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办白事请人帮忙,为何不能拒绝?如果拒绝会怎样?

筱筱雨菲 2025-04-11 18:11:38

其实,在农村不管是白事还是红事,只要主人家来请帮忙,基本上都不会拒绝。尤其是白事,更不能拒绝,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深思。

办白事请人帮忙是有讲究的

在我们老家,家中如果有人去世,会先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放一挂鞭炮,以此来昭告乡亲家中有人去世,另一种说法是让逝者“上路”。

随后,便会由逝者的长子在族中长辈的带领下,披麻戴孝去挨家挨户请乡亲帮忙。通常,孝子会在对方家门口跪地磕头,然后表明来意,待对方同意后再离开。

而孝子请来帮忙的人,是事先由族中长辈商量认可好的。什么年龄、什么辈分、身体状况如何,这些都要经过长辈一一审核,然后才能决定请还是不请。

其实,孝子请的这些人主要是帮忙抬棺的,所以体弱多病、年龄大的、或者过于年轻的都不在考虑的范围内。当然,女性也不在考虑范围内。

抬棺的人必须是身强力壮的中年男子,且与逝者家的关系比较亲近,并且都是外族的人。这里就有讲究了,而这也能很好地解释办白事请人帮忙为什么不能拒绝了。

增进邻里关系,传统习俗的延续。

白事也算是人生大事,逝者的家属都会办的比较隆重。搭舞台、办酒席,为的就是让逝者走的体面,也不想背后遭到乡亲议论。

以前经济条件有限,办事的锅碗瓢盆、桌椅灶具都是从邻居家里借的,自然借东西的乡亲就会来帮忙。

虽说现在都是一条龙服务了,但上菜摆台洗碗打扫卫生的事仍然需要人帮忙。失去亲人本身就令人悲痛,主家也没有过多的精力操持这些琐事,所以请人帮忙也是在增进邻里感情。

而且所请之人都是外族人,平时即便走动的少,能在这时找到对方帮忙,也会给对方一种没拿他当外人的感觉,邻里关系由此更近一步。

为后人积福,让后人有所依托。

人都会有老的那一天,现在给别人帮忙抬棺,其实也是在间接为自己和后代积福。

在老家,帮忙抬棺的基本上都是同村的人,一是同村人帮忙比较方便,二是其他村的人不太熟悉,贸然去请有些唐突。

基于这样的心理,人们都会愿意帮这样的忙。因为自己也会有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以后自己家需要帮忙的时候,别人自然也会义不容辞。

以上两方面就是办白事时不能拒绝别人的原因,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都不会拒绝,当然,也有极少部分人会拒绝帮这种忙,认为不吉利。那拒绝之后会有什么后果呢?

邻居背后议论指责,以后轮到他家办白事时大家不会积极去帮忙。我们村就有这样一户人家,平时跟邻里关系都不好,也不怎么跟大家往来,大门在白天也都关着。

别人家办事他家从不帮忙,直到他的父亲去世时,他去请人帮忙,好话说尽才勉强请来几户人家。邻里乡亲就是要多走动,这样才显得有人情味儿,遇到事了别人才愿意来帮忙。

结语

办白事请人帮忙是增进邻里关系的一种表现,也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传统习俗。要让这种充满人情味儿的邻里关系一直持续下去,我们印象中的乡愁才能永远留存。

0 阅读:8

筱筱雨菲

简介:85后宝妈,因为文案而走进新媒体的领域。