”这个事,再说妻子也同意了自己的想法,这才有了出殡时“摔盆”的一幕。

其实,在很多地方都有出殡时摔盆的习俗,只是形式上可能会有所不同。就比如我的老家,亲人去世后都会在灵堂里摆放一个祭奠时用来烧纸的火盆,但出殡时不会有摔盆这个仪式。等安葬完逝者后,会由长子或长孙在坟前摆上祭祀用的碗筷、馒头等,临走前再将碗摔碎,就相当于仪式结束。虽然形式不同,但表达的寓意都一样,都是希望这份亲情能一直延续下去。

要说摔盆这个习俗的由来,有人说是起源于古代的范蠡。据说,他生前特别喜欢烧制陶瓷,家中收集了不少自己亲手烧制的陶瓷品。去世前,因为不舍得这些自己的宝贝作品,他交代家人用自己烧的瓦盆盛上面条,在出殡时将瓦盆摔碎,作为自己“路上的饭”,也向其他亲人宣告从此阴阳两隔。此后,这个习俗就被流传了下来,并一直沿用至今。

但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习俗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那从现实社会来说,出殡时摔盆有哪些原因呢?

一、传统的丧葬习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婚丧嫁娶都有各自的一套礼仪规范,而且不同地方、不同民族之间举办的仪式也存在很大的差别。

像我们老家,虽然没有摔盆的习俗,但在出殡时会由逝者的长子或长孙将供奉在棺材前的瓷碗用力摔在地上,然后抬棺的人才会在执事的吩咐下抬棺出殡。

这种丧葬习俗,实际上中国孝道文化的一种传承。儒家文化中推崇孝,作为子女对父母、长辈要孝顺,即便是亲人离世,但这种孝不能因为亲人的不在而中断。所以,千百年来这种文化就一直传承了下来,作为丧葬仪式的一部分被后人一直铭记着。

二、摔盆子意味着逝者的生命已结束,该是入土安葬的时候了。逝者总该有一个跟亲人正式告别的时候,虽然他们已无法再开口说话,但操持丧事的家人心里都明白,需要给前来祭拜的亲友们一个正式告别的时刻。

将瓦盆儿用力摔在地上,清脆的响声和四分五裂的碎片其实都在暗示亲友:人已经去世了,再多的不舍和遗憾终将有一个结束的时候,而此时就是该说再见的时候了。摔盆,将逝者生前的一切都一了百了,活着的人调整心态重新迎接新生活,逝者入土安葬就是最好的归宿。

三、带有亲人对逝者的不舍和祝福。民间一直有一种说法就是东西碎了往好了想是“碎碎平安”,摔盆也有这层寓意,瓦盆摔得越碎,亲人们会越高兴,因为他们从心底渴望逝者在另一个世界也能过得很好。

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有些地方的瓦盆儿下面还有个洞,这个洞也是很有讲究的。民间传说人去世后到另一个世界要走过一道奈何桥,上桥之前孟婆会让逝者先喝碗“孟婆汤”,以便让他忘却生前的所有经历,然后用完全空白的记忆去到另一个国度。

但对在世的人来讲,亲人并没有真的离去,他们在以另一种方式陪伴在我们身边。为了能让他们一直记得活着的亲人,也为了给自己心理安慰,所以人们才想到在瓦盆下面留个洞,这样喝孟婆汤时就能偷偷漏出来,不至于把前世的亲人忘得一干二净。

虽然这只是民间的一种偏迷信的说法,但不难发现,人们是因为对亲人的不舍才想到用这种方式来怀念逝者,让这份亲情能一直延续。

以上三个原因解释了出殡时为啥要有摔盆的习俗,这既是传统丧葬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向在场的所有宾客宣告:摔完盆后,从此和逝者就阴阳两隔了,到了最后告别的时刻了。同时也带有亲人对逝者的一种美好祝愿,虽然离开了人世,但在另一个世界仍然希望他们过得平安幸福。

所以鉴于以上几方面的原因分析,摔盆时也是有讲究的。那在摔盆时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呢?请继续往下阅读。

一、摔盆子的人必须是男性,且是逝者的长子或长孙,若逝者生前没有子嗣,可以由关系亲近的侄子来替代。大多数地方摔盆的人都要求是逝者的长子、长孙等家族中关系亲近的男性,像前文提到的李先生他是逝者的女婿,传统习俗来讲的话是不合适摔盆的。

二、盆子只可以摔一次,若第一次没摔碎,可以由其他人用脚将其踩碎,但切不可捡起来再摔一次,这样在老一辈人看来是不吉利的。摔盆人拿起瓦盆后只能摔一次,不管摔没摔碎,都不能捡起来再摔第二次。其实这种仪式现在看来更多的是在向所有的宾客告知:逝者已逝,该入土安葬了!所以如果第一次没摔碎,再由其他抬棺的人用脚将其踩碎就行了。

三、瓦盆摔得越碎越好,寓意着“碎碎平安”,代表着人们的一种美好期望。当然这只是人们的一种传统观念,但不难看出,对于亲人我们的内心始终存在着祝福和思念。出殡前摔碎瓦盆,对在世的亲人来说,这样就能让亲人在另一个世界里也能平安,能庇佑在世的子孙后代平安幸福。

0 阅读:437
评论列表

筱筱雨菲

简介:85后宝妈,因为文案而走进新媒体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